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专业人士谈户外探险的自由与边界

发布时间:2024-11-12 08:48

  登山徒步爱好者在秦岭北麓沣峪口(资料照片)。

  游客在秦岭山中游玩(资料照片)。

  人为什么要走进山野?“因为山就在那里”或许是一个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回答。

  对于攀登者而言,站在群山之巅,心中升腾起难以言表的激动与自豪,这或许是来自于人在自然伟力面前爆发的强大生命力。

  户外探险能给人带来罕有的体验,让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但探寻极限的前提是,应充分知晓生命与自由的边界。

  近年来,在我国,多条户外探险线路被严令禁止穿越,但悲剧仍在上演。如何全面认识户外探险及其背后隐藏的危险?过往的经验与教训为何被许多人忽视?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陕西省登山协会主席陈铮、渭南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张胜涛。他们均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安全是探寻极限的边界。真正的自由只存在于内心,不在任何高山、岩壁和山路上。

  登山徒步 安全是首位

  问:近期,我们在网络上看到由于户外探险所引发的悲剧接连发生。这类悲剧缘何发生?为何户外探险充满未知风险,仍然会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陈铮:近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关注各地发生的户外爱好者遇险信息,除深感惋惜之外,也希望有更多人能充分认识到户外探险及其背后隐藏的危险。

  以登山徒步为例,这类项目从根本上讲属于高危运动项目。这些年,省登山协会通过各类媒介进行宣传,呼吁人们在进行户外探险时,要有最基本的常识性判断。例如,哪些地方不能去?该准备什么样的装备等。

  登山徒步,安全是首位。参与者不仅要对自己身体状况有全面的认知,还要对线路行程和天气有精确的预判,更要有一颗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问:近年来,在事故频发和禁令之下,多条户外探险线路在驴友圈中越来越有名,甚至被赋予了不一样的色彩。户外探险的事故率是否在上升?专业团队与自发组织的户外探险有何区别?

  陈铮:从我们掌握的数据来看,从2022年开始,陕西省范围内的户外事故率有抬头的趋势。我们分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以前,参与登山徒步的大多是具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中年人,他们对要去的地方有一定的预判,而且会选择参加专业的俱乐部。专业俱乐部既有专业领队带队,又知道需要准备哪些装备。对有的线路,领队还要事先给大家做一些简单培训。专业领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例如,我们带队时,如果判断出某个地方有很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同时现有技术装备又无法支持,我们是不会去的。

  有的时候,大家会认为专业人士的作用不大,只要体力够,同样的线路你我都能过去。但是,在遇到突变的恶劣天气时,“专业”就显现出来。例如,暴雨突然袭来,线路如何选择?河水上涨后,大家如何安全渡过?这时,就需要专业领队来判断,使用专业技术器材,用特定方法,做出正确的选择,确保安全。

  科学预判险情至关重要

  问:目前户外探险特别是登山徒步,常遇到的险情有哪些?从你们以往的救援经历来看,驴友或者游客大多因为什么遭遇户外险情?

  张胜涛:从险情种类来看,户外探险常发生的险情主要为:迷路、滑坠、失联、突发疾病等;从地理环境来看,一些驴友为了寻求刺激,会选择非景区线路或者陌生线路进行探险,由于地形复杂,加之缺乏相关安全设施,很容易发生险情。

  从以往救援经历来看,人们遭遇险情,常常是因为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经验和技能,对风险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预判,前期准备工作也做得不足。比如,有的人所携带的物资等不多,无法有效应对天气突变、复杂地形(陡坡、溪流)等突发状况;有的人明知存在危险因素,却自认为经验丰富,殊不知有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都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问:从目前的救援条件来看,如何更加高效地组织各方资源及时实施救援?

  张胜涛:山地救援属于综合性的救援,是通过发挥消防救援队伍、民间救援力量等各方优势实施的联合救援。这既是当前的趋势,也是现实层面的需求。同时,我们要联合公安、林业等部门以及借助当地向导的力量,及时精准开展救援。

  其中,信息搜集与分析至关重要,包括被困或失联人员的行进路线、出发时间、计划出行时长、身体体能状况、携带物资甚至个人性格习惯等。例如,如果被困人员性格比较外向活泼,那么其有可能倾向于选择风险性更高、挑战性更强的线路。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搜集与汇总,并加以逻辑推理,会帮助我们形成更加精准的研判,为科学搜救奠定基础。

  实施救援时,我们还会利用无人机、直升机等,执行精准搜索定位、快速转运伤员等任务。救援就是一个同时间赛跑的紧急任务,生命面前,每分钟都耽误不起。

  遇不可抗力及时选择放弃

  问:在登山徒步趋于大众化的过程中,安全问题为什么容易被人忽视?进行户外探险,如果遇到不可抗力,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陈铮:登山徒步已成为一种彰显时尚的运动项目,甚至被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由于门槛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参与,但其安全性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

  在这股热潮中,自发组织户外探险的人越来越多,在微信好友中建个群,约定只要天气好,就可以去登山,却往往忽略了安全问题。我们一再强调,类似登山徒步这样的户外探险,不要争强好胜做些超出能力范围的危险举动,在遇到不可抗力时,应及时选择放弃,安全才是最大的胜利。

  每个人都应对自己负责,登山徒步出发前应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并向身边亲朋报备出行计划,以便万一出现意外可更好实施救援。

  问:进入夏季,许多人会选择进山避暑游玩,但每年夏季也是各种户外险情的高发期,这时人们进山应当注意什么?

  张胜涛: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气象信息,今年整体汛期将会提前,也就是说即将进入汛期。在此时间节点,大家选择进山应当遵守当地的政策规定,避开河道等禁止区域以及水路、地势低洼等风险区域。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携带相关防护物资。

  山域环境中,山间小气候变化无常,有时在山口是艳阳高照,但到了山间,却突发降水,如果缺乏预判或是准备不足,是无法确保自身安全的。面对险情,大家要充分预判潜在风险隐患,如果没有绝对把握规避风险,宁可在安全区域等待救援,也决不贸然涉险。(记者 周明文/图)

网址: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专业人士谈户外探险的自由与边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8869

相关内容

户外探险:勇者的自然之旅
户外探险:追寻自由与内心满足的旅程
敬畏自然!这些户外运动注意事项要记牢
川蜀户外探险:探寻自然秘境与人文风情
户外浅谈
重返自然:户外探险成为新热门,释放心灵,放飞自我!
自驾探秘:心灵与自然的5次深刻对话
【特色运动】户外探洞|面对黑暗,探索未知(10.30)
从哀牢山说起——户外探险,远没有博主展示的那么轻松美妙
户外探险新趋势:从短线活动到长线旅行,你准备好了吗?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