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健身:从满足刚需到自我提升
从健身中找到自我,提升自信心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运动乐趣发现# #健身生活观念#
↑资料图
居家健身促进大众自我提升
随着全民健身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百姓参与锻炼,不再只拘泥于到运动场去健身。随时随地就能参与锻炼的方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百姓的认可。
居家健身的流行,不仅满足了人们在特殊时期的“刚需”,也对百姓在健身等方面进行了提升。从久坐不动,到积极参与居家健身;从独自锻炼,到带领全家人一起健身;从曾经单一化的健身项目,到如今多样化、综合化的健身项目与方式,百姓在参与居家健身的同时,也切实感受到自我提升与自我变化。
对于大家来说,居家健身可以方便人们日常参与健身。随时随地就能锻炼,也使得很多人更为积极地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同时,通过居家健身,人们提高了免疫力,提升了亲子间的情感,促进了家人的交流。不仅如此,居家健身也促进了线上赛事的举办形式与频次,让更多人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参与到各项健身赛事活动中,从而更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然而,对于处在上升发展期的居家健身活动来说,要想更好地服务群众,使大众在健身等方面获得更进一步的提升,还要在健身理念、科学健身指导、健身项目的推广普及、健身器材的研发、线上赛事活动创新等多个方面共同发力。
居家健身在给百姓带来多方面提升的同时,也促进了全民健身事业的新发展。因此,未来在发展居家健身的过程中,要问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通过新的理念与新的发展,提升全民健康与免疫水平,促进“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
↑资料图
健身直播:更加个性精准
在不同的直播间,经常能看到奥运冠军陈一冰通过网络进行直播互动。他以职业运动员的身份开起了“在线健身房”,为粉丝们现场传授瘦身30斤的经验与心得;带来了数种运动挑战,让大家都能收获完成运动的成就感;做观众们的健身指导,科普健身知识,做运动前的热身和放松示范……有趣的直播内容获得了网友们的积极反馈,弹幕上也纷纷刷起了自己的健身心得,直播获得了健身的双向互动。
利用直播新平台普及运动健身知识和科学健身指导,激发群众健身热情,除了体育明星外,更多的是社体指导员和健身教练。他们在疫情初期进行了尝试,并一直坚持了下来,形成了线下健身的有益补充。
来自河北秦皇岛的某健身房教练总监王冰傲说:“最开始直播是因为疫情期间健身场所不开放,会员一般居家,开启线上直播课程可以带会员锻炼,与会员交流,大家的参与热情很高。在直播过程中,我们发现,直播可以覆盖到一些没有时间去健身房的人群。现在很多人习惯用健身软件,如果能够利用直播的优势,让专业的健身教练能够线上直播指导,针对性会更强。每个人的健身需求不一样,未来直播健身也要对内容更加细化,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做“点菜做饭”,提供更精准的健身服务。”
不同于疫情期间直播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现在的健身直播则更为主动,在摸索中朝着多元化、个性化发展。在某平台,一位时尚运动自媒体人在分享生活日常的同时,也坚持进行健身操的直播,她说:“对于健身小白们来说,网络上五花八门的系统健身课程太过专业且枯燥,很难消化,而专业的器械、复杂的技巧、密集的训练强度又不一定适合自己,通过直播科普超级简单易学的宅家健身操,不但学习门槛低,观看者还可以跟着节奏马上动起来,方便又高效。直播重要的是陪伴,直播让大家聚集起来一起在线练习健身操,可以向更多人身体力行地传递健身运动的价值和意义。”
↑资料图
随时运动:让健身变得简单
家住江苏南京的徐静云是疫情期间开始居家健身的。“因为周围的人都在朋友圈里晒健身成果,让我有了‘危机感’,也开始居家锻炼身体。”从一开始简单的动作,比如平板支撑、蹬三轮,到逐渐系统化健身,徐静云的健身生活有声有色。
“之前我基本不锻炼身体,每天坚持运动容易让人感到快乐,慢慢也就养成了习惯。”徐静云说,“我以前其实很少运动,因为觉得要选择运动项目、运动装备和找到陪我一起运动的小伙伴,感觉有点麻烦。居家锻炼,一切从简,才发现原来运动也不是那么难的一件事。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坚持了两三个星期后,发现腹部的赘肉在变小,这时,满满的成就感就会变成自己每天运动的‘闹铃’。”
居家健身带来的效果让徐静云不再满足于“每天动一动”,而是开始找一些专业健身视频来跟着练,她说:“一开始下载了运动APP,需要练习身体的哪个部位和难度就会有相应的视频推荐,尝试了一段时间之后感觉课程比较枯燥和单调,就换了另一种,节奏不会很快,练一个动作的同时全身都得到了练习,对于我这种零基础的很友好,就是看似运动强度不太,但其实每次到最后都是在咬牙坚持。”
体会到居家健身的乐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居家健身依旧是徐静云的首选。不仅如此,她还带动了一起合租的室友一起运动,“在经过了兴奋期后,还是需要有个伴儿互相监督,我和室友约定每周二、四、六的晚上一起跳帕梅拉,为了让运动的效果更佳,外卖和零食我们也在努力克制,觉得生活越来越健康了。“
徐静云认为,自己对健身的要求已经从简单的减肥,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健身理念也从被动健身变成了主动健身,“‘运动是为自己好’这句话我现在非常认同,坚持居家运动近一年,真的可以看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无论是体重还是状态,也收获了全新的健身理念,学到了健身方法,这些都成为我健身的动力。”
