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品在城市公共艺术装置中的再利用
城市废弃物艺术:废物再利用,创作成艺术作品,提倡环保理念。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城市景观艺术#
摘 要:随着公共艺术的发展,装置艺术也随之兴起。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文化需求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对艺术不再局限于生活实用需要,而是更注重其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心灵的美的体验。针对以环保为主题的装置艺术进行研究,希望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物质文化进行藝术性的选择、改良、利用,从而展示制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环保问题是一个社会现实问题,以废弃物品中的塑料为创作元素,利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来表达环保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共艺术装置;塑料;环保;废弃物
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中,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生活垃圾,所以应该通过一些方式让大众关注到这一严峻问题,并且提高环保意识。不管是在垃圾回收方面还是在利用方面,都必须有新的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目前,对于各种工业、生活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一般为工业回收再利用。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杜尚与达达艺术出现,废旧物品开始大量出现在现代艺术创作中,特别是综合材料创作或装置艺术,通过这种表现形式来反映一些现实问题。故以此为切入点,阐述废弃物品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旨在探索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综合材料或装置艺术的创作方法的多种可能性和存在价值、意义。而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公共艺术的形式也必将时刻提醒人们重视环保。
一、废弃物的概念及对环境的影响
社会中的垃圾一般可以分为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两类,工业垃圾多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而生活垃圾多是指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不论是工业垃圾还是生活垃圾,其都还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当前,人们较以往更多关注对可再生废弃物的再利用问题,因为根据相关资料,我国每年生产的饮料瓶数量在2000亿个左右,总重量超过500万吨,而塑料这种原材料是难以自然降解的,所以如果将这些塑料瓶随意丢弃的话,那将会对现在和未来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充分利用塑料可回收再利用的特点,则可以变废为宝,促使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垃圾中,塑料、金属、纸类、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不低于33%,但是这也需要国家花费巨资来完成。塑料主要是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它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和较好的绝缘性,并且与陶瓷和玻璃相比,它们不易破碎,与金属材料相比,其材质又比较轻。因此,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大量塑料材质的生活用品,以取代更多昂贵和笨重的材质。塑料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存在,它虽然可以给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捷,但同时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因为塑料耐热性差且极难自然降解,在处理上也具有一定难度。
废弃塑料仅仅是废弃物中的一小部分,地球上每天产生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的数量令人难以想象。面对这一严峻的、迫在眉睫的、关乎地球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首先必须提高全人类的环保意识,如减少使用难降解的材料、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增加垃圾的回收再利用价值等。减少对难降解材料的使用可以改善人们的城市用地环境,使城市环境更美好,也能大范围地保护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增加作物产量。
二、废弃物再利用的途径和形式
废弃物的再利用有两种主要形式,一是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二是废弃物艺术化。关于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其主要是针对工业垃圾。工业垃圾指机械、轻工业及其他工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出的固体废弃物,人们对于这类垃圾一般是先分类、筛选,然后将可以再利用的部分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分为直接再生利用和改性再生利用:直接再生利用是指经过分类、清洗、消毒、破碎、造粒后直接加工成新的产品,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农业、建筑业、日用品领域中;改性再生利用是指以物理、化学手段对废弃物进行改性以使其达到或超过原制品的性能。将废弃物艺术化也是通过对废弃物的再利用、再设计来体现变废为宝的意义。将废弃物艺术化处理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在当代的公共艺术或是综合装置艺术中,就有许多经典案例。
