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生存与财富分配法则
数字化财务管理与传统方法的融合 #生活技巧# #财务管理技巧# #数字化财务管理#
欣胜集团叶帅先生(经济学硕士、哲学博士),欣胜集团董事局主席、麒麟大学校董会主席,大商智库研究员。
人类文明的关键词
50万年前人类的关键词是光明与黑暗
50年前人类的关键词是数字与模拟
现在,人类的关键词是在线与离线
未来,人类的关键词是数字与智能
人类从远古文明到农耕文明,乃至于到近代的工业文明都未曾经历过今日世界的种种,在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叠加的世界中感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体验。
在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里让人难以区分、无从辨认,甚至于让人无所适从。
如果让今天的你只选择三种“生存工具”:粮食、手机、火种、水、衣物、种子、电脑、书籍。相信大部分人其中的一种选项必然是数字设备。因为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存的组成部分,也耦合了人类与基因发展的所需。
19世纪以来,计算技术的萌芽与演进,人类就打开了“潘多拉盒”,我们看见了一个超越人类生理和智力极限的空间,无限的辽阔,无限的精彩,无限的未知和挑战。
20世纪以来,欧美国家率先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军事、工业及民生领域,为其国力与社会经济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中华民族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处于战乱时期,直至上世纪中叶才统一稳定,随后进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发现计划经济制度无法彻底的激活社会生产力,更无法全面保障人们的“温饱问题”,中国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迎来了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时代。
而真正的解放,不仅仅是物质的解放,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解放。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中国开始大量引入和应用西方的工业技术、流水线、金融资本、公司管理体系等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造就了“东北工业基地”“华南制造基地”“华东小商品基地”等工业经济圈,沿海及沿边地区享受到了第一波改革红利,工业流水线极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
工业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资本”的双重效力,技术进步提供更加高效的生产技术,资本则通过金融杠杆实现最大规模化的经济效应。
20世纪的工业发展,通过技术与资本的作用,实现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构建与形成,加快了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贸易、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我们称之为第二次全球化浪潮。
(注:第一次全球化由英国利用航海和贸易侵略它国,圈定殖民地开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二次全球化以美国为首,通过技术、金融资本(军事力量)在全球进行配置与贸易。)
我们正处于从工业文明迈向智能文明的进程中,这不仅仅是一次年代和世纪的更替。这是一次文明级的跃迁,人类将永远进入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里,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首次深度的融合。
它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财富的分配法则。
农耕时期的生产资料是土地与劳动力,增加财富的唯一方法:增加土地占有和增加劳动力。过去国家打战其根本诉求即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与劳动力,通过税收增加国家财富积累。
战国商鞅推行“重农仰商”也是固化劳动力,因为商人的流动性不利于征收税务和管理,所以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的社会排序中,士、农、工、商,商人地位一直较低,本质是统治阶级为达统治目的所倡导的变相的意识形态。
工业时期的生产资料是技术与资本,增加财富的方法,要么拥有技术,要么拥有资本,亦或两者兼有。大规模开工厂、买设备(技术),招工人生产,然后大量产品供应市场,获得财富回报。工业初期到中期,依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流水线工人),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智能机器替换劳动力的趋势已经如火如荼。
技术解决的是生产效率的问题,当工业技术开始应用时,人们可以从田间地头的低效劳动,去到生产车间流水线相对高效的劳动中去,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和获得的劳动报酬远远大于耕种收益。(注:每亩地净收益在500元左右,年产两季即1000元。)
同时,农业技术(杂交水稻等)和国家贸易(粮食进口)的不断发展,基本解决和满足饱腹问题。
但工业的迅猛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物质过剩,也造成了资源资本的巨量浪费。2015年中国开始“供给侧”改革,因为当前市场经济需要全面出清,产业重新洗牌。
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过剩,从商品过剩到商业过剩,从生产过剩到办公过剩,从产能过剩到分配过剩,从供给过剩到消费过剩,从货币过剩到调控过剩,从资本过剩到模式过剩——正在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