↑资料图
线上平台:赋能居家健身
为大力推进居家健身学习和工作,激发群众的居家健身热情,小小的线上体育运动平台不断创新模式,发挥着“大能量”,已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群众健身“网络场所”。
杭州市上泗中学体育老师介绍说:“利用网络平台,通过直播的方式展开教学,方便学校帮助每一位学生在疫情期间保持锻炼的好习惯。课后,体育老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体育作业,学生在家录制锻炼视频上传到线上平台,老师还可验收查看,并给学生们正确的指导。”今年寒假期间,杭州市上泗中学也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寒假体育作业的布置、检查等。据某在线平台教育负责人介绍,他们持续深耕教育,推出了针对体育教学教研过程中不同场景的产品方案,引导群众养成居家健身、线上健身的习惯。
体育部门也纷纷搭建线上平台,给人们提供居家健身的科学知识,并将赛事通过平台搬到线上,让健身爱好者居家就能身临其境地观看赛事。不久前刚刚在北京落幕的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不同于传统的线上比赛平台,本次比赛完全采用“直播”形式。
线上平台的搭建,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得到科学的健身指导,观看到高水平赛事,也让居家健身成为全民健身的新赛场。
↑资料图
网络赛事:点燃居家健身热情
如今,居家健身逐渐成了一个新选择,而“客厅马拉松”“云动汇”“网络健身大赛”这些借助互联网平台兴起的居家体育赛事,通过“线上”招募等形式不仅提升了大众的参与度,也让居家健身变得热力十足。
“互联网+赛事”的居家健身模式,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锻炼方式与生活习惯。43岁的刘少华深有体会,他告诉记者:“今年大大小小的网络居家健身赛事参加了不下10场,比赛成绩也越来越好,通过参加网络居家健身赛事,和更多人进行比赛,自己学到了很多居家健身知识,运动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即使工作很忙,出门健身时间少了,可是在家健身效果却更好了,最重要的是,居家健身使自己的身体强壮了不少,参加网络赛事,更是让自己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除了在“云端”一较高下,更多人在网络赛事中收获了快乐和自信。来自海南琼中的60岁艺术团舞蹈演员刘丽研,在“云动汇”比赛中,平板支撑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她说:“居家健身网络赛,让枯燥的居家健身过程也变得有趣了。”在她看来,每天居家运动出出汗,是收获快乐的一大秘诀。
在“云”赛场,每位选手不仅可以把自己对运动的热爱和坚持诠释得淋漓尽致,甚至屡屡打破自身极限,一次次刷新着自己的成绩。创造线上靠墙静蹲大赛赛会纪录的陈颖,虽然全马最好成绩已达到3小时32分,但对于自己创下赛会记录并拿下全能王比拼第二名的成绩还是颇感意外,“居家健身收获了的健康,参加网络居家健身赛事更是可以享受挑战自我带来的成就感。”
↑资料图
居家锻炼:成为生活习惯
瑜伽球、弹力带、卷腹轮、哑铃、按摩球等健身小器械散放在房屋一角,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后宋玉都要选一个练练,居家健身已经成了宋玉的习惯。有时工作上有压力,心情不好,在家里宋玉会停下手头的工作稍微运动一下再继续。“运动会让我保持活力,更有精神投入工作。居家健身相对我的作息来说最为方便,很适合我。”
“我比较‘宅’,放假休息我喜欢待在家中。平时也每天在家里随便活动活动,后来接触到很多健身运动和健身知识。运动也开始升级了。” 一开始,宋玉只是做几组有氧操,简单拉伸下胳膊腿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变化,动作开始规范起来,内容也开始丰富起来,从简单的拉伸到有氧操,再到瑜伽等,“网络信息的发达给我的居家健身带来很大帮助,短视频和一些健身APP帮我纠正、避免了很多运动误区。”
被大连这个海滨城市吸引,大学毕业后就来到这座城市一个人打拼,宋玉非常独立,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周末的时候,宋玉醒来会在床上做一些拉伸的动作,让身体舒展开,洗漱好在阳台上铺好瑜伽垫做一套瑜伽,身心都变得舒畅。“周末不慌不忙时间充足,通常都是一套瑜伽开启一天美好生活,平时工作日都是利用瑜伽球、哑铃这样的小器械简单练一练,活动身体。晚饭后会进行全套运动。”
越健身越能发现不足,越渴望做得更好。宋玉为此浏览了很多健身视频学到很多科学健身知识,对自己健身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以前运动没觉得热身很重要,因为在家里也不会做激烈运动。现在我会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后注意整理放松。”除了科学的健身知识,宋玉健身的内容也丰富了很多,弹力带、卷腹轮、哑铃这些器械的利用率提高了不少,健身动作不再单调。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网址:居家健身:从满足刚需到自我提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284692
相关内容
居家健身从满足刚需到自我提升——居家锻炼:成为生活习惯居家健身从满足刚需到自我提升——随时运动:让健身变得简单
如何在居住环境中提升居住体验?这种提升如何满足居民需求?
8种提升工作自我满足感的方法
怎样提升自我满足感,养成自我关爱的好习惯
户外智能“健身房”满足社区运动需求
如何提升小区的居住环境和品质?这类提升怎样满足居民需求?
如何提升居住家园的品质和舒适度?这种提升怎样满足居民需求?
中年的自我提升:从阅读到运动,再到社交
满足良好睡眠的刚需丨尽在丽怡酒店悉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