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4-12-17 15:04

终身教育体系下的学习理念 #生活知识# #生活理念# #学习新知理念#

        郭燕燕
        榆林市第十五小学,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起来较费力,但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在课上精神注意力集中有限,教师一旦讲得让学生感到乏味,他们就会出神,不认真听讲,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随着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倡导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通过将数学生活化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文章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概念,然后论述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之后分析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生活化理念的提出和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开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理念,让数学的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知识。在学生的眼中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因此,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去理解整合数学的知识内容。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感受要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生活化理念的融入从这些方面都会有一定的促进。生活化的理念强调,数学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案例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们学会从生活的角度去理解和建构数学也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生活。所以,这两者本身就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用融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抽象思维水平的发展,更能够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这是一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理念和行动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这种价值,并且积极的推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的教学工作。
        2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目标没有按照生活化要求设置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目标,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设置,而不是一味地根据书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如在进行小学教学“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时,除了使学生明白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定义以外,教师还应当联系数学生活化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利用公顷和平方千米对生活当中出现的道路长度、土地面积等进行描述,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但现阶段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偏向于书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没有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导致虽然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但在实际过程中,生活化教学仅占课堂较少比例,不能满足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主要目的。
        2.2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生活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但是现阶段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这一点,还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处于次要学习地位,这种方式虽然将数学知识同生活相结合进行讲解,但教师并未与学生进行实际交流,也没有通过课堂互动为学生进行生活情境的模拟,学生虽然知晓了数学理论知识,但实际上的数学应用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数学知识应用。
        2.3教学素材选择不当,脱离学生实际生活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素材选择上,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但现阶段许多教师在进行教材选择时,没有针对当地的生活条件、生活背景、生活状况进行选择,而是生搬硬套,为了与数学教学知识点贴合,随意选取数学教学素材。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不能通过数学教学同生活相联系,还产生了对教师所举的生活实例不理解的问题,学生在思维逻辑上不能产生联想效应,从而出现学习乏味无趣的情况,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3.1认识数学,让数学语言更贴近生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学习,不要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将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也与生活进行结合,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实用性。
        比如,一般学生起床吃饭上课都会有固定的时间,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的时间安排,让学生回答怎样确定时间,这时候肯定就会有人说手表、手机、闹钟,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展开钟表知识点的学习。
        3.2从生活中整理教材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的时候,教材只是知识的载体,是学生用于学习的资料,但是教材是固定的死板的,不能够仅依靠教材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要将教材知识进行整理,将生活中的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教材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教材的同时,也能够运用生活中的知识解答教材中的难题,在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生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就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菜价的计算。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对每节课的知识点重新整理,将其转化为学生更容易接受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3情境化教学
        学生在课上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有限,往往学习一段时间就容易分神,所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数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建立教学环境,利用情境化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上台轮流表演售货员与顾客进行物品交易的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情境如扮演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合理地进行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与对数学的感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数学,满足自己的求知欲望。其次是讲故事,讲故事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回忆起儿时的回忆与经历,学生可以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表达自己,这样每一位学生都会在教学环境中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设立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然后把问题带到生活中,有目的性地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积极主动的地探索答案。
        3.4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数学大多数都可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充分运用一切可以调动的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小学数学的教育也有了更多的新要求,教师也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学习。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主导者,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比如,在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后,让学生量书本的长度或者给自己的照片装饰一个精美的相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这些事情,不仅有效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重点数学内容,而且还做到了学以致用,让学生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4结语
        总体来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教育理念下数学教学发展的方向.新教育理念倡导学习的幸福感和教育的实用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生活化教学促进数学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培训,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教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发挥出生活化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考试周刊,2018(29):90.
        [2]邢亚男.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J].学周刊,2018(8):108-109.

网址: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499654

相关内容

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
快乐学习理念在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中的运用
在线教育理念下的数字出版教学资源优化研究
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小学科学教育下的生活化教学探讨
生活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德育教学策略分析
借鉴生活教育思想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尝试教学“生活化”
生活教育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