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悠久的中华医学传统中,艾灸作为一种古老的疗愈技法,历经千年而历久弥新。看似小小的艾灸,却蕴含着大大的健康力量。它不仅是一种物理疗法,更是一种深植于中医理论中的养生之道。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最全面的艾灸作用介绍,这些知识值得您收藏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艾灸的温暖与智慧照亮您的健康之路。
一、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利用艾绒、艾条或某种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或患处,熏灼、熨烫或贴敷,借灸火的温和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和气血、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生理功能平衡的作用,达到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二、艾灸的作用
1、温经散寒
专门解决“冷痛”的问题,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气行血则行,血行得温,所以寒则气收,热则气疾。艾条或艾绒以其热力通透,温通经络,透达脏腑,起到温经散寒的作用,更能以热引热,引出体内真阳。
2、通经络
身体有痛,痛的原因中医总结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艾灸有非常好的通经络的作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
3、调经、治痛经、治腹部冷痛
艾能温经脉止痛,尤善调经,中药学上认为艾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与香附、当归、白芍等合用,为古方“艾附暖宫丸”。
4、治疗虚寒性出血
治疗虚寒性出血症最好,尤其是妇科崩漏下血,也可以治疗血热妄行出血症。
5、扶阳、升阳
艾为纯阳之物,在督脉上作督灸,是最好的扶阳方法,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因此,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
6、调节阴阳平衡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古人认为阴平阳秘,不生疾患。
7、保健调理 延长寿命
保命之法,艾灼第一。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在古书上就有记载。气阴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阳固脱。调节免疫,延年益寿。
三、艾灸的作用原理
艾灸疗法是传统中医学中防病救疾的独特治疗模式之一,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艾为纯阳之物,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小艾灸,大作用,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千百年来无数实践经验和医学理论的结晶。艾灸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不仅适用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而且可以在家中自行操作,方便实用。艾灸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智慧和力量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希望这篇文章能为您打开一扇了解艾灸的大门,让您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古老的疗愈技法,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通讯员:王亚娟
(闫博 成都青城山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康复1科 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