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只是一个伪命题?
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是回归自然生活的一种表现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回归自然生活#
原创 张新刚 看理想
逃离城市,回归自然,是当代人常有的渴望。
但真的可以,又有一个“自然”能让我们回归吗?今天的分享,来自看理想节目《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的到来》,这次我们讨论的,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自然,也不是对于自然规律的探索,而是人如何去看待自然。
“自然”这个概念有很多种含义,比如说英文中的“nature”有本性的含义,还可能指自然环境,它也可以指向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等等。但是自然也指代着一种文化性的概念,就是和人的世俗生活相对的一种自然观。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现代人和自然世界关系,产生了怎样的演变。
讲述 | 张新刚
来源 | 看理想节目《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的到来》
01.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观
西方传统认为,按照圣经,特别是创世纪中的一些描述,人们会相信世界其实是为了人类而被创造出来的,其他物种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一些愿望和需求。换句话说,神为人类去创造了万事万物,但是为他自己创造了人类。
人类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围绕着人类建立起了整个存在秩序。在此基础之上,每一种动物都被人视为是存在着特殊的目的。而这种目的是直接和人类密切相关的,要么有实用的目的,要么有道德或审美上的目的。
比如,有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在英国伊丽莎白时代,博物学家乔治·欧文就注意到龙虾这种动物。
他说,龙虾那可是集多种目的于一身,它给人类提供食物,它的肉可以被人类食用;它还能提供锻炼,你吃之前必须要撬开它的腿、甲、钳子;龙虾还能让人进行深思,因为人可以观察它的盔甲,全身的结构。龙虾简直是由世界上最令人钦佩的能工巧匠铸造而成的。
简简单单的一只龙虾,被乔治·欧文视为有很多服务于人的目的,从吃到审美再到沉思,无一不是与人有关。
所以在现代早期的自然观里,造物主所造的动物、植物,和人对于动植物的移情密切相关,人类拥有一种高于自然界的一种权利。甚至有些学者会认为,正是这样一种人类中心的观念,才导致了人类对于自然的剥夺。人们研究自然界的目的就是认识自然,管理自然,利用自然。
很多早期学者会认为,去观察一种植物,首先去看植物对人类有什么用处,特别是食用和药用的价值。研究一种动物,也是看这种动物是不是对人有利,是能用来做食物还是入药,或者做其他什么用处。
《大大的小小的农场》
总之,这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带有很强的征服自然、掌握自然的目的,并且还会把自然界进行道德化,好纳入到种种和人相关的认知形式和情感之中。
比如说人们对动物的分类体系,也是按照它们和人的关系来进行划分的。人们会把动物分成是可食用的、不可食用的、野生的、驯养的、有用的、无用的等等。这些传统分类方式本身也是以人类的需求为中心的。
还有我们看到某种动物,会说它比较可爱,比如加菲猫;也会说它比较孝顺,比如乌鸦反哺,我们还有些舐犊情深的成语。这些表达其实都是为了反映人类自身的情感。
如果动物有接近于人伦理规范的行为方式,人们就会对它们有情感或道德上的投射,形成移情式的理解。
比如,人们会觉得蜜蜂拥有类似于君主共同体的集体生活方式。现代有很多作家就非常强调蜂巢,把它视作一种君主性的结构,蜂巢结构和人类世界上的王国与领土,战争与和平以及君主制就联系到一起了。
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在今天仍然普遍存在。我们在念书时期写作文的时候,也特别喜欢用这样一些类比,看到某种动物,就给它打上一个符号,比如狡猾的狐狸,勤劳的蚂蚁。在西方语境里,还有淫荡的山羊。人们似乎总是能从动物身上找到一些道德启示。
02.