装置艺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装置艺术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其代表人物劳森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开始把生活中的日常小物,如布片、报纸、照片、垃圾等放进他的绘画,打破了传统的审美观念,并对后来的废弃物综合装置艺术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劳森伯格在中国美术馆首次举办的个人艺术展,对中国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此,废旧物在综合装置艺术创作中被广泛运用,艺术家利用各种废弃物创造独特、有趣的装置艺术作品,打破和改变原有的材质局限和介质,使原有的废弃物在重构中获得新的生命和存在意义。
废弃物综合装置艺术创作的主题从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展现了材质与思维的碰撞。材质不同,创作出的作品就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装置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互动性艺术,与公共空间艺术相辅相成,更注重参与者的体验感受,当观赏者看到作品时总是会发出“原来很多东西可以这样表达”的惊叹,从而会对美产生更深的理解与体验。在生活中,室外大型装置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它们没有一个具体的表达,有可能是大胆的,也有可能是保守的,但都可以表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并且相对于普通的设计更具有影响力。装置艺术的出现弥补了生活环境中的不足,同时它也通过公共艺术的平台发展得越来越成熟,二者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三、废弃物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
废弃物大多是没有加入任何艺术考虑的人造物品,利用废弃物创作的综合艺术作品有杜尚的《泉》、毕加索的《吉他》等。能用在艺术创作中的废弃物的类型很广泛,易拉罐、塑料制品、部分生活垃圾等都可以作为设计的材料。同时废弃物的材料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其材质、特性打造新的肌理,从而使艺术创作内容与效果更加丰富、有情感。因为废弃物的材质丰富多样,所以也给艺术家拓宽了材料选择的渠道,激发了其更多的创作灵感。装置艺术中使用的废弃物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通过废弃物与艺术家灵感的结合,观众也能从艺术家的角度去欣赏艺术作品,从而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
2010年,中国台湾设计师黄谦智带领团队利用收集来的150万个废弃塑料瓶打造了台北花博展览馆的外墙。团队对瓶子进行处理,将其制成了可以相互卡扣的塑料砖,各个砖块之间可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这些塑料砖的制作过程也很复杂:首先将废弃饮料瓶收集起来进行清洗、切碎、熔融加工,使其變成透明的小塑料片;把小塑料片放入模具重新热加工,使其变成形似塑料管的“砖坯”;将其放入另一个模具加工,机器会在模具中通入气体,将其吹成塑料砖的雏形。在制作完成以后,这道墙立刻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现在,它已经成为台北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国家地理》的编辑们还特地飞去台北拍摄了这座“塑料瓶大楼”的建造过程,将其制成纪录片,并在全球168个国家播放。让垃圾开出美丽的花,奋斗于环保研究领域,这就是黄谦智想做的事。
加拿大摄影师Benjamin Von Wong为了唤起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尤其是对塑料污染的重视,他使用了1万个塑料水瓶来布置场景,并借助美人鱼的形象拍摄了一组艺术照。他认为世界给了我们很多资源,所以没有必要用假的东西去创造真实的世界中本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因此,他选择了海洋中常见的垃圾——塑料瓶,表现出美人鱼在塑料废物中游泳,最终搁浅在布满塑料垃圾的沙滩上死亡。看到这样的作品,观众无不感到震撼,并会由此产生保护海洋环境、给海洋生物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的共鸣和期盼。
Teatro Metaphora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他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废弃的旧洗衣机滚筒,而这些东西在生活中既不环保又很浪费,所以他们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来收集旧洗衣机滚筒尝试再生它们,最后将133个洗衣机滚筒变成了一个悬挂的灯光装置。在收集的过程中,有很多人发现了他们的这一举动,也纷纷加入其中。
“净水鸟”公益环保活动的创始人蒲苇和他的志愿者团队在14年来共收集了8万多个废旧气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吸引了不少人也参与了收集的过程。为了让这些气罐更好地存放,西安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接收了一部分,并将其制成了艺术品并且展出。艺术品的原材料是太白山上捡拾下来的气罐,这些金属罐与老钢厂有相同的属性和较高的契合度,而且也都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以前老钢厂仅是将废铁回炉加工,现在艺术家通过艺术加工,让这些废旧的金属罐变成艺术品。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废旧气罐被制成更多的小艺术品并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中央美术学院徐冰教授的装置艺术作品《凤凰》曾在多国参加展览,这个作品的材料多为各种工业废弃物,总重近20吨,他花费了2年时间来收集作品所需的材料,包括钢筋、安全帽、水管等建筑工地废料,而后利用这些工业废弃物组成了凤凰的身体和羽毛,它的头是用电钻做的。徐冰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些社会和环保问题。
