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现实与碰撞!透过案例,看见孩子对尊重的需要!

发布时间:2024-11-12 00:29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不能缺失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尊重,便没有教育,更谈不上科学的教育。本刊编辑部邀请相关专家对“尊重的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探讨家长和教师如何以尊重为基石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图片

《教育家》:关于家长(或教师)对孩子的尊重,据您的观察,目前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关键词:缺乏意识 基本需求 以爱的名义

孙云晓:今天的父母越来越意识到应当尊重孩子,也尽可能尊重孩子的需求,但实际上离真正的尊重差距还很大。《家庭教育促进法》有五处提到“尊重”,如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个性差异,而许多父母恰恰在这方面问题突出。例如,忽视孩子的潜能特点,一律要求高分数高名次,以及盲目攀比与竞争等。这种功利化的误导已经成为孩子发展的重大障碍。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父母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提出适当的目标与要求,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这才是尊重的教育。

陈默:经常有人问,当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哪里。我的回答就是:教育者缺乏尊重孩子的意识,也没有尊重孩子的行为。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人的需求分别为:生理需要(食物和衣服)、安全需要(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前三种基本已得到满足,那么尊重需要就成了他们需求的起点。一面是教育者缺乏这种意识和行为,一面是受教育者的基本需求,这便形成了教育上的一大冲突。

教育的碰撞、教育的现实,让我们看见了孩子对尊重的需要,有的孩子甚至因不被尊重而跳楼自杀。比如湖北武汉那个因玩扑克被请了家长的14岁男孩,其母亲在楼道处呵斥并打了他耳光,男孩在母亲离开后,默立了一会儿,转身爬上栏杆一跃而下。面对这样的事件,常有人说“现在的孩子心理太脆弱了”,其实这并非孩子心理脆弱的问题。家长、老师打骂孩子,在以前或许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是因为以前的孩子需求层次还没有达到心理需求的高度,但对现在的孩子而言则大不一样。

综观当下,最可怕的是大多数家长和教师对待一个生命体没有尊重却不自知。我一直做教师培训的工作,拿教师拖堂这件事来说,很少有人会跟学生打招呼,而是直接延时,根本意识不到所面对的学生也有被尊重的需求。家庭里面同样如此。比如很多学生高考报志愿时,家长早早给孩子做了决断,这种现象已司空见惯。这就是剥夺了对孩子的尊重,因为一个生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自由意志的选择,如果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不明白对于孩子自己的权力边界在哪里,何谈尊重?

教育如何体现对人的尊重、如何唤起教育者对尊重的意识和理念,这根本上是哲学思想的问题,需要教育界连同社会学界、哲学界开展讨论,让大家先看见这个问题,然后可以进一步做对比,看看可以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再引发教育管理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最后自上而下地建立共识。

王占郡: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控制孩子也是一种本能。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往往大于对孩子的爱,这可能会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从精神分析的原理上来说,如果父母自身在原生家庭得不到足够尊重,走上“内卷”严重的社会后,他们内心积蓄的委屈和愤怒,就需要找到发泄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往往就是他们的孩子。如果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不能有效保护孩子的独立意志,不能有效约束父母的权力,那么对于多数家庭而言,以爱的名义对孩子的伤害几乎不可避免。

不尊重孩子的情形,可以说是中国家庭非常普遍的现象。例如最近找我咨询的一个留学生家庭,从小学开始,妈妈对孩子学习、玩耍、休息的时间安排得十分严格,孩子的任务就是在妈妈安排好的赛道上拼命奔跑,努力达到妈妈要求的目标。选择中学时,孩子想读外国语学校,准备留学,可是妈妈坚持让他去重点中学,参加国内高考。可进入重点中学后,孩子刚刚适应,妈妈又后悔了,不顾儿子反对,又将其转学到了外国语学校。虽然这符合孩子当初的愿望,但是妈妈没有尊重孩子的意见,还给孩子带来了很多麻烦。后来孩子考上了美国一所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妈妈很满意,而孩子早已疲惫不堪,自主意志一直被忽视,失去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利。大学期间,妈妈逼着儿子选一些难度大的课程,结果好几门课挂科。而且妈妈对孩子各个方面都不放心,要求他每周必须打一次电话。学习的压力、妈妈的控制,让孩子喘不过气来,他终于启动了自我保护机制——拒绝回复父母的信息、接听父母的电话。

