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室内生物记录小报
室内植物养护的记录照片 #生活乐趣# #生活日常# #日常生活摄影# #日常生活记录#
近期在家里比较闲,但是又想玩一下拍照,于是“家居室内生物记录”这个企划就诞生了。
在家中,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客人,这些在家里与我们天天相伴的生物也许你时时刻刻都能见到它们,但有时候却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所以趁着这个非常时期,跟着我一起去了解它们吧!
由于最近天气降温,很多小动物都不再出来了,因此记录到的物种并不多,然而还是有不少敬业的老朋友依然继续营业,我们就来看看它们是谁吧。
我选择的第一个观察地方是厕所。众所周知,厕所一般来说是家里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够潮湿,食物也够多(不要想太多,我说的是洗澡搓下来的泥),所以很适合小虫子生存繁衍。
首先我去的是二楼厕所,也就是我和爸妈房间的那一层楼。本来我是打算来这里寻找蛾蠓的,这是一种外表灰色的小苍蝇,是厕中常客。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居然吃了一个闭门羹,一只都没有找到。惊了,现在清洁搞得这么干净的吗!
于是,我只好改变策略,向着灰尘多的地方搜索,以寻找另一位家居客人。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热水器的插座上面找到了一丛纤弱且杂乱无章的丝网,而它的拥有者也在网上等待着我。
这只小蜘蛛名叫莱氏壶腹蛛,隶属于幽灵蛛科壶腹蛛属。拥有着超级大长腿的幽灵蛛科成员一般蛛如其名,都比较安静。平常它们就喜欢倒挂在网上,一动也不动。如果有小苍蝇闯入到它的网中,它就会疯狂摇动丝网,试图把猎物包裹在其中。
连最常见的蛾蠓都没有找到,于是不死心的我决定下去一楼厕所继续找找,那里应该比较多。果不其然,这里的墙壁上果然趴着很多灰扑扑的小苍蝇,它们就是我要找的蛾蠓。
虽然名字中有一个蛾字,但蛾蠓却不是蛾子,它隶属于双翅目毛蠓科,与蚊子、苍蝇同是亲戚。大多数的蛾蠓都居住在野外环境,只有白斑蛾蠓与星斑蛾蠓喜欢待在室内,成为人类的客人。
而我家厕所的这种蛾蠓,就是白斑蛾蠓。白斑蛾蠓在停息的时候,翅膀会放平伸展,它的翅膀中央有两个小黑点,外缘有一圈白斑点缀,这也是它名字的来源。
白斑蛾蠓Telmatoscopus albipunctatus
每次洗澡的时候,无聊的我就特别喜欢拿花洒对着它们使劲喷射。但我发现,无论你怎么去喷它,它们依然能继续起飞,从没有被我击落的一天。
这样的天赋其实得益于蛾蠓毛绒绒的外表。蛾蠓的触角、身体和翅膀都密布着灰色的杂毛,这些毛毛可以保护蛾蠓的身体,防止沾上水和其他黏黏的液体,使得蛾蠓可以安然栖息于厕所环境中。
这时候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同一间屋的两个厕所,楼上没有蛾蠓,而楼下的这个却这么多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房屋的构造,二楼的厕所正对着阳台门口,风会呼呼呼地倒灌进来,于是二楼的厕所一般会比较干爽。而一楼的厕所由于通风不太好,地面经常处于潮湿的状态。
恰恰正是这种环境,最适合蛾蠓的生长。小时候的蛾蠓幼虫喜欢吃腐化的有机质,因此潮湿的厕所中那些排水孔、化粪池上的泥状淤积物就是它们繁衍滋生的天堂。
因此,假如我们想把家中的这些不速之客赶跑应该怎么做呢?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营造不适合的生存环境,是减少蛾蠓的根本之道。例如保持厕所干燥,定期清理保养排水口与化粪池设施。
甚至还有简单粗暴的做法,就是往排水口处倒开水,把它们的卵全部烫死。不过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还是需要我们做好清洁卫生的工作,才能与这位客人说拜拜。
第二个观察的场所我选择在了杂物房。杂物房什么都不多,就是杂物最多,什么坏了的电器啊,毕业的教科书啊通通都堆在了这里,因此我有信心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些特别的客人。