博物学的诞生
这套对自然的认知规范,到了现代早期才有了一个关键性转变,这个转变就是现代博物学的产生。现代博物学干了一件事,就是用自然本身的原则,来对自然进行分类,而不再把自然和人类的价值观念做类比呼应。
博物学家努力用自然本身的存在来研究自然,用相对客观的分类方法来取代了以人为核心的分类方法,而不再用充满人性的意涵理解自然现象。
由此以来,这样产生的结果是,原来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界,是被人的眼光所过滤的一个自然,它充满了人性,是一个人以的眼光和价值观念所构建出来的一种自然。而博物学产生以后,自然就有了它自身的规律,它不需要再对人负责,不需要对人的道德、对人的感官负责。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自然的去道德化和去神圣化,使得自然得以独立出来,和人类社会分离。
具体来说,这种分离得益于现代博物学里的一套分类体系。比如在植物学分类里有著名的林奈体系,它是由18世纪的瑞典生物学家卡尔·冯·林奈创造的,用来给植物命名和分类。林奈体系在1735年出现,到了1760年的时候,已经被人广泛接受了。
它划分植物的方法,是以果实、雄雌类的数量、状态、比例为基础,把所有的植物分成了24纲,116目,1千多个属和1万多个种。
《植物王国》
我们今天熟悉的纲目属种分类概念,就是林奈首创。并且,林奈还用拉丁文来确定植物的学名,被称作双名制,或双名法则。植物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前面是它的属的名字,后面是它的种的名字,在植物名最后还可以加上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所以,我们今天看到很多植物的名,其实都是拉丁文的植物名字,这是林奈对植物分类和命名方法的巨大贡献。林奈的这套方法,后来被其他国家的生物学者也接受了,我们今天仍然受益于此。
博物学家带来的自然观的改变是巨大的。他们想做的事情,不是要看看植物好不好吃,是不是漂亮。这些都是相对于人的感官而言的,是人对于植物的感官的象征性表达。只有把人的感官相关的东西撇除,进一步减少人的影响,才可能考虑植物本身的结构、形式,这实际是实现了一种认知上的革命。
动物也是一样,现在大家更关心的也是动物的内部生理结构,而不再去按照它和人类的关系或用处去划定,这些都是博物学构建起来的一种自然观念。
另外,在博物学兴起之后,博物学者看待自然界的眼光,也就不再按照人的审美去判断有丑陋的动物或漂亮的植物了,而是去理解所有动物或植物自身所带的那个巧夺天工的构造。
比如一只癞蛤蟆,一条蛇,一只蜘蛛,我们大部分人可能会产生天生的反感和害怕,但是在一个博物学家的眼里,所有的动物都是一样的,都是完美的,世界上并没有丑的动物或植物。
《珍妮·古道尔》
这其实就是尽可能地降低了人为的因素,原先凭借对人的用处来划分的标准被取代了,使得对象越来越被当成对象本身来看待。这是现代自然,特别是对生物的理解范式的重要变革。
虽然博物学为现代自然观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影响,但在今天,博物学似乎已经不被视为是现代科学了。它被具体的生物学、动物学或者基因研究等学科所替代了,成为了一个只能在科学史上被大家所认知的发展阶段。
但是对于现代自然观的观念的改变,博物学却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
03.
人对自然的看法
到今天,谈起自然来,我们对自然又有了新的需求和非常现代的理解。
我之前也在这个节目中做过一个采访,当时谈到在过去几年,视频平台上有越来越多博主,他们希望回到乡村,回到自然界过离群索居的生活,或者是过像李子柒的这样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方式。
那么,这是不是现代社会才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呢?答案是肯定的。
为什么只有到了现代社会,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之后,人们才特别去向往这样一种田园牧歌呢?以至于像李子柒还有其他的博主,能通过拍摄这样的视频形成一个产业。
李子柒们曾经的成功,恰恰说明有相当多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产生了对所谓自然生活的向往,视频中的景象也正是这些人精神需求的投射。
这种现代需求,如果我们看了近代以来自然观念变革的历史,就会看得更加清楚。
在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是文明的象征。我们今天在判定古代文明或者考古遗址是不是文明阶段的时候,国际上通行有3个标准,那就是文字、金属冶炼和城市的出现。
到了近代,城市和乡村开始对立起来,乡村会被视为是粗俗的、土里土气的。人们会认为,应该走出摆脱那种乡土的生活,进入到城市,进入到一种更“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城市里会有礼仪,有规范,能提升人的社会身份和品位,让人具备更加完整的学识。
所以,在现代早期,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诉诸城市化的生活。这一点其实对于今天很多生活在偏远农村的人来说也是如此,人们会觉得城市比乡村更好,有整洁的街道,高楼大厦、统一的市政体系、丰富的文化生活。这种公共生活大发达,是城市是比乡村更加文明的表现。
但是,这是一种现代早期的观念,到了18、 19世纪,它就开始发生变化了。物极必反,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城市化的急速推进,人们开始产生了对城市的排斥。
特别是在早期的工业革命过程里, 城市充满了烧煤的烟囱,早期的煤含硫量很高,不光有黑烟,而且对人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当时整个城市都是乌黑的。
