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小秘书邀请。也谢谢你的提问。你的提问是一个艺术与未来问题。
艺术终结论的缘起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1817年在海德堡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艺术已经走向终结”的论点。
黑格尔认为,艺术经历了象征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三个类型化,历史阶段性的发展过程,目前已经走向终结,被管你替代。
伟大的黑格尔,站在历史宏观的思维世界,不能不说,他的论断具有伟大的历史性的高瞻远瞩。
他肯定了历史的进步是不可逾越的,也是不会倒流的,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是,黑格尔也混淆了他提出的“艺术类型”并行和混合的事实。
比如,黑格尔生活的时代和他去世以后,艺术并没有完全浪漫主义,也不是完全古典主义,也不是完全象征主义。
就是我们现代,艺术仍然也象征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不同风格的创作。
但是,主流的导向确实发生重大的变化,那就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
黑格尔提出“艺术终结”论,并不是瞎想象出来的
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确实挤压了艺术生存的空间,这也是事实。
黑格尔所谓的艺术被观念替代,说的就是艺术想象将化为现实,艺术不再神秘而“观念”将成为“艺术”。
例如,黑格尔同时代的伟大文学家歌德在他的文学巨著《浮士德》中,想象了一个化学家瓦格纳在实验室创造了一个人。
这就是浪漫主义艺术。但是,今天,我们确实用事实的“观念”,研究可以“创造”人,这已经不是浪漫主义艺术,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了。
再比如说,中国明代小说《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能驾“筋斗云”,想怎么飞,就怎么飞。现在也不是“浪漫主义文学”了,而是事实了。
但是,现代影视艺术大片,照样还会上演科幻故事,这种故事,应该也属于浪漫主义艺术的。
两种不同的艺术终结回应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重新提出了“艺术终结”论。他说,哲学已经成为艺术世界的一部分,艺术没有什么意义了。
与丹托的论点不谋而合,1991—1997年,再法国也持续地讨论了艺术危机问题,对艺术的未来做出了悲观的结论。这些学者认为,当代艺术毫无内容,枯燥乏味,根本不够艺术的起码标准,纯粹是资本市场炒作的一件“皇帝的新衣”,是一场骗局罢了。
而中国一些学者也受到这些影响,抛出了“中国画没有未来”论。
艺术到底是不是死亡了?在丹托延续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同时,有一个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复。这就是英国人迈克-费瑟斯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什么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一句话,就是现代工业化也需要艺术。没有艺术是生活,不叫生活,生活应该是一种艺术。这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原理。
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教授迈克-费瑟斯通在1984年的一场演讲中,他的演讲题目就是《日常生活审美化》。
正如他的演讲题目,他的演讲主旨是:日常生活审美正在消弭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
我们已经生活在处处有艺术,处处是艺术生活的时代,艺术是生活,生活也是艺术的。
这就是说现代科学,把生活转换成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费瑟斯通认为生活审美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艺术和审美进入日常生活,被日常生活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特别是批量生产中的产品以及环境被审美化了。
例如,现代工业设计,已经是艺术的媒介了。
没有现代设计的工业产品,简直不可想象如何面对市场竞争。
艺术终结和日常生活审美有什么区别
还是有区别,黑格尔是从人类历史的横向发展来研究艺术的发展和未来。事实上,艺术确实有发展的不同。
例如,今天的西方画家大多数人还是画印象派这一路,很少画古典主义绘画了。
中国呢?也是大多数人也是画写意画,很少画工笔画。
而一些戏剧,歌剧,也被现代影视替代了,这也足以说明每一个时代的艺术,都是以时代的“观念”我基础的。
不过这也不是绝对的。
日常生活审美化,也是文化和产业共同普及的结果。
比如,以前欣赏唐诗的人很少,现在,我们的教育非常普及,唐诗研究进入我们寻常百姓家了,包括《诗经》我们都可以欣赏。
不但可以阅读文字的唐诗宋词,还可以欣赏到影视作品的情景再现。
这也是艺术日常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体现。
总之,艺术不会消亡,生活需要艺术。艺术永远是生活的伴侣,与我们一起创造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