咨询中,我问这位妈妈:“你是什么学历?”她说:“我是专科学历,中学时没有努力耽误了,我两个姐姐都是研究生,现在大学教书。我要让孩子吸取我的教训,不能让孩子像我一样。”可见,在这个家庭中,孩子背负了妈妈的遗憾,在一定程度上,妈妈是为了实现当初的理想,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生命不能为自己而活,或许是最悲催的事情了。

关承华: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我观察和研究教育最大的一个着力点。现在,教师不尊重孩子、伤害孩子自尊的现象很多,但更可怕的是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北京朝阳区某小学教师谩骂学生的事件,两位教师不仅在语言上侮辱这个小女孩,还鼓动全班学生一起声讨。我们在这里不讨论具体事件,值得深思的是,这两位教师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将自己录的这段视频发到了家长群里,似乎认为自己的做法非常正确,没想到会被家长曝光。这件事发生后,网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的说“老师脾气不好、性格不好,但还是负责任的”。那我就提出问题了——这是对谁负责?是对校长负责,是对她自己的荣誉负责,还是对教育对象负责?

学生的心理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可是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举个例子,一个二年级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发现带的一壶水没怎么喝。家长并没有就此说什么,只是给老师发了条微信:“老师,春天干燥,麻烦您提醒孩子们多喝水。”想不到,这位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把这个孩子拽到讲台前,打通孩子家长的电话:“说,我让没让你们喝水?”这个孩子边哭边说:“让我们喝了。”接着又问全班同学:“你们回答,我有没有提醒你们喝水?”学生们一起喊:“提醒了。”可以想象,当时这个孩子的自尊被伤得多厉害,可是这位老师却不以为然,后续又指定几个同学监督这个孩子,每节课下了课就让他“喝水,喝水”。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不是善意的提醒,而是执行老师的命令,是在起哄。这件事情之后,孩子心里始终有阴影,不敢让家长找老师反映任何问题。

另外,我特别反对以爱的名义、以负责任为借口,实施一些我行我素的、伤害孩子自尊的行为,那样的人根本不配当老师。

我曾经管过一件闲事,在一所小学门口,每天放学,有位老师把学生带出来解散以后,一定要留下一个当天犯错的学生,家长在旁边等着接孩子,肯定也会跟过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校门口,老师怒不可遏地训斥着某个孩子,孩子垂着小手、低头听着,不敢有任何反应。我特别观察了几次,如果来接孩子的是位妈妈,就会配合老师一起数落孩子。如果是位爸爸,往往是一声不吭地听着,脸上时而愤怒时而尴尬。每当这时,不只是老师、家长、孩子三个人的活动,这个孩子的同学们也会跟着起哄,你一句我一句地帮腔。有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时我说了句话:“同学们、家长们,咱们都散一散,给孩子留点自尊,给家长留点面子。”虽然我没有直接对那位老师说什么,但估计她也感觉到了我的意思。在校门口实施这种训斥行为,不仅伤了孩子的自尊,甚至伤了家长的自尊,可是老师不以为然,还认为自己特别负责任。

我在给老师们讲课的时候经常用到这个案例,特别想提醒老师们,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定要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图片

《教育家》:尊重孩子不是一个口号,而要切切实实去落实。您认为家长(或教师)该如何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请以案例方式来谈谈。