不仅工业恶化了生活环境,而且城市里的人也很多,比在乡村里生活的人口密度要大太多了。城市鱼龙混杂,而商业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导致虚伪的道德盛行。
城市的复杂性让这些不愉快的事物密集地汇聚在一起。如果去看18、 19世纪英国作家的作品,比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里面就有这样的描述。当小奥利弗跟着主人穿过城区去做生意,狄更斯就写道:
“他们穿过本城人口最稠密的居民区,走了一程,接着加快脚步,来到一条比原先经过的地方还要肮脏、破败、狭窄的街上,他们走走停停,找寻他们此行的目标居住的房子……”
可见啊,当时的雾都伦敦并不是什么令向往的地方,城市不仅环境恶劣,而且笼罩着罪恶和贫穷。
这样一来,人们就开始怀念,向往起乡村化的生活。因为它可以让人逃避城市的拥挤,逃脱城市社会的弊端。
所以在现代早期或工业化革命之后,乡村就变成了一个休闲放松的地方。贵族们开始在乡村建起庄园,平时会到乡下或海边去度个假,连普通人也要去乡村度个周末,去种种花、摘摘果。
这是一个非常现代的生活方式变化,它不仅带来了城镇和乡村的对立,同时也扭转了人们对于乡村野蛮的看法。乡村在大家观念里,开始具有了一些比城镇更加神圣的光环。大家会认为,乡村是一个没有被现代工业、商业弊端所污染的净土,是文明和城市化发展中失落的一员。
这样一种对立,进一步让人们把自己缺失的东西,投射在乡村的想象中。城市里的滚滚红尘越是世故,人们就会越去依恋、向往某一种纯洁性,乡村就成为了这种纯洁性的投射和载体。
《蜂蜜之地》
当然,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的向往只是一种心理投射。真要天天住在乡村,未必人人都能够待得住。
我们反复提到的约翰·洛克,他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从牛津返回在萨姆塞特的家时候,很快他就非常失望了。他说,我回到家,就看到人们天天只知道关心玉米多少钱,羊多少钱,只会谈论如何养殖牲畜,如何耕地,然后只想着今年吃的够不够。
乡村所体现的自然情结,是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增长而来的必然结果。
但当我们去向往和亲近自然的时候,自然还不仅仅是一个人逃离的去处,在18世纪之后,自然也成了一个现代人发现自己的途径。
英国式的花园就是这样一种体现。如果大家去欧洲旅游,会看到在不同的国家里,花园是不太一样的。你像凡尔赛宫,或是欧洲大陆的一些宫廷花园,都非常有秩序,处处渗透着理性化的园艺设计结构。这就是一种自然观的体现,它是对于整个自然世界的规律的认知。
但除了欧陆的花园之外,还有一种花园,其代表就是英国式庭院。英国式的庭院故意的把花园做成自然而然、去除雕饰的样子。或者说,花园是为了建造出一个特别像自然的空间,从而去唤醒人自然的情感,而不是为了契合宇宙的理性秩序。这样的花园是要我们用自己的情感去体察自然的样态,理性精神退居其次,而情感的位置开始上升。
不同的花园,体现了现代人在大的自然观下,对于自然的不同理解。这种理解,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对自我的认知和探求。
这也是现代才发生的一个重要现象。因为在传统中我们总是强调理性,理性要控制住情感。但是英国式庭院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念,是希望能够唤醒和培育人情感,它可能是快乐的,可能是浪漫的,也可能是严肃的。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英国式的花园里,看到未精修饰过的苗圃与花木,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对于原来确定性的理性秩序的颠覆。人开始希望通过自然去唤醒对自己情感的力量,这种情感不再被理性压制。
也就是说,现代的人产生了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大自然本身成了人的一种情感表达。这种花园表面上杂乱无章,没什么秩序的表达,唤醒的正是人心中重要的情感能力。
这样一种能力,被西方的传统长久以来所忽视和压制。但是对于人来说,它恰恰和人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它是人内在于自身的东西。
所以自然,一方面就构成了人精神逃逸的的庇护所。现代人受到了城市化以来的压抑和束缚,对自然形成了田园牧歌的想象和投射。
另外一方面,这样的投射也唤醒了是人内在的情感需求。这个自然是未经修饰过的自然,它唤醒人去自我发现。在这行为背后,蕴藏着宏大的世界观,以及人对于自我的理解。
《迁徙的鸟》
总的来说,在现代自然观里,自然慢慢离开了人所观看的视角,成了一个独立的自然,这个过程有赖于博物学的兴起。
而现代人对自然的牧歌式的想象,则主要来源于双重力量的推动,一个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外部环境所导致的消极力量。另一个则是一种积极发现自我、崇洋人的情感的力量,自然成为了唤醒人情感的媒介。
本文内容整理自看理想App节目《现代的精神:世俗时代到来》第22期,内容有增删,完整内容可移步看理想App收听。
原标题:《回归自然,只是一个伪命题?》
阅读原文
网址:回归自然,只是一个伪命题?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50101
相关内容
生命来自自然,最终还将回归自然蒙培元:回归自然——老子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是个伪命题
宽邸家居:有房=有家?这是一个伪命题
焦虑是个伪命题?心理学家解读“育儿焦虑”
智能生活=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守望精神家园
田园风格的阳台设计 回归自然有技巧
好书精读《生命的回归》
回归自然:在年轻人间悄然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