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两片绘百点 三色乡村画丰年】郑家寨镇:“15分钟”宜居生活服务圈赋能公共服务建设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体验乡村疗养:部分乡村有养生基地,提供休闲养生服务 #生活乐趣# #旅行建议# #乡村旅游推荐#
陵城融媒4月30日讯 为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郑家寨镇规划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充分依托基层党组织组建群众参与、群众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为新城社区及周边群众提供“15分钟”宜居生活服务圈,推动优化宜居生活空间。
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
营造亲邻美好生活场景。郑家寨镇坚持党建引领跨村联建幸福家园,以苗家、封家等14个自然村聚居融合,打造联建阵地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满足服务联享功能。并以“和睦邻里”为主题在室外搭建“村民议事廊”和“邻里广场”,解锁乡村治理“群众密码”。
融入红色基因丰富内涵。2023年,郑家寨镇与德州市广播电视台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打造面积140平方米、以大宗家战斗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展厅。展厅分别从“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四个部分展示了郑家寨镇的光辉历程。聚焦红色文化需求,党群服务中心内还建有灯塔书屋和灯塔影院,倾力打造党员群众教育的“红色熔炉”。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郑好办”党组织志愿服务品牌,开展多样化民生服务。真卿书房新城社区分馆融合了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等服务,通过开展艺术鉴赏、全民阅读等活动,用美育涵养群众美丽心灵;挖掘民俗文化等资源建设书画室,通过开展非遗剪纸体验等活动,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活起来。今年以来全镇共开展2000余场活动,涵盖消防演练、文艺活动、理论宣讲、农技科普、政策讲解等多个方面,覆盖群众30000余人。
公共服务内容丰富多元
提供公共就业服务。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便民大厅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岗位信息推荐、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坚持“大数据+大脚板”的服务模式,在新城社区举办两次人才招聘会,组织信息员利用微信群定期发布招工信息,“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拓宽群众就业渠道。创建“手工插花”共富工坊,提供残疾人灵活就业岗位,满足残疾人就业需求。
提供公共医疗服务。在“15分钟”宜居生活服务圈内设有卫生院、门诊、药店,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聚焦残疾人康复需求,在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全市首家康复健康小屋,提供就诊室及康复训练器材,每周六邀请专家坐诊,为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提供公共法律服务。以联合体为单位设置法律服务站,提供妇女儿童维权、法律咨询等服务。在新城社区”一站式”矛盾调解中心打造“老支书谈心茶舍”,发挥老支书知民情、懂民意的优势,打通疏导村民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
公共服务供给持续强化
聚焦社区养老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普惠性。以网格管理理念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单元化精准配置,组织志愿者、社区党员、网格员等多方力量,定期上门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情感交流、情绪疏导、帮办代办等暖心服务,让养老资源以联合体为单位进行整合集成服务。
引入社会力量强化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性。引入博爱社工入驻新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社区定期组织群众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进行打分,强化公共服务考核制度。引入优质文化资源,培养“新城社区文艺队”等基层优秀文化队伍;通过与部门协同、社会联建、单位结对,提供爱心早餐、三夏抢收、政策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强化公共服务多元供给。
数字化服务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精准性。打造“正在讲”理论宣讲品牌,以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为导向,依托“志愿山东”服务平台,建立“点单+送单”的宣讲模式。提供“预约式”“订单式”的服务,提高供需配度。宣讲中不断拓宽文化服务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打造“沉浸式”宣讲,提升服务效果。
通讯员:王月新
编 辑:刘 冉(实习)
审 核:刘 超
终 审:潘 峰
网址:【一图两片绘百点 三色乡村画丰年】郑家寨镇:“15分钟”宜居生活服务圈赋能公共服务建设 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2478
相关内容
临夏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综述广州统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构建城乡优质共享生活圈
巧用资源 设计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
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平阳水头镇“圈”出百姓幸福生活
长春:留住乡愁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美丽安居乡村 绿色低碳技术赋能
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乡村 打造体育助力乡村振兴优秀范本
聚焦数字金融赋能 “建行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天水师范学院“五维发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提速
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百姓生活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