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预防宣传活动报道
流感疫苗建议每年秋季接种,以预防冬季流感 #生活常识# #育儿常识# #宝宝疫苗接种#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我校高度重视相关工作,根据局相关要求,严格师生进出校程序,对外来人员进入我校严格把关,同时通过微信、校会等向师生、家长进行宣传。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感染人的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Yamagata系和Victoria系。主要通过打喷嚏、咳嗽等飞沫传播,亦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另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引起感染。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感冒的临床症状轻,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部分也可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很少发热,很少出现并发症,传染性也弱,一般5-7天痊愈。患了感冒通常不会影响体力、食欲,正常工作和学习很少受到影响。
但流感却大不一样!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部分患者以呕吐、腹痛、腹泻为特点。极少数重症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或者病毒性脑炎。
冬季是流感流行季
流感在温带地区表现为每年冬春季的季节性流行和高发。我市流感流行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3月,高峰期集中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哪些人易受流感侵扰?
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
1.医务人员, 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3.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4.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等。
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主要原因是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导致每年流行的毒株不太相同,自然而然需要更新相应的疫苗对其进行防御。
每年2月前后,世界卫生组织都会根据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时发布北半球流感流感疫苗株。另外,今年的四价疫苗比三价疫苗多一个Yamagata系。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 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因此,建议预约到疫苗后尽快安排接种。同一流感流行季节,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另外,秋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做好流感防控的同时,也要做好其他疫苗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要做好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疫苗等存在于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引起流行和暴发风险的疾病的疫苗接种。建议为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防疫行为很重要
一些防疫行为和措施,其有效性已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被验证了。因此,从传播环节上减少暴露风险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流感效果。
1.勤洗手
在触摸公共设施(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之后;咳嗽、打喷嚏用手捂口鼻后,触摸钱币、接触污物后,手上无可见污染物时,可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至少20秒。
2.科学戴口罩
戴口罩时要用双手紧压口鼻上方鼻梁两侧的金属条,是其紧密贴合。然后将口罩的褶皱向上向下拉开,确保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3.少聚集
应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扎堆,避免去人多的场所。
4.实行分餐制
使用公筷公勺,提倡自助餐或分餐;自助结账避免拥挤,也应减少聚会聚餐。
5.环境卫生
做好清洁消毒与通风。办公室、教室每天应坚持定时通风换气。
6.遵守社交礼仪
咳嗽打喷嚏遮住口鼻,见面握手改招手,社交保持一米距离,人多分配乘坐电梯。
由于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如:
1.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
2. 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3.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可能引起感染。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1. 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2. 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6天。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
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因此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一些小事有助于预防流感: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流感样症状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特别注意:学生有感冒、咳嗽、发烧等流感样症状时请注意休息隔离,不带病上学,待体温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后2天方可复学。
网址:秋冬流感预防宣传活动报道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32197
相关内容
健康入冬,预防先行——荷塘区金山街道湘华社区开展秋冬季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卫生保健】健康入秋、预防先行——鹿港幼儿园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
【健康小贴士】秋冬季节预防感冒着凉小贴士
消防宣传月
秋季如何预防感冒
【冬季预防传染病 健康伴我行】——京都东方幼儿园
德宏社区开展“温暖过冬·安全不能忘”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活动
节能宣传周活动宣传口号 节能宣传周活动简报(精选70句)
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知识宣传标语(精选80句)
冬季感冒预防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