按需生产,精准供给。成为新时代的命题。
为满足按需生产、精准供给以及伴随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个性化、柔性化、定制化的将成为新的生产方式。
但需要满足新的生产方式,必然需要全面且精准的“数据”资料。数字化技术(AI、云计算、大数据)便成了生产要素,算法取代人力,算力取代电力,数据将成为智能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资料。
数字化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呈现方式,它能够利用网络快速的记录、分析、存储、交互、协同乃至于决策的工具。
正如过去的通讯方式依靠马力、人力、邮差,而当下你只需要动动手指,就能通过手机将信息即时传输到另一个终端上。
过去工厂并不知道市场的具体需求,需要怎样的产品、需要多少数量,现在通过数字化的数据分析,可以相对确切的获得市场需求数据,按需生产,提高生产效益,避免库存和资源浪费。
过去很多时候你并不知道你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真正需要什么,或者怎样的产品和工具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假设你从A城市到B城市,你在考虑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或自驾的时候,通过数字化工具的行为预测、需求预测、结果预测、天气预测、交通预测以及个人偏好预测,为你“量身定做”推荐你真正需要的,比你自己更懂你,为你节省选择和时间成本。
过去20年,中国经历了消费互联网的初步建设,但数字化所带来的真正改变尚未显现。数字化不仅仅体现为,在家可以点外卖、出门可以打专车、上网可以淘东西.......它所涵盖的不限于工业时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三链关系,更衍生增加了“信息链、数字链”的全新形态。
无论是消费场还是产业场,不变的是商业的本质,即买和卖、供和需、人货场的匹配。数字化带来新的理念、方式、方法,重构人货场匹配关系,海陆空立体作战增加近场、远场、离店交易,拓展时间和空间,提升人效、时效,进而提升坪效、店效,带来更好的消费者满意度和商业运营效率效益。
未来十年,万场升级。娱乐、工作、生活、购物、住宿,每个环节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消费者的生活和商家的生意将通过数智化升级实现更好的结合。
但要实现数字文明阶段的跨越演进,信任普遍缺失、权力不受制约和社会参与不足始终是最大的梗阻点。不消除这“三大障碍”,就无法到达数字文明。科技驱动文明,文明进程中的问题也要依靠技术进步来消解。
财富分配方式的范式转移
社会财富正在向数字世界大规模转移。从世界发展角度看,过去世界排名前十的基本是粮食、石油、能源、金融类公司,现在基本都是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从中国发展角度看,改革开放前30年,排名前十的基本是基建、民生、地产、金融类公司,近十年前十名大部分被互联网公司囊括。
科技,造就财富的二次分配。
现在,仅仅只是开始,适应并积极参与新生存方式的人们,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的财富分配中获得超额回报。
从历史至今来看,社会经济和个人财富可分为三类:实体性资产、权益类资产、数字资产。实体类资产基于物理环境里,获得的途径取决于生产。权益类资产归属于虚拟资产,即触摸不到,不存在于物理空间,譬如:证券、知识产权、合约里所表述的各类资产,权益类资产是法律和制度下的资产。
在农耕经济环境里,资本几乎不创造社会财富,社会财富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产生。在工业经济环境中,资本则积极的扩大规模,生产成果和增加社会财富总量。资本是由制度设定的,体现为货币,并记录到各类账目中,从而使财富创造成为一种可在账目上发生的活动,虽然这不是财富的所有来源,但是,账目上的社会经济财富,基于法律和制度下的权益类资产总量已然超过了实体类资产。
当权益类资产成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主导,人们依然认为实体类资产财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殊不知权益类资产与此同时获得了更大、更为迅猛的扩张。工业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财富的主导部分皆是权益类资产,只有落后国家亦或农业经济体,实体类资产大大超过有限的权益类资产,这种状况多表现为金融抑制、资本自由度低、资本匮乏。
数字资产既非实体类资产,也非权益类资产。数字资产的种类将更加丰富于权益类资产,总量也将极大的超越权益类资产。
不论是社会、企业的数字化,亦或国家所倡导的资产证券化,都是在为智能时代铺设“道路”。过去人们的资产生产、消费、存储、转移、投资,几乎依托于柜台式的账户(银行或金融机构),金融中介通过信用背书对大规模零散的社会财富进行收集,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投资和分配。其本质是利用信息、信用、技术的差距,提供了的居间中介服务,从中也赚取的丰厚的利润。
从智能时代新经济的角度去看,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解决了货币笨重及不易转移、交易的属性,过往这种依托于柜台的账户关系必然会被新的交易技术所取代,因为不论是从交易以及各项综合效率来看,仅数字货币一项已经可以实现点对点的实时交易,那便无需多此一举让第三方替你保管和支付了。
数字资产可通过网络账户交易,极大提升了交易效率,这是线下柜台无法复杂的。这种账户关系不仅适用于消费关系,同时适用于投资关系与生产性关系,其本质的特征是账户之间彼此相融的指令关系。
数字资产源自于社会及个人数据的确权。数字本身并不直接成为资产,数据也不等同于资产,只有在数字世界里进行有效的确权了的数据,才能成为数字资产。
任何一次资产的确权,都引发一次造富运动。
40年前中国没有房地产确权,当时都是单位分房。现在,中国对房地产进行部分确权,即所谓的70年使用权,房地产所带来的财富,已经让许多中国家庭的财富状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那么,在智能时代的资产确权当如何体现?
