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
“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益而充实。”
世界再复杂,也别忘了停下脚步享受生活;
生活再匆忙,也别忘了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
工作再忙碌,也别忘了停下脚步好好整理生活;
唯有好好爱自己,给自己时间,停下脚步,整理生活,才能获得充实而美满的人生。
因此,以下这3个让生活更轻松、更高质量的建议,请逼自己养成。
学会拥抱自己,享受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充满爱与幸福。
01
展开剩余80%
与情绪做朋友
在心理学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叫作"野马效应"。
讲的是在非洲的草原上有一群吸血的蝙蝠,每天都有大量的野马因为它们惨死。
其实蝙蝠吸走的血量微乎其微,真正导致野马死去的原因是它自己的愤怒,继而无休止狂奔,才累死了自己。
这就如同我们的生活,也经常会被自己的情绪所裹挟。
本是很小的一件事,就因为控制不住脾气,影响一天的心情;
各退一步就能解决,结果你争我夺地吵架,最后升级成打闹!
这种坏脾气就像是心魔,你不控制它,它便吞噬你。
尼采也曾在《善恶的彼岸》中提出一个观点:
“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若不想生活被毁,唯有学会与情绪做朋友。
忍不住想发脾气的时候,不妨试着深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多想想冲动的后果。
当失望难过的情绪来袭,不如找朋友一吐为快,然后把坏情绪彻底释放出来。
有一天你能与情绪和平相处,你才能学会更爱自己,也更爱生活!
02
学会断舍离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断舍离是一项必备的技能。
正如人生需要做减法,减掉一些无能为力的事情;而生活需要断舍离,舍去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书中《断舍离》的一句话:
“无能为力的事当断,生命中无缘的人当舍,心中的烦欲执念当离。”
懂得放下,方能继续前行。
听过一个故事:
在汉代时期,有个人背着瓦罐去街上售卖,一不小心把瓦罐给打碎了,但他依旧头也不回地向前走,引得路人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
他解释到:罐子已经摔碎了,看有什么用呢。事情已经发生,再多的悔恨和埋怨也是无济于事了。
是的,人生有失必有得,与其沉浸在后悔当中,不如当机立断地舍弃消耗自己情感的事情,抬头前行。
当我们学会"舍弃废物,脱离执念"时,生活自然会给你以正向反馈。
人生短短数十载,当我们果断作出断舍离时,你将会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充足自己的内心,提高生活的质量。
03
学会富养心灵
人生要有光,只有太阳的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心灵的光。
而读书恰是滋养心灵最直接、最见效的办法。
正如毕淑敏所说:
“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陶渊明正是如此:
宋代时期,看不惯官场阿谀奉承的陶渊明在晚年后选择隐居山中,经常伴着细风清雨,读着自己喜欢的书。
在这样松弛的状态下,他的诗歌到达了巅峰时期,更是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桃花源记》。
可能有人会说他不识时务,抛下俸禄过着穷朴的乡野生活,但或许,他才是那个真正睿智的人。
真正睿智的人是通过读书来滋养身心,从而让生活化繁为简,追求自己心中的“桃花源”。
正如电影中的这句话:
“读书可以滋润心灵,它就像在贫瘠的旱地上淋水,可解一时之渴,滋润内心;它就像一股清泉,流经心间,冲淡现实繁杂的苦与惑。”
若你也想要脱离现实的繁杂,那请你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时间,与书交友,修养身心。
当你静下心来穿梭在字里行间时,你的心灵自然会得到释放。
那么此时的你,将会放下一切繁杂,拥抱自己,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