关键词:独立的生命个体 边界感 释放空间

孙云晓:尊重未成年人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一个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和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是法律原则。这四种权利可以视为尊重孩子的基本内容,也可以简而言之为“儿童友好”。我的小外孙八九个月喜欢爬,10个月后喜欢走,现在14个月,走得很快。我常常想抱他却总是被拒绝,于是我明白了,强行抱孩子就是不尊重孩子,甚至是剥夺了他成长的机会。再比如许多孩子四五岁了,大人还喂饭,这也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吃饭的成长机会,实际上婴儿一岁后基本都可以自己吃饭。

再举个例子,北京一个女生2021年高考成绩优异,可以进北大、清华,却选择了公安大学涉外警务专业。她母亲告诉我虽然自己很纠结,却还是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这种明智的态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陈默: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每个方面而不是某些方面,这一理念适用于所有的教育过程。不过,可以找一些突破口,比如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在自己的事情上有发言权。当然,有时孩子做出的决定未必正确,家长可以跟孩子讨论,把你的意见给他,而不是直接替他做决定。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生完孩子后成了全职妈妈,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她的儿子。这个男孩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妈妈来安排,而且他也逐渐习惯于跟妈妈相处的模式。小时候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男孩出现了心理问题。已是高中生的他感觉不到周围环境在允许他长大,感觉不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而且觉得自己没有了选择的能力,什么事情一定是妈妈来选择他才放心,但他又会想“自己的人生由妈妈来安排,自己不是永远长不大吗”。这个男孩变得非常纠结和挣扎,患上了抑郁症。究其根本,这位妈妈从没有把男孩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这就是最大的不尊重。所以我选择先去“治疗”他的妈妈,让她出去工作,别再把儿子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在一段时间内他们的生活非常糟糕,男孩一天几个电话把妈妈叫回家,因为他已经习惯于做精神上的“奴隶”,没有办法勇敢地长大。我叮嘱这位妈妈一定要坚持,让孩子知道自己该独立起来,该做选择的时候鼓励他自己来。慢慢地,男孩学会了选择,感觉到自己渐渐走向了独立,可以融入同龄孩子当中去,不再胆怯、恐惧,因为他和同龄孩子一样拥有了长大的能力。

对孩子是否尊重,跟家长的素质、所经历的教育环境以及个人的哲学思考具有一定相关性,比如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对孩子相对更加尊重,在尊重中长大的家长往往也会尊重自己的孩子。我们呼吁教育要体现对生命和人性的尊重,在这点上,大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

王占郡:家长是否尊重孩子,与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家庭文化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家长思维的底层逻辑,不仅决定了家长是否尊重孩子,也决定了家长是否懂得什么是尊重。

底层逻辑要更新。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孩子的情感需要越来越突出。但传统的家庭文化并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这自然会造成亲子冲突。《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些文化传统也许在以前是天经地义的,但是今天的父母如果还坚守这些东西,显然不能得到孩子们的信服。

家长自己要过得好。如果家长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一塌糊涂,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身心状态爱孩子,甚至可能会折腾孩子,让孩子背负父母的遗憾,也就谈不上尊重。咨询中我遇到一位家长,当我们谈到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时,这位家长委屈地说:“我从小就是被父母打骂长大的,我还有满肚子怨气没地方发泄呢,现在的孩子骂不得打不得,这还不把我活活憋死!”只有家长自己成长了、开心了,才能腾出心理空间来容纳孩子的情绪,才能去尊重孩子的感受。

家庭要有边界感。什么是边界感呢?例如,一位妈妈经常不经过女儿的同意,也不打招呼,就去女儿的宿舍整理柜子、拆洗床单。女儿表示抗议后,妈妈却置若罔闻。这就是没有边界感的体现。家庭成员之间拥有边界感,才能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各就各位,避免越位,按需补位,及时归位。家长有边界感,不仅是对孩子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清晰的边界意识,会时刻提醒家长“谁的事情谁负责,过于主动的帮助就是控制”。如果我们爱孩子,就要把与孩子有关的选择权还给孩子,培养他们自己做主的能力和意识,给我们所爱的人以自由。

