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张可沂伽
想象一下,你的小宝贝刚上小学,每周从爸爸妈妈那里拿到50元的零花钱,本以为小家伙会存起来买心仪的大玩具,结果却发现,这些小钱总是没几天就“蒸发”了,换来的是满屋子的小玩意儿。再去看看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孩子,有的用积攒的压岁钱换了部新手机,有的甚至不慎陷入了“校园贷”的漩涡。这些情况,是不是让你既头疼又担忧?
别担心,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帮孩子们建立起健康的金钱观,让他们学会精明花钱,远离无节制的消费陷阱。
一、孩子乱花钱,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
1、“啃老族”的温床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孩子从小就习惯了伸手要钱,长大后可能就会变成“月光族”甚至“啃老族”?据一项调查显示,约30%的年轻人依赖父母支付生活费用,其中不乏因缺乏财务管理能力而导致的。
2、法律的边缘试探
更严重的,一些孩子为了满足无休止的消费欲望,可能会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比如盗窃、诈骗,甚至是参与高利贷。这不仅毁了前程,也让家庭陷入痛苦。
3、奢侈生活的诱惑
在社交媒体上,孩子们常常看到同龄人炫耀名牌、旅游,很容易产生攀比心理,陷入过度消费的陷阱。长期以往,不仅经济压力大,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正如沃伦·巴菲特所说:“如果你不能在25岁时拥有足够的智慧去管理你的钱,那么你余生都将为钱而工作。”教会孩子管理金钱,就是教会他们未来如何自由生活。
二、孩子乱花钱背后的心理秘密
1、“我有钱,我任性”
孩子们可能觉得,手里有钱就是有了“自由”,可以随意支配,这种“自认为有资本”的心态让他们忽略了金钱的价值和来之不易。
2、虚荣心的驱使
在同伴间,拥有一件“炫酷”的玩具或衣物,往往能赢得更多的关注和羡慕。这种虚荣心,让孩子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物质上的满足。
3、自控力的缺失
孩子的自控力还在发展中,面对诱惑时,很难做出理智的选择。一项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缺乏自控力的训练,成年后更容易出现财务问题。
了解这些心理,我们才能更精准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三、父母的言行,是孩子金钱观的第一课
1、过度宠溺的陷阱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的宠溺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来得太容易,不懂得珍惜。长期下去,孩子会失去对金钱的敬畏之心。
2、放任不管的后果
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的花钱行为视而不见,认为“孩子嘛,花点钱没什么”。这种放任,让孩子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消费习惯。
3、管教过严的反效果
当然,过于严格的控制也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一旦有机会,就可能报复性地消费,以弥补平时的“缺失”。
正如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穷爸爸》中提到的:“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的知识,将来会有其他人取代你来教,这个人也许是债主,也许是奸商,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
四、家长如何引导孩子精明花钱?
1、定量规划,学会预算
给孩子的零花钱,不妨设定一个合理的数额,并且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预算计划。比如,每周的零花钱中,多少用于买零食,多少用于储蓄,多少可以自由支配。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学会如何分配资金。
2、体验赚钱的辛苦
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务活动,或者通过一些小任务赚取额外的零花钱。这样,他们不仅能体会到赚钱的不易,还能学会珍惜每一分钱。
3、培养储蓄的习惯
鼓励孩子设立一个储藏目标,比如买一个心仪的玩具或书籍。每当孩子达到一个小目标,就给予适当的奖励,让他们感受到储蓄的乐趣和成就感。
4、实例教育,正面引导
利用身边的例子,或者一些名人成功管理财务的故事,来教育孩子。比如,比尔·盖茨虽然富有,但生活简朴,将大量财富用于慈善事业,这样的故事能激发孩子的责任感和同情心。
5、定期复盘,及时调整
每隔一段时间,和孩子一起回顾一下他们的消费记录,讨论哪些钱花得值,哪些钱可以省下来。这样,孩子就能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调整。
孩子的金钱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的教育和引导来培养。记住,最好的教育,是从自己做过,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