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学院:营造公寓“家文化”氛围,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图书市场在社区、学校等地方设有实体书店,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生活乐趣# #读书乐趣# #图书市场#
“老师经常来学生公寓,与我们开展宿舍座谈、主题班会、职涯规划等活动,让我们倍感温暖。”在参加了社区“开学第一课”后,能源学院2022级宋振骐班学生王遵宪感慨。
让来自各地的学子充分感受到“能源青年家”的温暖是能源学院“家文化”的目的之一。能源学院打造以“家文化”为核心理念的“能源青年家”学生社区,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突出“家”的特征和元素,探索构建党的组织“引领家”、学生需求“来当家”、多元主体“经营家”、缤纷家园“共享家”的可循环、有反馈的“家文化”建设模式,围绕“思有所引、心有所属、寓有所规、家有所居”四个维度,进一步丰富“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切实发挥“家文化”育人实效。
党的组织“引领家”,强化“思有所引”
党建引领是学生社区育人工作的基础,能源学院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推进党建进公寓,促进公寓与学院、教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线上与线下思维联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轴四联动”党建引领体系。在公寓阵地“红旗工作站”,学生党员开展“公寓微党课”“社区党团校培训”等活动,学生公寓已经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的重要阵地。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投身公寓治理及服务,开展“党员宿舍”挂牌和“党员示范寝室”创建活动,引导党员亮身份,让文明督察、安全维护管理、学生应急服务、公共志愿服务等岗位处处有学生党员的身影,党员先锋模范旗帜在学生社区高高飘扬。
学生需求“来当家”,深化“心有所属”
为更好发挥学生社区的育人功能,能源学院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梳理出学生成长需求具体项目23项,建立问题清单,想办法一一排忧解难,尤其是“一站式”社区学生服务站的建立,进一步汇聚了公寓社区的自治力量,切实满足学生在社区内的成长需求。
学院坚持“五育并举”,深入挖掘育人元素、营造育人环境,建设“能源历史坐标”等文化长廊;部分教师自发筹集“逐梦爱心基金”,秉承执着奉献、爱生敬业精神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在一些传统节日,学院为学生购买暖心粽子、爱心月饼等节日礼物,让同学们感受家的温暖。
多元主体“经营家”,细化“寓有所规”
以构建“成长共同体”为导向,能源学院建立协同育人队伍,织密工作网络,凝聚育人合力。学院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联系班级,走进学生社区,了解学生的“素颜”状态和心声诉求;学院管理人员通过管理服务“窗口”,推动服务学生“零距离”;专业教师经常性深入学生社区,常态化开展“导师有约”“教授沙龙”“老师陪你来过节”等系列活动,引育学生健康成长;学团干部“专心”育人,深入开展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引导、生活指导等“五导”工作,完善管理育人。
学院不断完善社区管理制度,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将公寓安全管理与检查做细做实,如细化学生社区管理规定、学生住宿承诺书等;推行社区柔性管理,全面提升了学生自律能力,像无烟公寓、垃圾下楼等公寓社区倡议,成为学生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
缤纷家园“共享家”,优化“家有所居”
能源学院以搭建“共享家园”为主体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在公寓公共走廊打造文史长廊,将理论宣讲和情景党课引入公寓社区;在社区充分营造文明校园建设、法制教育和科大优良传统的氛围,促进学生文明行为和自我管理的养成;挖掘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在社区建设“赋‘能’空间”学科文化阵地,打造“足迹论坛”等学科文化品牌,促进学生的学风建设和生涯教育。
在学院社区文化熏陶下,打造了“红色经典朗读”“手记:我们在‘疫’起”等网络文化品牌专栏;联合兄弟高校和行业企业推出“全国矿业学科高校同上一堂党史课”“劳模进社区”等特色活动,形成了全员教师自带慰问品进宿舍陪学生过节的温馨日常。
能源学院以“家文化”构建社区育人体系,多维协同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强化学生社区建设的有效导向,融合文化育人的有效路径,走近青年学生的有效保障。未来,能源学院将继续深化学生社区“家文化”建设,在“能源青年家”中培养一批又一批新时代能源青年。(供稿:能源学院 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中心)
网址:能源学院:营造公寓“家文化”氛围,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79313
相关内容
发挥学生社区育人实效 营造跨年“家文化”氛围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强化学生公寓育人功能 深化生活素质教育体系
电气工程学院开展“推进公寓文化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生活环境”主题教育活动
各公寓楼进行大厅美化布置,营造节日氛围
第十四章 社区育人——高校社区文化建设初探
泰山学院学生公寓管理办法
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打造“家”文化 营造“家”氛围
我校将“五育”元素融入学生社区建设,全面提升社区育人功能
学生公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