然而我翻箱倒柜找了很久,依然没什么收获。于是只能把目光再次放在墙壁上,果然在窗台的角落处又发现了一种小蜘蛛。这次发现的蜘蛛是真的小,大概有多小呢,去米缸里面看看半粒米有多大就知道了。而且它的体色还近乎透明,真叫人看得脑壳疼。
居室拟壁钱Oecobius cellariorum
这种小蜘蛛的名字叫做拟壁钱,这个名字初听很奇怪,但这个拟字其实是“像”的意思,还有一种蜘蛛叫做壁钱,与拟壁钱同属于拟壁钱科。古人因为看到它们趴在墙壁时的形状吉祥,于是这样称呼它们为壁钱。所以其实拟壁钱就是一种很像壁钱的小蜘蛛。
那我们应该怎么区分它们呢?壁钱一般体色较深,而且腹部上面有斑纹;而拟壁钱则体色较浅,而且体型更加微小。
这次发现了两种拟壁钱,一种屁股是橙色的,一种屁股是灰色的,灰色的可能是居室拟壁钱。
拟壁钱喜欢在墙壁的转角处结稀疏的小型网,网上有它们最喜欢的猎物蚂蚁。
至于它们是怎么捕猎的,本来我有一个视频但不知道怎么从插进来,只能手动描述了:
拟壁钱会从屁股处吐出丝带,然后围绕着猎物绕圈子跑来跑去快速移动。一旦受害者被粘住并完全包围,拟壁钱就会咬住它们,移动到自己的网上,慢慢享用。这招“爱的魔力转转圈”令拟壁钱捕食猎物屡试不爽。
而另一种在墙壁上找到的小虫子则是衣蛾,其实不止是杂物间,每个房间、客厅、楼梯底、床下底,几乎每个被忽略的角落都能看到一个个小灰条挂在墙上,这些小灰条其实就是衣蛾的袋巢。
顾名思义,衣蛾是一种取食衣物的小虫子,不过成年后的蛾子一般是不需要进吃的,它们胃口大动的时间在幼年时期。衣蛾幼虫不仅仅会吃衣物毛料,还会取食掉落地上的皮屑、头发、狗毛等一切可以收集到的动物角蛋白。
小时候的它们会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一个包围自己的便携式丝套,它们就藏在里面,只露出嘴巴和前脚。每当吃饭的时候,它们就把一些残羹剩菜装点在自己的丝套上面,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个十分丰富的小布袋巢穴。
它们在袋子里面吃饭,在袋子里面成长,在袋子里面化蛹,直到长大变成蛾子才从里面钻出来。
衣蛾生活史 图源 : catalinarug.com
虽然家里面有数不尽的衣蛾袋子,但却好像没有留意过它的成虫。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衣蛾成虫胆小怕光,羽化之后就会马上飞到一些阴暗的角落里面,而黑暗的衣柜则是它们最理想的生活场所。
因此,假如大家有丝绸、羊毛等天然材料制作的衣服,要注意好好保存,做好预防衣蛾的措施噢。
这几天在家里搜寻一番,只找到这几种生物。不过其实家里的生物多样性远远不止如此。
厨房的蟑螂、摇蚊、家蝇、尖盲蜈蚣以及豆象米象等粮食害虫可能依然潜藏在某个角落;室内盆栽泥土里面的跳虫、潮虫依然在不断挖掘;房间里的白纹伊蚊正等待着下次咬你的机会,更不要说那只全家恨之入骨的老鼠了。
在家里,除了我们之外,其实还居住着很多大自然的孩子,很显然这虽然是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家,但却也是它们的房子它们的家。这些可爱、有时又惹人讨厌的生物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屋檐之下,即使人类成功进化脱离风餐露宿的原始人时代,住进了温暖舒适的房子里,但其实人们依然没有摆脱与野生动物的相处。
而知道我们的房客是谁,就可以知道它们会对我们的物品、房屋、人身安全有什么影响,以及应付它们的绝招方法。所以,趁着这段时间,不妨去了解一下与我们一起生活的家中房客吧。
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薇♥公主号 wscott11 查看更多笔芯~
网址:家居室内生物记录小报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55916
相关内容
学困生辅导记录记录小学卫生检查记录表
家居生活小贴士:室内养植物
卧室大扫除劳动教育记录
居家养老记录休闲娱乐时光
宠物店观察记录:照顾小熊
记录数据 生活管家APP
【居家安全手抄报图片大全】居家安全手抄报内容
浅析家居住宅室内绿化植物的配置艺术
室内设计的生涯人物访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