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活秩序的整理术

发布时间:2024-12-07 06:06

日常生活艺术:收纳整理的艺术,让空间更有秩序。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日常生活艺术# #生活创意#

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快速阅读,同时进行摘抄、少许批注、简单实践。出于对秩序和条理的热爱,我一直都对“整理”相关的信息格外感兴趣,并多次付诸实践。在16年春天阅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后,生活环境出现很大改观,秩序的建立和维持都让我倍感愉悦。然而,工作、学习环境中的秩序仍有待挖掘。寻求更有条理、逻辑的工作思路,并创造更舒适的工作环境成为困惑我的难点。在图书馆以“整理”为关键词查找,发现了《整理的艺术4》《整理的艺术3》,在豆瓣上阅览书评时被安利《整理的艺术》,随即下载电子版阅读。
      对主要标题进行了摘抄,放至感想的后面。全书获益最多的部分是资料整理术、环境整理术和思维整理术,剩余章节对我目前的状况来说启发意义大于借鉴意义,而这三个章节值得借鉴、实操性强。本篇读书笔记整理过程中,部分复制了百度文库的某读书笔记PPT。
       混乱的环境、思路会使人丧失激情和创造力,通过整理来理清楚思路、建立秩序可是找到“脉络”,从而摆脱生活方方面面的混乱。消化本书的知识,阅读一遍远远不够。加强记忆 + 实际操作 是掌握本书方法的法宝,我在今后的日子会逐步实践,希望尽快阅读系列图书的后三本。

——————————————————————————————————————
以下为内容摘抄、少量批注
第一章 资料整理术 集中数据、分散浏览场所

          1.打印的纸质资料要毫不留情的丢弃
        过期的资料没有必要再耗费精力去保存,改变这种保存纸质资料习惯,要从改变思维方式开始,将“既然电脑中已保存有电子文件,再保存纸质资料就是一种浪费”这种认识实实在在地刻进自己的脑子。
        但也有一些纸质资料确实需要保存,需要参考电子文件判断纸质资料的去留。但应坚持“及时废弃打印的纸质资料”
2.用电子邮件共享、保存会议资料
有以下优点:①可以按时间顺序对邮件进行严格管理;②可以用发件人进行搜索;③参考邮件内容可以回忆起当时的状况,邮箱首推Gmail
3.文件按“项目名+文件名+制作日期”的格式来命名
统一日期的格式
文件中写人员的全名,更容易搜索
邮件编写规则:

 4.用扫描仪将纸质文件变为电子文件
扫描仪一定要有自动送纸功能,否则要靠人力把资料一张一张的放上去扫描。
5.扫描书籍,制作电子书架
实现书籍的电子化存储,准备裁纸机,然后扫描,在网上免费下载有效管理电子书的应用软件Adobe Digital Editions。
好处:可以进行全文搜索、方便复制书里的文本内容
6.用SugarSync实现“无障碍办公”
7.随身携带纸质资料,实现终极“无障碍办公”
通过将纸质资料扫描成电子版并同步,可以在办公室外的场所很方便的访问,实现游牧式工作模式
8.充实参考资料,随时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9.只要是文件就全部放入Magic Briefacase(略)
Magic Briefacase是由SugarSync自动生成的文件夹
10.在目的地或便利店打印必要的资料(略)
11.不关电脑电源,设为待机状态
12.用GoogleDocuments、Picasa与他人共享文件
GoogleDocuments可以实现组员之间的文件浏览和编辑,共享文件包括:
①大纲、会议记录
②出席者名单
③需要共享的参考资料
    对于照片等图像文件,我们可以用网上的图片储存工具来管理
13.用Eye-Fi自动上传图片
SD卡型工具Eye-Fi能通过无线网络,帮我们自动地将照片上传到网络相册和电脑文件夹中。只要连接电脑和卡,设定无线网络和数据的上传地址,用Eye-Fi代替SD卡插入照相机即可。打开相机的电源,图片就开始自动传送。
14.重要的网页可以截图
有一种工具叫Capture It,在浏览器中安装这个工具,截图和保存都很方便。
15.分类使用SD卡,传递数据更高效(略,目前不适用)
16.纸质资料装入透明文件夹,按时间顺序排列
可视性强,正在进行的项目,应该暂时保存纸质资料,方便办公。
17.用100日元的笔记本整理信息
所有笔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方便按照时间顺序来管理笔记内容。还可以在笔记本上粘贴一张大纲或飞快记下笔记的报事贴(记下日期)
18.集中数据、分散浏览场所
野口教授《“超级”整理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一个口袋原则”,即在一个资料集中的地方寻找,就必然能找到资料。这与上面所述的资料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集中管理,将浏览查找数据的场所分散到各个角落。