以孩子成长为中心。尊重生命,就要去满足成长的需要。在孩子自幼萌生的主张没有被扭曲的情况下,孩子本能的需要往往都是对其发展有利的。所以,家长需要听见孩子的呼唤,了解孩子的需求。就满足孩子成长需求而言,孩子应是“主人”,家长则是“后勤”和“顾问”,提供孩子所需的教育资源、学习资源、赏识肯定、优质陪伴等,而不是当“管家”。例如,一个初一女孩在换学校后,不能适应,情绪低落,放学后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也不和家人说话。她的父母能够理解,孩子遇到困难了,需要时间慢慢调整,退缩是这个特殊阶段孩子成长的需要,是一种自我保护。所以父母并没有焦虑,而是放任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躺平”一阵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走出来。还偶尔组织女儿的同学来家里聚会,帮助女儿熟悉新同学,建立新圈子。半年多时间,孩子慢慢有了活力,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减少规矩释放空间。家长应该审视一下家庭的规矩,砸掉一些不必要的、过时的、僵化的家庭规矩,给家庭成员解放出更多的空间,为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尊重创造更多条件。

关承华:我在解释“老师”这个概念的时候常说,老师是个尊称,是个身份,既然选择了当老师,就要遵守师德,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师德的底线就是对孩子的尊重,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孩子也是人,需要尊重。做到这一点,你的行为、言语,才会受这一思想意识的支配,就可以做到尊重孩子。有这种意识之后,再去提高尊重孩子的能力,就会相对简单。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总是习惯以“稍息”的姿势站立,腿还不停地抖。我知道,这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我防御,就像小刺猬一样。因为他小学六年里总是被老师批评,进初中后他就防着老师,你说什么他都刺你一下,你越说,他越来劲,所有科任老师都拿他没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思考,怎么来“刺激”一下他。于是我“备好课”,把他叫到一个没人的教室里,拉他坐得离我很近,悄悄地说:“老师问你个私人问题哈,你告诉关老师,我不会让别人知道。你是不是得过小儿麻痹症?”“没有啊。”孩子一听急了。我接着说:“你知道吗?同学们都在背后议论,说你可能得过这个病,说你的两条腿不一样长、不一样粗。”

孩子立刻拉起裤腿:“老师你看,我的腿是一样长的。”我说:“你立正站好我比一比。”他赶紧立正站好。“哦,你会立正啊。同学们都这么说,我还真以为你有残疾呢,如果真的有残疾,那我就得要求老师们在各个方面都要照顾你了。”“没有,我不是。”我说:“那太好了,今天就咱俩,我知道了你没有残疾。你呀,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我不要求你一下子改过来,我给你个过程,你看见关老师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立正站好行不行?”此后,他一看见我就立正,因为我是他的班主任,每天总能看见,慢慢地,这个孩子就改过来了,其他老师都感到特别惊讶。

教师要尊重学生,当学生意识到你尊重他的时候,就会对你心服口服,就会听你的、接受你,哪怕是你的批评。

图片

《教育家》:家长(或教师)应如何把握尊重的分寸,比如与溺爱、纪律性的平衡等。

关键词:有原则 独立思考 教育的底线

孙云晓:真正的尊重是一种理性的爱,也是有原则和有界限的爱。尊重不是溺爱,也不是放纵,而是以真正有利于儿童成长为原则的教育。在孩子迷茫甚至是误入歧途时大喝一声,敢于对孩子说“不”,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尊重,更是监护人的神圣责任。

举个例子来说,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一女生在家里提议养猫,妈妈怕猫却采用三次家庭会议方式讨论女儿的提议,并与女儿一起了解养什么猫和怎么养及责任分工。当女儿听说自己也要当铲屎官、承担给猫洗澡等任务,非常意外,原来养猫不只是撸猫那么简单,但她认真考虑后还是接受了分工及责任。这位妈妈的做法就是以尊重的态度唤起女儿的责任心,这种尊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陈默: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Diane Baumrind)基于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教养方式理论。根据父母在“温暖”和“控制”两个维度上的高低水平不同,可以划分出四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权威型(高温暖、高控制)、专制型(低温暖、高控制)、放纵型(高温暖、低控制)、忽视型(低温暖、低控制)四种。

