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经济 类型
7.4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71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内容简介
本书用平实活泼的语言,阐释了股市投资的深刻道理,笔触轻松愉快,文风洒脱幽默。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案例,夹叙夹议股市投资的大道理,化繁为简,通俗易懂,为普通投资者上了十二堂股市投资的必修课。 普通投资者应该持有怎样的投资心态? 普通投资者应该采用怎样的投资方法? 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为股票估值? 普通投资者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 这些基础但又重要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目录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第一章 一个家庭的兴盛:投资与投资者的战略 1 困难与进步 2 父亲的战略 3 投资的战略 4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股市 5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投资 6 如何正确认识和看待自己 7 投资者的战略 第二章 我曾经的财务窘境分析:理财投资要趁早 1 单身贵族与财务窘境 2 我为什么陷入了财务困境 3 我的理财投资之路及其经验教训 4 理财投资的步骤及原则 第三章 一条船的投资学分析:投资的第一要义是安全 1 关于一条船的分析 2 安全投资的四个特征 3 投资安全观 4 操作层面的投资安全 5 仓位管理的三套解决方案 6 关于杠杆的认识和思考 7 投资与投机的相互转化 第四章 寻找好企业:学会让钱生钱 1 姜家鸡汤 2 好企业的标准 3 好企业最重要的标准:稳定盈利 4 怎样寻找好企业 5 拥抱好企业 第五章 病房里的财富故事:简单实用与持之以恒 1 病房里的故事 2 简单的赚钱方法 3 一种简单均衡的股市投资方法 第六章 理发师的烦恼:能力圈与护城河的秘密 1 一位优秀的理发师 2 理发师的烦恼 3 理发师的成功与失败 4 能力圈与护城河 5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投资 第七章 司机开店:投资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1 开店分析 2 开店经过 3 开店的启示 4 估值 5 定位 6 标尺 第八章 骗人的印象:投资需要理性的计算 1 一次半途而废的买房经历 2 刻板印象 3 失衡形态 4 失衡与牛熊的联系与区别 5 寻找失衡 6 两个关于失衡的话题 7 成功投资不能缺少理性的计算 第九章 两个朋友的投资故事:穿越牛熊的秘密 1 两个朋友的入市经历 2 收益的秘密 3 三个认识错误 4 不买也是投资 第十章 楼顶菜园:风物长宜放眼量 1 一次分房的经历 2 楼顶菜园的空间扩展 3 投资要有远见 4 心态问题:投资与人生息息相关 第十一章 孩子的压岁钱:定投策略,散户投资的制胜之道 1 孩子的压岁钱 2 投资的五种思维意识 3 压岁钱的操作实效及未来展望 4 定投策略 5 普通投资者的最好投资方式 第十二章 一桩婚恋引发的话题:什么才是人生最大的投资 1 一桩婚恋故事 2 工作是一项资产 3 工作的价值计算 4 辞职要慎重 5 最大的投资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生活当中充满投资学
生活除了财米油盐酱醋的琐碎之外,还有投资学,这门功课符合时间律,需要你通过花时间才能学会,如果你只看书不下赌桌上玩一把,投资个基金股票或者其他,你永远学不会;就像你不下水,怎么会能学会游泳呢?生活处处有投资学问,就像我们天天去买早餐的小店、孩子的红包钱如何处置、两个男孩之间哪一个才是更好的女婿之选… 等等这些日常小事,它们看似平常,但是都涉及到投资学,它们的经营模式是什么、护城河是什么、什么是预期思维、赚钱的成长概率如何… 改用刘润的一句话 “每一个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每一个生活事例背后都有其投资学。打开你的感官,散发你的触感,用心感知你的生活,思考其投资学,做个有心的生活投资人!
大道至简
这本书给我最大感受就是作者对于普通投资者的中肯意见,其实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恰恰如此,就是因为 “容易”,能遵守纪律做到是少数,因为持之以恒、坚守本心本身就是一件简单却难以做到的事,因为不像人必须要吃饭,这是生存必需的本能。
普通人的投资启蒙,生活中学以致用
印象深刻的几点:普通人的投资理财之路(作者自己的攒钱起步经历)、病房孔大姐的故事、姜家鸡汤、理发师的投资失败教训、别墅买房错失故事、司机开餐馆的故事、单位集资建房选房故事、孩子压岁钱定投策略、工作价值计算…… 特别是最后一部分关于工作现金流折现,把工作比作资产这个观点耳目一新,启发多多。换一种角度看待工作,对普通人来说,一份稳定踏实有保障的工作太刚需了。“接受普通人的现实,顺应现实和生活,踏踏实实工作,先解决生存问题,再积累出适当余钱去投资。”
查看全部8条书评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