第二章 环境整理术 统一环境、简化环境

 19.将小物品装入透明文件袋
整理环境最重要的一个理念,是“减少杂乱感”。用透明文件袋整理小物品,如数据线、U盘、充电器等,根据工作类型不同准备其他文件袋。
20.准备好出差用品,自如应付紧急出差(略)
出差物品分类放,如洗漱用品一个小袋子,换洗衣服一个袋子,紧急出差时不容易忘东西。(环境、物品整理可以融合参考其他整理术)
21.充电全靠USB解决(适当参考)
22.实现一物多用(略)
23.为笔记本电脑准备三个电源适配器(略)
24.家里和办公室使用同样的键盘和鼠标(略)
目的是为了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
25.用Firefox的附加组件实现网页浏览器的个性化(略,chrome用的挺顺手)
26.用Xmarks瞬间复制电脑运行环境
在不同电脑之间统一浏览器的运行环境;统一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书签;浏览器记忆的密码信息
27.将办公桌的右半边办成激发创造力的空间(联想到整理的准则”左繁右简”)
办公桌按区域划分功能,人们回忆过去的事情时倾向于向左看,在构想未来的蓝图时,人们更倾向于向右看。因此,电话放在左边,周围摆放记笔记用的纸张、报事贴等工具。右边的空间则适合用于拟定未来和企划等工作。

 28.通过固定纸巾盒与笔筒的位置来保持桌面井然有序

 29.分隔抽屉,充分利用空间(具体操作,参考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30.将输入法语言栏放在电脑桌面顶端的中部
既不会阻碍操作,也可以不用低头就及时确认当前输入法的状态。
31.一机双屏,扩展工作领域
注意使用电脑支架来统一显示器高度,以便能正常的浏览左右显示器。
32.将办公桌面和电脑桌面都清理干净后再回家
下班后把桌子上的文件全部收好之后轻轻松松地回家(深有体会,也一直坚持这样做,包括宿舍的桌面,及时物归原位是保持整洁的有效方法。同时,第二天上班看到整洁的桌面,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33.统一、简化工作环境
统一环境的意愿会促使人们找出规则,开始重新审视目前为止无意间创造出来的工作环境。对个人来说,通过意志改变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通过改变环境、改变规则来变革自己则会轻松不少。

第三章 信息整理术 管理时间轴与空间轴
34.扔掉书本,提高信息吸收能力
整理信息意味着果断的扔掉垃圾信息。“读罢即扔”,书架开始新陈代谢,旧书被淘汰,伸手触及的必然是新书。
35.写书评博客,制作数据库
           以扔书为前提,给自己制造压力,强迫自己认真阅读书中的重要部分,做好笔记。(很欣慰,自己一直做到了,需要强化的是电子版书评、读书笔记的统一管理)
36.加原创注释,将书籍编程信息数据库
在pdf版的书里随意添加原创注释,读书笔记兼具搜索功能。
37.制作杂志文章数据库(略)
38.看报纸只记数字和关键词(略)
报纸的价值所在即为信息的权威性
用Technorati 和 “Hatena 书签”搜集连上司都不知道的信息
39.用RSS阅读器自动收集信息(近期尝试)
40.缩印插图,制作专属于自己的词典
插图是一种高浓度信息媒介,能将许多难以言表的复杂信息用视觉方式瞬间传递给读者。插图就是用视觉信号来压缩信息,可以将插图缩印后贴进笔记本。
41.将图书目录贴到笔记本上,制作图书数据库(略)
需要回忆书籍内容时,可以翻看笔记本上缩印粘贴的图书目录
42.用手机邮件和Evernote记电子笔记——短期记忆辅助工具
43.在Twitter上写生活日志
记录生活的一点一滴,有时也能从别人的记录中找到灵感。(引申为微信、微博、qq、备忘录、日记等)
44.增加GPS定位功能,手机整理信息(略)
方位信息搜索也是信息搜索的一个重要方法。(联想到iphone手机自动记录拍照地点、日期,很方便回忆。)
46.充分使用便签来整理信息
           Picasa图片共享软件可以通过面部识别来自动整理照片(QQ相册好像也有?)给文件添加标签,实现灵活的信息管理。
47.用1.5倍的放映速度看电视
信息浓度提高;看快放的节目比用正常速度观看更能集中精力,专注于吸收节目的信息。
48.用会议记录Extreme Meeting,提高会议效率(应该还有其他的)
头脑风暴(奥斯本发明的集体思考法,一般有4-6个人)
49.群发邮件,使项目信息冗余化
为了安全起见而备份多分文件的做法,就叫冗余化。(长知识了!)
50.按金字塔原理写邮件
邮件尽量短小简洁,并准确传达信息,这就是金字塔原理。为写邮件制定以下规则:
1)20字左右换一次行,最长不超过30个字。
2)段落之间空一行,明确区分各个段落
需要罗列几项重要内容时(比如日期、地点等),应将这些内容总结为比较醒目的条目,以减轻读者的负担。
51.管理时间轴与空间轴(类似于总结段落,略过)

