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启敏院士:医疗=技术+人文 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医生

发布时间:2024-12-11 00:50

人工智能医疗诊断辅助医生 #生活知识# #生活感悟# #科技生活变迁# #人工智能日常#

08-19 10:36:35 来源:花漾垫江移动端

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回答记者提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18日18时20分讯(首席记者 黄宇)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向媒体表示,医疗的基本模式还是医生和病人,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医生,即使人工智能给出了方法,未来能不能用以及怎么用,最终还是医生来决定,人工智能还是在后台做支撑辅助。

“人工智能是目前整个科学的前沿,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大重点,未来若全面落地,特别是在健康方面,其前景和必要性是非常大的。”詹启敏表示,我国医学人工智能正蓬勃发展,但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工智能还没有就像手机一样进入千家万户,但在科学研究领域已看到了非常好的苗头。

詹启敏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临床上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数据,把临床很多的经验大数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方案,使医生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对病症、疗效进行判断,使恶性肿瘤得以做到个体化精准治疗。

詹启敏表示,医学是需要科技创新的,因为我们面对很多的重大疾病还缺乏手段,包括药物创新医疗装备的创新、临床技术的创新等,都需要推动,但是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光关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技术,因为这些技术本身没有生命力,不能一味强调技术重要性,而忽略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常说的叫健康和生命相通,和技术工程不一样,在和病人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人文情怀就显得特别重要。”詹启敏说,“因为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疗服务不等于医学技术服务,而是医学技术加上医学人文才形成完整的医疗服务。”

区县二维码.png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网址:詹启敏院士:医疗=技术+人文 人工智能不能替代医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38552

相关内容

从医院到家庭,建立康复医疗智能化服务闭环
百度医疗大脑,让人工智能成为每个人的家庭医生
人工智能加速数字医疗时代到来
德国医院节能改造技术
从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管理,到智慧医疗、智能生活——人工智能融得更深用得更广
传统医疗+智能硬件=智慧医疗
虚拟助手与医疗:提高患者体验与医疗质量1.背景介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助手(Virtual Assista
生物医学大模型、医疗机器人……2024医工交叉十大创新热点发布
老年人出行、就医面临不便?国务院办公厅发文着眼于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结合是必然趋势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