个人的财富积累基于社会价值的叠加,从而产生信用的体现,金融的本质即是:信用、杠杆、风险。确权的意义在于在相对的时间与空间里,给予每个人的社会财富的信用数值。
人类文明进程中,信用几乎覆盖金融发展的历史,每一次金融技术的革命,都将促使信用生产成本的大幅下降。
过去,由于技术的落后,个人信用基本依靠第三方进行证明,不论是过去的官府、票号、银行以及央行。第三方征信最大的不足,是基于片面的信息收集,无法全面客观的进行评估和给予评价,极易造成社会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但它却伴随人们生产生活几个世纪。
区块链,将成为智能时代通过大数据产生更低成本信用的终局解决方案。
区块链具备分布式、不可篡改、去中心化、激励机制、智能合约以及安全稳定性,通过区块链技术,让个人数据和数字资产确权。
正如麦克斯韦妖的理论证明了:一个去中心化分布式的麦克斯韦妖系统,才能最有效地保持系统的低熵,从而达到不断创造价值和财富的基本条件。而对私人资产的确权和保障,才能让消费者和投资人,成为一个正常的麦克斯韦妖,才能按照市场基础协议有充分选择的自由,才能充分保障市场不断繁荣和创造财富。
创意关系、信息、人情、声誉,这些都是经济活动中极为重要的资源,但是在传统的经济计量中,这些从来都不能进入计算范畴,也从来都不作为资产对待,当然更形不成相应的资本市场。
思想的变现是创新最大的动力。而区块链能够为互联网上的大数据确权,同时也为思想的确权、创意的确权、关系的确权,创设完美的技术前提。
数字资产第一次进入了人们的资产视野,就像那些大互联网公司市值那么高,绝不是说他们有多少原子资产,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用户大数据关联资源。
但是大互联网公司所进行的仍然是一种中心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并不能为每个用户的数据关系进行确权。
财富的分配源自于个人认知的程度,你永远无法赚取你认知以外的财富。网络中有个金句:凭运气赚回来的钱,一定会凭实力亏光!倘若你想获得财富,一定不要沉迷于“金钱”,希望你沉迷于个人认知的跃升、能力的跃升、能级的跃升。每个人的财富等级取决于为社会所创造价值的量级。
学会温暖和选择,能够让你活的足够好,学会认知与创造,能够让你活的更精彩。未来,个人所产生的各种行为、创意、财富、声誉等都将成为我们的数字资产,从而转化为社会信用,进而转换为财富的体现。
我们正在历经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参与一场文明的跃迁,期待每个人都能找到最佳的站位,用平凡的身躯创造非凡的人生战绩,收获幸福与智慧的人生旅途。
最后,将里尔克的《预感》分享给大家: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门依然关着,烟囱一片寂静
窗没有颤动,尘土静静躺着
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我挣脱自身
孑然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
责任编辑:
网址:数字时代的生存与财富分配法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380641
相关内容
家庭理财的数字法则 巧用数字理财方法理出幸福生活财富管理转型时代,如何才能“慧”运营?
财富管理新智能:AI个人理财助手的时代
数字时代,教育如何与时俱进
后疫情时代的财富管理 光大理财举行线上策略发布会
刘晓欣:数字经济时代的消费新趋势
清华MBA联合SAP开设《智慧财务——数字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课程
“数字管家”多领域适配,山东培育富有活力数字生态
以数字经济推动共同富裕
工行又推出2名数字员工,主打财富管理+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