 第四章 生活整理术
将生活常规化,再制造一些惊喜(复制其他读书笔记,此章节跳过)
•消耗品可以网购,保留所有的购买记录。
•购买同种商品,免去挑选的烦恼,越用越顺手,且存放可以标准化。
•消耗品可以囤积一些。
•利用便利店(或速递易)代收快递。可以在公司收取网购的书籍,让周围的人觉得你是个爱读书的人,从而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
•利用“我还有工作没有做完”的借口,成功逃脱聚会。
•按穿着顺序整理衣服,消除早晨的烦恼。将穿衣模式化,才能将这个模式变得更加讲究和简约。
•建立饮食模式,进行营养管理。
•打扫卫生,重振精神,提高专注力。可以利用喷雾器、湿巾、滚胶机等工具。
•创造家和公司以外的第三场所,咖啡吧、酒店大堂、酒店、旅馆都可以,扩大自己的掌控范围。
•先将生活常规化,再加入一些惊喜作为生活的调味料,不失为一个整理生活的好办法。

   第五章 思维整理术 分割信息与整合信息

 •将“不懂”的信息直接装入大脑,在无意识中进行整理。
并非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即使有答案,百分之百正确的答案也屈指可数。
“拙思似眠”很多人看似在思考,实际上大脑却丝毫没有开动。

  “不懂”的信息装入大脑,大脑可以在无意识中自动整理、重组信息。
64.睡前输入,睡时工作(待验证)

            睡前将信息输入大脑
65.输出信息时,尽量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用ToDo列表,最好不要同时输出多条信息;用ToDo列表中选出并马上执行需要立刻处理的事项。
66.提高创造力的ToDo列表制作方法
但要提高创造力的话,ToDo列表就会变成使你暂时“忘记”其他要做的事情、专注于一项工作的工具。
列出今天一定要做的事,安排好工作的先后顺序
67.统筹管理ToDo列表和邮件(略)
68.在散步中整理思维
散步时大脑会分泌化学物质,使我们冷静下来,从而比较容易整理思绪。
越是走进死胡同,越应该放松下来放宽思绪,这样更有机会发现新的解决办法。
69.用香精、干花等治愈系物品转换思维模式
治愈系物品一般要摆放在容易让人心神不宁的地方。
颜色搭配很重要:黄色提高专注力,绿色使人心平气和,橘黄色给人温馨感。
改变环境产生的外来刺激很重要
70.换一支笔,换一种思维
71.用图解整理思维的技巧(不太理解,貌似用不上)
72.用空格强行拓宽思路
曼陀罗思考法

 73.用思维导图将信息网络化:
① 将想法分成各式各样的信息块,整理出尽可能多的信息
② 将整理出的信息分组,相互联系起来(信息网络化)
③ 调整各组信息数量

 74.用近义词拓宽思路
75.给群组命名,提高一个层面来整理信息
      ① 经营者的角度
 ② 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
③ 员工的角度

 76.分割信息与整合信息
•“不懂”的状态下直接将信息装入大脑,酝酿点子
•ToDo管理,将乱七八糟的任务分割开来,集中精力想出点子
•图解:在输出过程中分割信息再重新整合信息

  第六章 人脉整理术
链接人脉与链接的快捷方式

 77.扔掉沉睡一年的名片
整理名片能让你随时提高警惕,内衣裤保持人脉的新鲜度。
78.交换得来的名片要立刻写上交换日期(使用日期章)
79.收到的名片要立刻扫描,以方便阅览
80.将名片读取软件的那个名片检索系统用
81.给见过面的人发送个性化的电子期刊(暂无用处,略)
82.在突然想起时邮寄手写信件(略,但我倒是一直有给yc写信的习惯,计划一直坚持,并改为手写;未来人生中重要的人,都使用此方式)
83.为结识知名人士举办演讲会(略)
84.用spysee掌握他人的人脉(略)
要义: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归纳总结出与,目标人物有关联和有联系的人。
85.制作富有个性的个人名片(略)
86.宣布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回避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自制个人名片时,职衔的方向性越是明确,就越能帮你回避不愿意做的事情,也可以避免与不投缘的人接触。
进一步说,所谓整理工作和整理人脉,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向外发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信息。针对这一点,下一个绝招非常有效。
87.给活动定主题,借此制造新闻(略,暂不适用)
88.当中间人,向别人介绍朋友
人脉会集中到掌握很多人脉的人身上,越是毫不吝惜地将自己的人脉与他人共享的人,其人脉越会不断扩展。
89.链接人脉与链接的快捷方式(略)
90.用POKEN交换电子名片(略)

网址:建立生活秩序的整理术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02708

相关内容

正版家庭收纳技巧书籍生活风的整理收纳术生活空间合理使用简单易懂的整理入门生活居家小窍门衣橱整理秘籍职业整理师建立生活秩序
整理必读丨让生活更有秩序
秩序 变化=美
隐于秩序之美,打造厨居空间的艺术
家庭的秩序
让生活和工作都有秩序的六个方法
“余物新秩序”让垃圾变身艺术品
交通秩序管理
掌握自我管理技巧,让生活更有秩序
高效管理清洁工方案,构建清洁服务新秩序的实践指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