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旧闻翻新”.doc

发布时间:2024-12-13 12:30

遵循新闻伦理,公正公平报道 #生活知识# #摄影技巧# #新闻摄影#

新闻报道中“旧闻翻新”

新闻报道中的“旧闻翻新”   [摘要]旧闻翻新是新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技巧。本文将旧闻翻新的技巧与方法归纳为:抓住动态,报道过去;新闻策划,推陈出新;节日盛典,追忆往昔;开设专栏,选择刊载;今昔对比,以新带旧等八种,并一一列举实例阐述,最后提出旧闻翻新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旧闻 翻新 技巧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是其基本特性。但是现实中常常发生漏报或错过报道时机的现象,而且人们的求知欲仍然对过去有的事实有浓烈的兴趣,对过去的事实进行报道也就不可避免了。这种报道,笔者姑且称作“旧闻翻新”。   “旧闻翻新”是新闻工作者进行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一项技巧。古人云,“温故而知新”,对过去的事实进行有计划地报道从中开掘出新的有价值的内容,可以让人们获取新知识,同时可以弥补我们工作的缺失,旧闻新报,使工作趋于圆满。旧闻翻新也使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回顾过去,深化主题,古为今用,使旧闻出彩,使往事常新,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旧闻翻新使我们关注往昔成就,吸取工作经验和教训,使当前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振奋人心,凝聚力量,有力地推动当前的工作。   然而,不是所有的旧闻都能任意地进行报道,违背新闻写作规律必然缺乏可读性,招致受众的反感。旧闻翻新要善找由头,以新闻的眼光回顾历史,以新闻的手法报道史实,[1]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与方法的。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长期的观察对旧闻翻新的技巧与方法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抓住动态,报道过去。一件有意义的事实,由于采访不及时错过了报道的时机。此时寻找新闻由头不能从新闻事实之外去找,应当从新闻事件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去寻找新的变动,从新闻事件与周围关系的变动中去寻找新契机,“以新带旧”。[2]曾荣获第19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十九年的良心债》,第一篇《被截留19年的汇款寻找主人》(《楚天都市报》2008年2月16日),“昨天,本报收到署名‘校正’的读者寄来的1500元钱,恳请记者帮助九泉之下的母亲完成临终遗愿:将19年前违法截留的这笔汇款归还给程斌、兰明、乔云霞。”于是拉开了发生在19年前良心债的序幕,道清良心债的来历。通过该报记者与河南大河报记者携手,共同寻找当年收款人乔云霞,又通过乔云霞的线索找到汇款人兰明。19年前退伍军人兰明帮助乔云霞的感人故事历历在目,报道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反响,上了一场生动的道德课。   二、新闻策划,推陈出新。对于一些过去的事情,记者通过新闻策划介入,推动事件的发展,从中找出最新事实,对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予以深入报道。《台湾老父难了情,大陆子女续爱心――古稀夫妇圆千余学子读书梦》(《湖北日报》2010年9月30日)巧借中秋月圆夜,思亲情更切,儿女祭奠老父之机,由此引出陈静一老人和丈夫为了台湾老父的嘱托,13年来自筹资金20万元帮助1400多个孩子读书的故事。   三、节日盛典,追忆往昔。节日喜庆是广大受众关心的话题,是开展新闻报道的重头戏,是再现尘封往事的最佳时光。2010年,武汉中山公园迎来了百年华诞。武汉晚报在综合新闻版刊出“中山公园百岁华诞征集老照片、老故事”,征集、刊登了武汉市民一系列老照片,吸引了广大市民的眼球,抚今追昔,再现峥嵘岁月老百姓的生活,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曲折历程。   20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日。一些报纸开辟有关香港、澳门回归的专栏,再次向人们讲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产生过程,及成功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加深了人们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以节日盛典为载体,回顾过去,拉近受众的心理距离,使尘封往事跃然纸上。   四、开设专栏,选择刊载。以专栏的形式报道往昔时光。新华网开设了《历史上的今天》专栏,报道这一天最有价值的历史事件。如2010年10月15日:2001年的今天,爱国将领张学良逝世;1996年联合国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世界农村妇女日”;世界盲人联盟于1984年将每年的10月15日设为国际盲人节等七件重大历史事件。   在我国即将走过“十一五”,迎来“十二五”之际,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适时开设了“辉煌十一五(2006―2010)”专栏,每天回顾“十一五”期间各行各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制订“十二五”计划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开设专栏,含英咀华,穿线成珠,激起受众的求知欲望,使受众如数家珍地了解历史,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今昔对比,以新带旧。有比较,才有鉴别。利用今昔对比,对过去的事实进行报道,可以帮助受众认识历史事实真相,新闻报道富有感染力。《阿胶在传承与创新中发展》(《科学时报》2010年9月27日),就以古代阿胶炼制工艺与现代科学炼胶进行对比,再现古代阿胶炼制99道工序的场景。   六、结合时事,抓住看点。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主题,结合当前的

网址:新闻报道中“旧闻翻新”.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63618

相关内容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山东新闻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
成都:来二手市集“淘”宝 在旧物中跨文化交流—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
新闻早点
说“中国人不配拥有精神生活”翻车:腾讯“新闻哥”道歉
生活用品真伪辨别窍门 用鼻子能闻出翻新手机
从家风报道看新闻创新:需贴近生活以小见大
新闻摄影技巧谈
“旧书”换“新蔬” 闲置图书重焕光彩 西安新闻网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