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节俭之道成为生活新常态
避免过度消费,量入为出是节俭之道。 #生活技巧# #节省生活成本# #生活节俭# #零花钱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勤俭,既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品德。如《朱子家训》中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这句话里就蕴含着节俭之道,并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生活起居、穿衣吃饭做起,莫看轻日常微小的事物,经常想想其背后所包含的人们的辛勤付出和物质消耗,当以懂得珍惜,杜绝铺张浪费。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农耕社会,长期低水平发展,饿肚子是大部分人的常态。能奢靡浪费的,要么是“何不食肉糜”的帝王,要么是“随手碎珊瑚”的侯爵。平民百姓,多收了三五斗,还不免挨饿;碰上荒年,啃树皮吃观音土的事情,史不绝书。若浪费粮食,那绝对是不折不扣的暴殄天物。
有人或许会说,现在已经是21世纪的科技时代,不愁吃,不愁喝,完全没必要搞节俭过苦日子。这种看法大错特错,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社会凝结的智慧告诉我们,唯有节俭持家、治国,才能保证家道兴隆、国运绵长。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生活持续改善,但我们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重重关卡需要过,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需要精打细算,能省则省,尽量节约。
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避免乃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然而,近些年来,一些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气时有抬头,虽并不能动摇整个社会在珍惜粮食上的基本共识,如若任其蔓延,贻害不浅。家底再厚,也禁不住造。今天日子好过了,也不能奢靡,更不能忘了古有明训。因此,那些关于餐饮浪费的不健康行为和理念必须破除,对浪费行为绝不能持姑息的态度。
“俭则智荣,奢则愚耻”。一个人可以有消费的自由,但是绝没有浪费的权利,又怎能大肆挥霍社会资源?古人告诫“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强调厉行节约的极端重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人人躬行节俭,13亿人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那将是多么巨大的财富?相反,浪费起来,又将是多么巨大的损失?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米、每一张纸……节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财力,也是全社会的资产、地球的资源。勤俭节约是我们以更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以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发展。在粮丰食足的今天,再提勤俭节约,既是让我们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的重要提醒,也是夯实粮食根基的深远谋虑,更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朴素表达。
在通往全面小康的幸福路上,我们永远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传家宝,更加懂得控欲节用,让勤俭节约的好风尚成为一种常态。
网址:让节俭之道成为生活新常态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5206
相关内容
让节俭成为生活新风尚人民论坛漫评 | 让节俭清风成为常态
让节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让勤俭节约成为新时尚
勤俭节约,人生之道
【评论】让“节俭”成为一种习惯
“勤俭生活 节约为荣”在全市蔚然成风
勤俭持家致富,一种生活智慧与成功之道
节俭并非吝啬——探寻生活中的平衡之道
让厉行节约成为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