权威型的家长尊重孩子的个人意愿,关心孩子的成长,对孩子有要求、有控制,他们会设置清晰的规则并且持续性地强化规则,会跟孩子解释规则背后的意义,同时也积极听取孩子的想法并做出正面回应。在孩子心里,这类家长往往是可敬可爱的,从小受尊重长大的孩子,他的人生欲求会很高,这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专制型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度很高、接受度很低,他们会强加很多的规矩,家长和孩子之间缺少畅通的交流途径。在孩子心里,这类家长的形象往往是可敬可畏。这种家庭走出的孩子多半谨小慎微,缺乏创造性。放纵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充满关心和积极的肯定,但是缺乏控制,对孩子不提任何要求,让其自由随意发展,对孩子违反要求的行为也是采取无限度容忍和接受的态度,认为自己的孩子哪里都好,很少发怒或训斥孩子。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往往很无能。忽视型家长很少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他们好像并不是很关心孩子,抑或是家长被自己的问题已经搞得晕头转向了,没有精力给孩子关爱和引导。在孩子心里,父母和自己仿佛永远隔着一堵墙,难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凝聚力。

权威型家长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是民主的、平等的,会跟孩子进行协商。比如给孩子零花钱的同时给他一个账本。关于零花钱的使用可以跟孩子进行约定:家长不支持买的东西或是不想让家长知道的东西,需要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购买商品后要记账,标明品名、数量、价格等;如果零花钱有结余可以存放到家长这里,家长会支付一定的利息,等等。这一过程既尊重了孩子又建立了规则。

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人,必须思考未来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特质。时代在变,人工智能日益普及,未来的世界需要创造性人才。那么,一个人的创造性需要建立在什么样的人格基础之上?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成长训练,怎么可能具有创造力?正确的逻辑是:给予孩子尊重,他才能够独立,独立了才有独立思考的可能,能独立思考了才有创造的可能。

王占郡:尊重孩子不是溺爱孩子,尊重孩子和用纪律去要求孩子也并不矛盾。尊重,本质上是看见、是关怀、是满足、是放手。尊重是相互的、平等的,单向的尊重不是尊重,是讨好,是纵容,是不平等。应当让孩子明白,享受父母的尊重,也要尊重父母。

纪律性是每个家庭成员获得尊重和自由的条件。家长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欣赏自己喜欢的歌曲,这并不表明孩子可以把音量开得很大,影响父母看书或休息。你听音乐是你的自由,我看书是我的自由,但你的自由不能影响我的自由,这就是互相尊重。当孩子要求不合理时、当孩子的行为违反了约定或者越过了家庭既定红线时,家长平静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要求,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不尊重孩子和不爱孩子。

尊重是一种权利意识,而权利意识需要通过人性的觉醒来体会。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也许会更明白。比如家里来了客人,父母要求孩子向客人问好,孩子不愿意或不好意思说,父母坚持要求孩子必须问好。这就忽视了孩子可以拒绝的权利,没有做到尊重孩子。再如,做作业是孩子的义务,但先写语文还是先写数学,这是孩子的权利。孩子每天被允许玩一会儿手机,先写作业还是先玩手机,也是孩子的权利。

尊重和权利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多家长的眼中,小孩子根本就没有什么权利可谈。“你吃我的、喝我的,就得听我的,等长大能自食其力了,再来跟我谈权利。”这是现在很多家长仍然持有的逻辑。

家长制定规矩时,也要把一些自主权留给孩子,这也是对孩子的尊重。当然,每个家庭中孩子的具体权利是不一样的,规矩越多权利就越少。在我的家庭,只要不沉迷,在被允许的情况下,孩子可以有尊严地玩游戏。我发现,在安全积极的家庭环境中,孩子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的时间,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会激发自我管理的动力。

