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生活琐事的成语,形容生活琐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日常生活琐事的小谜语 #生活乐趣# #日常生活趣事# #生活琐事趣闻# #艺术创作趣事#
形容生活琐事的成语
1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鸡毛蒜皮 [ jī máo suàn pí ]
解释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3繁文末节 [ fán wén mò jié ]
解释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出处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4尘垢秕糠 [ chén gòu bǐ kāng ]
解释 尘:尘土;垢:污垢;秕:秕谷;糠:米皮。比喻琐碎而没有用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5数米量柴 [ shǔ mǐ ér chái ]
解释 比喻过分计较琐碎之事。也形容生活困窘。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6繁文缛礼 [ fán wén rù lǐ ]
解释 繁:杂而多;文:仪式;缛:繁重。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出处 唐·元稹《王永太常博士制》:“朕明年有事于南郊,谒清宫,朝太庙,繁文缛礼,予心懵然。”
7逸闻琐事 [ yì wén suǒ shì ]
解释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出处 语出《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8逸闻趣事 [ yì wén qù shì ]
解释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出处 语出《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9凌杂米盐 [ líng zá mǐ yán ]
解释 形容零乱琐碎。
出处 《史记·天官书》:“近世十二诸侯七国相王,言纵横者继踵,而皋唐甘石因时务论其书传,故其占验凌杂为盐。”
10一言难尽 [ yī yán nán jìn ]
解释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11千言万语 [ qiān yán wàn yǔ ]
解释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出处 《鹖冠子 世兵》:“千言万语,卒赏谓何?”
12适得其反 [ shì dé qí fǎn ]
解释 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
出处 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13不切实际 [ bù qiē shí jì ]
解释 不符合实际。
出处 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14不厌其烦 [ bù yàn qí fán ]
解释 厌:嫌;烦:麻烦。不嫌麻烦。
出处 宋 袁燮《挈斋集》:“贽之先君,不惮其烦,而帝每不能听。”
15千丝万缕 [ qiān sī wàn lǚ ]
解释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出处 宋 辛弃疾《蝶恋花》:“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
16千头万绪 [ qiān tóu wàn xù ]
解释 形容事情头绪很多;复杂纷繁。
出处 宋 朱熹《朱子类语》:“人只是此仁义礼智四种心,如春夏秋冬,千头万绪,只是此四种心发出来。”
17千奇百怪 [ qiān qí bǎi guài ]
解释 许许多多奇特怪异的事物。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如人在州县住,或闻或见,千奇百怪,他总将作寻常。”
18参差错落 [ cēn cī cuò luò ]
解释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19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20繁文缛节 [ fán wén rù jié ]
解释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出处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21错综复杂 [ cuò zōng fù zá ]
解释 错:交叉;交错;综:合在一起;错综:纵横交叉。交错综合;重复杂乱。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出处 《周易 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
22千疮百孔 [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
解释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23街谈巷议 [ jiē tán xiàng yì ]
解释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
24家长里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75回:“这一关了门,他再问我家长里短的事,我对不来,却不弄走了风,被他拿住?”
25不胜其烦 [ bù shèng qí fán ]
解释 不胜:承担不了;烦:烦杂。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秦太师当国,有谄者尝执政矣,出为建康留守,每发一书,则书百幅,择十之一用之,于是不胜其烦,人情厌患。”
26斤斤较量 [ jīn jīn jiào liàng ]
解释 谓在琐细的小事上过分计较。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至于文理浮泛些,或是用的典故不的当,他老人家却也不甚斤斤较量。”
27烦言碎辞 [ fán yán suì cí ]
解释 形容文词杂乱、琐碎。
出处 《汉书·刘歆传》:“分文析字,烦言碎辞。”
28稗官野史 [ bài guān yě shǐ ]
解释 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29七零八碎 [ qī líng bā suì ]
解释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4回:“一时鱼奔鸟散,被楚兵砍瓜切菜,乱杀一回,杀得四分五裂,七零八碎。”
30琐琐碎碎 [ suǒ suǒ suì suì ]
解释 零碎细小的事物。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九回:“又被镇守装模作样,琐琐碎碎,心下又好恼,又好笑。”
31虚文缛节 [ xū wén rù jié ]
解释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出处 梁启超《过渡时代论》:“社会既厌三纲压抑、虚文缛节之俗,而未能研究新道德以代之,是理想风俗之过渡时代也。”
32家常里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犹“家长里短”。
出处 老舍《全家福》第三幕:“今天是星期天,咱们就作为是坐在茶馆,谈谈家常里短,请把事情告诉我吧!”