笔者在2019年曾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创作了一件装置艺术作品,创作初衷也是利用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进行再创作,来引导人们更加关注环保问题,同时表达自己的一种态度。作品是以鸟为基本造型,在制作过程中,对塑料瓶进行清洗、消毒、裁剪、造型,不同容量的矿泉水瓶被分割,水瓶的上半部分做成鸟的头部,下半部分经裁剪制作成翅膀。通过对上千个收集来的废弃塑料瓶的加工、重构及重复、排列组合,最后以悬挂的方式来展示鸟在压抑的空间中飞翔的姿态,而悬挂的高低变化则能与大众产生较好的互动性,特别是作为异化鸟头的红色瓶盖在上千透明的瓶身鸟群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节奏变化和星星点点的红色警示,并且在数量上也不断重复,给参观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就上述案例和笔者个人的创作经历而言,无论是作品的视觉表现还是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无不是旨在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因为只有人们妥善处理好工业和生活的废弃物,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美丽、和谐的世界。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文化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生活中出现了很多艺术形式。装置艺术往往能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因为设计贴近生活,所以更能表达生活的多面。装置艺术是基于时代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大众追求精神审美的重要形式之一,不同的表达形式会给参与者不一样的心灵感受,所有的设计也都来自生活与自然。人们需求的提高也给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当前,艺术、文化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艺术与人类的文化生活环境也拉近了距离,从而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和进步。只有把创作灵感与生活相连接,作品才能与受众人群产生共鸣,被大众所接受与认可。选择环保类问题作为选材,不仅将问题以新兴方式展现出来,同时也体现了公共艺术直观、单纯、互动性强的优点,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载体。选择环保主题是想告诫社会群体可以减少使用极难降解的各类材料,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增加它的利用价值,正确处理回收。减少对难降解材料的使用可以改善城市用地环境,使城市环境更美好,大范围地保护土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增加作物产量。我们应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足并且改正,利用易被大众接受的方式改变它。社会焦点问题其实一直都暴露在大众视野中,但没有起到警醒和控制的作用,利用焦点问题与装置艺术的结合,创作者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观众作为参与者,也会在欣赏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共鸣,了解作品的深层次含义。同时,秉承着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艺术家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更多的创作灵感,以现实问题为基础进行创作,不断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现实问题与艺术的结合,能有效拓宽视觉设计的思路,为艺术家带来更多灵感,从而使其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表达形式和作品。
参考文献:
[1]陶靓子.戏曲元素在装置艺术中的形式表达[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1(9):60-63.
[2]景浩然,连佳琪.浅论装置艺术的社会性[J].明日风尚,2021(17):170-172.
[3]李迅.公共空间中的装置艺术[J].景观设计,2019(6):22-27.
[4]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5]金彦秀,金百洋.公共艺术设计[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
[6]孙立刚.现成品在装置艺术中体现的特点[J].科技视界,2014(22):134.
作者简介:
张硕,中国戏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设计与媒体艺术。
网址:废弃物品在城市公共艺术装置中的再利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79280
相关内容
ECO·BOX联手万物新生(原爱回收)发起「零废弃公益艺术展览&市集」废弃物再循环利用技术与实例
城市公共艺术中的情感设计研究
固体废弃物回收及再利用
商场废弃装置变身环保艺术展,高校师生探索废品升级再造
废旧光盘变艺术品 快来绿廊小院看废弃物文创产品展
固体废弃物在硅酸盐工业中的资源化再利用.pdf
生活中废物利用小妙招推荐 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重大意义
分类回收利用,共建生态文明 ——关于共同做好塑料废弃物分类回收处置的联合倡议书
财富中心的废弃物如何逆袭成著名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