家长把握分寸是一门艺术,没有标准答案。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果处理得好,给孩子更多的空间,会更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和自主意识的发展,孩子生命的潜能也容易得到更好的发挥。当然,这需要家长持续不断地觉察、思考、改变。

关承华:教师尊重学生不存在分寸的问题,而是底线。反省自己,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冲动的做法,到现在都很后悔。20世纪80年代,我刚当老师没几年,班里有个学生叫李月宝,爸妈都是普通工人,家里有五个儿子,生活条件不好。有一天,他上学迟到了,我就在教室门口等着,他来了以后,我非常和蔼地问他:“是不是起晚了,还没吃饭吧?”他“嗯”了一声。我从钱包里拿出二两粮票两毛钱让他先去吃饭,吃饱了再从第二节开始好好上课。他答应后就跑去吃饭了,吃完回来上了第二节课。第三节是体育,我到操场去看看学生们上体育课的状态,没想到李月宝又旷课了。我当时确实没忍住,把他找回来以后,(没有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扇了他一巴掌说:“我二两粮票两毛钱就顶一节课呀,这样我供得起你吗?”然后就给他家长打电话:“我今天打你们儿子了……”还挺理直气壮的。现在,我特别想给李月宝道个歉。如果当时再多懂点心理学,我不会这样做,而应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希望现在的年轻老师吸取我的这个教训。

今天的教育和传统的教育,不能截然分开,但一些糟粕再传承下去是绝对不行的。我特别想提醒教师们,务必要加强尊重学生的意识,提高尊重学生的能力,爱心、师德、法律三者缺一不可。现在我们强调爱学生,但是怎么爱、什么是真正的爱?我认为,师爱里有母(父)爱的成分,但更多的是责任。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智慧的爱去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成长的路,而不是在压制和打击下,让孩子的心越来越灰暗。我们也非常强调师德,但我真的觉得很多教师并不知道何为师德。在我看来,师德最基本的底线就是对人的尊重,教师们应该多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这是最关键的。另外,教师要认真研习法律。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生效实施,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我认为,学校和教委应该带领教师们好好学习这个法律,认真领会其中的细节。还有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学校和教师可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哪些不当教育行为被明确禁止,都规定得非常细致,需要教师认真学习,用法律去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 END —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2年3月刊第2期,原标题《尊重孩子,唤醒意识比提高能力更重要》

策划 | 本刊编辑部

作者 | 李香玉 黄硕

设计 | 朱强

统筹 | 周彩丽

图片

视频推荐

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教育家》发起的第二届“寻找大国良师”公益活动。活动分为三部曲:

1.征集“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

2.出版《大国良师的样子》丛书

3.推选“大国良师”

活动截止至2022年底。依据评选标准及参与要求,推选出10位“2022大国良师”,授予“大国良师”称号,每位“大国良师”将获得主办方提供的成长奖励基金10万元(税前)。

2021年11月—2022年6月,开展“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

征集要求:参与活动的教师,撰文讲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成长故事。以第一人称撰文,体裁为叙事散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要求故事真实感人。文章择优刊发《教育家》杂志、《教育家》杂志新媒体、学习强国等平台。

参与方式:在“光明教育家”App“寻找大国良师”专题页面提交申报表及教师自述的“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申报表及“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需同步提交)。如仅参与“大国良师的成长故事”征集活动(不参与“寻找大国良师”活动),将文章发送至邮箱xzdgls_jyj@163.com,文章中注明学校、姓名、联系方式。

网址:教育的现实与碰撞!透过案例,看见孩子对尊重的需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1258

相关内容

对孩子教育的建议和意见
「蒙台梭利」日常生活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一生?北大家长透露育儿秘诀:只需记住这3点!
教育部精选的32个育儿案例,值得每个人读!
对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好的建议(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怎样教育孩子】教育孩子的方法
别再抱怨孩子难教,试试这6种教育小“套路”,轻松应对教育难题
如何教育孩子的建议
对孩子教育方面的建议
家长教育孩子好方法与技巧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