33遗闻逸事 [ yí wén yì shì ]
解释 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出处 鲁迅《南腔北调集·题记》:“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
34遗闻琐事 [ yí wén suǒ shì ]
解释 见“遗闻逸事”。
出处 蠡勺居士《〈昕夕闲谈〉小序》:“本以存昔日之遗闻琐事,以附于稗官野史,使避世者亦可考见世事而已。”
35逸闻轶事 [ yì wén yì shì ]
解释 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出处 《四库全书总目 地理三 武林旧事》:“此十卷本,乃从毛氏汲古阁元版传钞,首尾完具,其间逸闻轶事,皆可以备考稽。”
36家长礼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同“家长里短”。
出处 《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
37虚文缛礼 [ xū wén rù lǐ ]
解释 虚:虚假;缛:繁复,繁琐。虚伪的仪式,繁琐的礼节
出处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英伦尔时,虚伪满于社会,以虚文缛礼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辄谓之恶人。”
38栉比鳞次 [ zhì bǐ lín cì ]
解释 亦作“栉比鳞差”。亦作“栉比鳞臻”。像梳子的齿和鱼的鳞,密密地排列着。
出处 《元史·河渠志三》:“岸善崩者,密筑江石以护之,上植杨柳,旁种蔓荆,栉比鳞次,赖以为固。”
39毛举细事 [ máo jǔ xì shì ]
解释 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出处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40肤末支离 [ fū mò zhī lí ]
解释 肤浅琐碎。
出处 清 方苞《书柳文后》:“彼言涉于道,多肤末支离,而无所归宿。”
41职务繁杂 [ zhí wù fán zá ]
解释 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出处 《隋书·牛弘传》:“笃志于学,虽职务繁杂,卷不释手。”
42繁枝细节 [ fán zhī xì jié ]
解释 繁多且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的琐细部分。
出处 朱自清《罗马》:“这种单纯的对照教人觉得这座建筑是整整的一块。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
43野史稗官 [ yě shǐ bài guān ]
解释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44毛举细故 [ máo jǔ xì gù ]
解释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出处 《明史 叶向高传》:“忠贤乃时毛举细故,责向高以困之。”
45家长理短 [ jiā cháng lǐ duǎn ]
解释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便是褚大娘子,也和她两年有余不曾长篇大论的谈过个家长理短。”
46遗文轶事 [ yí wén yì shì ]
解释 遗文:前人流传下来的诗文;轶事:逸事。流传在外而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
出处 宋·朱熹《监潭州南岳庙刘君墓志铭》:“搜集先世遗文轶事,纤悉无遗。”
47毛举细务 [ máo jǔ xì wù ]
解释 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出处 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48袭常缀琐 [ xí cháng zhuì suǒ ]
解释 袭:因袭;缀:拼合。袭用常言,堆砌琐语。比喻行文水平和风格均不高。
出处 清·方苞《书后》:“震川之文,乡曲应酬者十六七,而又循请者之意,袭常缀琐,虽欲大远于俗言,其道无由。”
49张家长李家短 [ zhāng jiā cháng lǐ jiā duǎn ]
解释 说张家的长,李家的短。比喻与己无关的闲话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里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里,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
网址:形容生活琐事的成语,形容生活琐事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46119
相关内容
形容生活琐事的四字成语形容娱乐的成语,形容娱乐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平常生活的成语,形容平常生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寄托的成语,形容寄托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生活便利成语的成语有哪些,表示生活便利成语的四字成语大全
形容品质生活的成语,形容品质生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生活有乐趣的成语,形容生活有乐趣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生活便利的四字成语
形容平静的生活的成语,形容平静的生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形容充实的生活的四字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