烹饪与营养知识汇总.
《营养烹饪基础课程》教授基础烹饪技巧与营养知识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营养烹饪书籍#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烹饪与营养
1
一、烹调的目的和作用 二、营养素损失的途径 三、减少营养素破坏与损失的途径
2
烹饪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合理的选择烹饪原料, 使各种食品的营养素在数量和功能上互补,可提高膳食的 营养价值。烹饪原料在烹调加工过程中,由于受温度、渗 透压、酸碱度、空气中的氧以及酶活力改变等因素的影响, 可使原料发生一系列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 这些变化可以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及营养价值,破 坏或杀灭生原料中的有毒成分及微生物和寄生虫虫卵,有 利于人体健康。 但同时,部分原料在特殊的烹调加工中,还产生了对 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溶于汤内。
• 3、熬粥和做馒头时加碱可使维生素B1、B2大量破坏,炸 油条由于加碱和高温,可以使维生素B1全部破坏。
9
不同烹调方式下米饭和面食中B族维生素的保存率
硫胺素 食 物 核黄素 保存 率 (%) 33 62 18 28 70 69 烹调 前(mg) 烹调 后 (mg) 0.03 0.06 0.03 0.05 0.06 0.05 保存 率 (%) 50 100 30 62 86 71 烹调 前(mg) 尼克酸 烹调 后 (mg) 1.0 1.6 1.2 1.1 1.8 1.8 保存 率 (%) 24 30 67 91 90 73
15
3、预防措施: (1)控制煎炸食品时的油温 170~200℃ < 200 (2)煎炸用油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减少反复使用的次
4.1 4.1 1.8 1.2 2.0 2.6
头
面 条 面
标准粉
富强粉 标准粉 富强粉
蒸
煮 煮 烙
0.61
0.35 0.48 0.45
0.31
0.34 0.38 0.29
51
97 79 64
0.03
0.06 0.06 0.08
0.03
0.06 0.06 0.08
43
86 86 100
2.8
2.4 2.4 3.5
原料
烹调方 法
烹调 前 (mg) 0.21 0.21 0.66 0.07 0.27 0.29
烹调 后 (mg) 0.07 0.13 0.12 0.20 0.19 0.20
饭 饭 粥 馒 头 馒
稻米(标 一〕 稻米(标 一) 小米 富强粉
捞、蒸 碗蒸 熬 发酵、 蒸 发酵、
0.06 0.06 0.03 0.05 0.06 0.05
8
(一)、烹调加工对食物营养素含量影响
• (一)米、面在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 • 1、大米在淘洗过程中可损失维生素B130%-60%,维生素 B2和尼克酸20%-25%,无机盐70%,淘米时搓洗次数越多,
浸泡时间越长,营养素损失越多。
• 2、制作捞饭时将米煮至半熟后捞出再蒸,如米汤丢弃不 吃,将造成B族维生素大量损失。煮面条也有部份营养素
3
合理的烹饪方法不仅可以减少食物中的有害物质,促 进食欲,还可以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是人们健康成长的 必要条件。 烹饪方法主要有炒、炸、煎、炖、烧、蒸、汆、煮、 烩、炝拌、烤等。每种烹饪手法对食物的营养价值、风味、 口感、感官都有一定影响。怎样的烹调加工方法有利于营 养素的保留和吸收,烹调加工过程中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食物在烹调时营养素遭到损失,是不能完全避免的, 但若是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并采取一些防护性措施,则能 够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合理的营养是通过合 理的烹调来实现的,希望大家都能够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 让营养素损失最少。
破坏。
3、烹调加热可造成维生素不同程度的损失,加热时间越长, 损失越多。
4、烹调时加碱可保持蔬菜碧绿的颜色,但维生素B1、B2和 维生素C被大量破坏。
5、使用铜制的炊具能促使维生素C氧化破坏。
11
不同烹调方式下蔬菜中维生素保留率
烹调方法 VitC保留率 VitB1保留率 VitB2保留率 VitB6保留率 炒 40~90% 66~89% 77~85% 55~82%; 炖 75~90% 59~73% 68~80% 62~77%; 46~76% 50-91% 65~80% 55~100%
(一)加热过度引起的油脂劣变 1、高温聚合物 食物在煎、炸、炒时油温一般不超过180 ~ 200 ℃, > 200℃可产生高温聚合物,温度越高,产生的聚合物越 多。 油脂性状改变:颜色变深,十分粘稠。
危害:肝脏毒性、生殖毒性、降低营养素的吸收、降 体体重、影响食欲
14
2、多环芳烃化合物 油脂在高温下反复使用可产生多环芳烃化合物——苯并 (a)芘,具有致癌、致突变作用。可诱发胃癌。 食品中B(a)P含量较多的主要是烘烤、熏制食品,如烤肉、 薰肉。 举例:烤羊肉串
12
焯
尼克酸的保留率 80~96%
(三)动物性食品: 肉、鱼、蛋等动物性食品烹调过程中蛋白质、脂肪、 矿物质的损失较少,采用炖、煮等方法时,部分营养素溶
于汤汁中,但一般多连汤食用,不会丢失。
肉类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多的是B族维生素,损失率与 烹调方法有关。热炒损失较少,清炖、红烧、煎炸损失较
多。
13
(二)、烹调加工对食品卫生质量的影响
4
烹饪、营养、卫生
烹饪营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食品中有用的成分 烹饪卫生: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食品中有害的成分
营养与卫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烹饪、营养与卫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5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一、烹调的目的和作用
1、改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2、促进营养成分分解,使其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3、烹调加热还能杀灭食品中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2.2
2.3 2.4 3.3
78
96 100 94
条
大 饼
标准粉
标准粉 标准粉
烙
烙、烤 炸
0.49
0.33
0
0.33
0
100
0.03
0.14
0.03
0.14
50
100
1.7
2.1
0.9
2.3
52
109 10
1、蔬菜先切后洗或在水中长时间浸泡,可造成水溶性维生 素的丢失。 2、切好的蔬菜放置时间过长,维生素C与空气接触被氧化
提高食品的安全性。
4、烹调过程中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破坏和损失,降低食 物的营养价值。
6
二、营养素损失的途径
1、流失 2 、破坏
原因
1)蒸发 2)渗出 3)溶解
高温作用 原因 氧 化 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7
食物经过加工可使其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以提高 食物的感 官品质,增强食欲,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但是不科学的加工方法 会使营养素遭到破坏或损失,减 少或丧失食物的营养价值。加工方法对食物的影响主要有 以下几个方面。
网址:烹饪与营养知识汇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1160
相关内容
厨房烹饪小知识范文汇总三篇浅谈烹饪与营养
汇学五育融合大课堂——营养与烹饪
烹饪营养与健康
美食烹饪实用技巧总汇
烹饪工艺与营养
烹饪与营养专业
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学什么(烹饪营养学新视角)
烹饪与营养教育
烹饪工艺与营养主要学什么?烹饪工艺与营养就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