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作为方法-画廊周北京2021“公共单元” 特别展览
展览举办地点多为美术馆、画廊、社区中心等公共场所,方便公众参观。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城市生活艺术# #生活艺术展览#
展览名称:竹子作为方法-画廊周北京2021 “公共单元”特别展览
展期:2021年5月21日-7月1日
地点:上海市崇明区中国第十届花博会竹藤园
艺术家(依照姓氏笔画排名):刘建华、刘毅、杨健、邱志杰、郑波、封帆、郝经芳 & 王令杰、高扬、郭城、曹舒怡、梁绍基、萧昱、谭彬、蔡磊
策展人:魏颖
特别鸣谢:国际竹藤中心园林花卉与景观研究所
作为2021年“公共单元”的特别延伸,画廊周北京和新的项目合作伙伴、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国际竹藤中心共同开启跨界公共艺术展览的合作。这一特别展览由策展人魏颖在上海崇明策划,汇集了21组与竹(植物)有关的当代艺术作品,试图探讨着在非人类中心主义(non-anthropocentrism)视角下,竹子在艺术、科技与生态等多重维度之中的新形象。展览今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竹子作为方法”在一片极具象征意味的空间中展开,并分为“为竹”、“格竹”、“非竹”三个部分。使用参数化设计打印和编织的建筑主体,围绕着近万平米的竹林。而竹林中则汇集了来自中国各地数十种的竹子,其繁盛和珍贵程度,难得一见。这片空间既是自然的,也是人工的,也暗示了我们与竹子相处时所面对的、真实的复杂性。
Chapter 1
为竹
展览的第一部分“为竹”,偏重竹的“材质性”,作品主要分布在竹藤馆之中,体现了当代艺术界对于竹这一材料的传承性和创新性使用。竹子的文化象征是一把双刃剑,“为竹”部分的艺术家承担着在传统中寻找实验性的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比进入一股全新的潮流更具挑战。
艺术家萧昱对于竹子的思考由来已久,他从2010年起,就将竹子作为立与破的创作对象。他强烈地意识到竹已经被固化为东亚的精神象征,如何将其解放出来并赋予其当代的意涵,是其之后进行一系列创作的出发点。在作品《易位18号》中,艺术家使用两种气质相异的材料,组成了极具张力的一个瞬间:竹子承载着传统审美,而水泥则代表着快速发展的社会。两种材料的相遇和交缠,使得竹子呈现出弯曲、破裂的姿态,从而表现出全然迥于传统意趣的异态感、碎片感,以及犹存的坚韧感。他在展览中的另一件作品《爱》,则代表了艺术家与竹子关系的第二次重置,艺术家将竹的物质性抽离出来,采用铸铜更为准确地表达竹的视觉形态。一段被挤压、爆裂,而负担了巨大压力的竹子,却不经意间构造成“爱”的形状,并被放置在竹藤馆最为喧闹的公共区域,为观众带来了无尽言说的可能性。
而艺术家梁绍基则从未纠结于传统和现代的对立。“无听于耳而听于心;虚而待物为心斋。”在他心目中,流源于几千年前的老庄的思想在当代仍是最具实验性的精神。无论松涛竹风的“天籁”之声,还是人类感知生命、感知自然造化、感知文明进程时生发的激情而创造的丝竹管弦“人籁” 之声,都在一种流动、生长、异化、熵化、轮回的节奏和旋律之中。因此,作品《心罄》正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可以解释为折射世界的、无声的内心乐章,生命的诗吟。
相比前两位艺术家,邱志杰的身份更为多元,他不仅是一位当代艺术家,同时也担任过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前几日三源里菜场的书法展亦是其介于白盒子式的艺术空间以及烟火气的社会空间之间的即兴之作。即使所使用的是最为普通的竹编形式,邱志杰的作品亦能在观念上有所突破。《世界观》是以纵深之姿,拨地而起生长出万物,而《细胞》则以平延之态,自然地从竹材的肌理中,如细胞般衍生出作品造型。而竹林之中的巨脚,则是《远道而来》中承载了葡萄、烟草、玉米、番茄、洋葱等外来植物。这些植物虽非起源于华夏,但却已经融入我们每日的生活。竹编大脚远处走来,容纳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物种,却又自带根系。
艺术家蔡磊承担了“为竹”部分的委任作品,他在传统竹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以其良好的雕塑训练功底,将竹钢这种新型材料运用到作品中。竹钢源自竹材,经过加固处理后坚硬厚实、声比金玉,已经运用到许多建筑场景之中,而艺术家对此所知甚少。作品《自由之外》立于水面之上,兼具二维和三维间的语言转化,以及水面倒影和物质实体的映照。而竹钢在展览之后亦可归于尘土,其可降解性和可持续性将是装置作品的一个选择,这也是传统材料在不断自我演进中的出色案例。
Chapter 2
格竹
相比“为竹”单元的艺术家在物质性上的反复实验和考量,“格竹”部分的艺术家则完全跳脱出去,转向了“观念性”。这部分作品竹林区域内,艺术家们倾向于将鲜活的竹子视为一种与人平等的生物,着力探究对于人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关系的思考,并引发了对于“人类世”、“人与非人”等话题的思考。
艺术家郑波长期以来关注生态性的社会实践,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人与植物关系的创作。作品《格竹》位于一篇僻静的竹林之中,进入其中的人们(不管偶然进入或者寻访前来)可以选择竹林中的一株竹子凝视、感受,并自由地选择一片叶子进行绘画,而画作则以堆肥的形式回到自然界。艺术家希望观众能在某段纯粹的时间之中,抛却喧嚣,与其他物种(即使是沉默的植物)进行“对话”,并由此和它们产生连接。
郭城则将视野扩宽到“人类世”的概念。《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是他在阿姆斯特丹西北的填海造出的土地上,通过挖掘 - 筛选 - 清理 - 回填的方式, 创造了一平米的穿透人类纪地层的“无人类痕迹”的土地。这个项目制造了对于人类世地层的一种干预 (intervention)。而这一平米的存在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没有”人类信息的时间胶囊和一个悖论。 另一件《无题》则是艺术家所设置的一个近未来的荒诞场景:在竹子占领了某片土地之后,随意抛弃在竹林间的人工物,顺着竹子的长势成为其一部分,人工和自然物在这里形成了一种新的混合物种。而后人视之,以为奇观。由此我们可以联想象,在一个人类退居其次而其他物种例如植物占据主导的地质时期中,他者视角所看到人类“遗迹”的吊诡性。
刘建华的作品《落叶》则使用陶瓷制成了五千余片落叶,它们拥有几乎乱真的形状,恰与中国哲思中的 “物非物”、“花非花”一脉相承。这些“落叶”和竹林里的落叶遥相呼应,“自然”和“再现”之间形成了一个相异却又无比契合的场域,这是一个需要观众精心感知的世界。艺术家封帆的《节》以金箔包覆竹节,创造出一片特殊的竹林,并试图在竹节的生物和文化含义、古代和当代的意涵间有所徘徊和映照。
Chapter 3
非竹
“非竹”部分转向了“技术性”,这彻底打破了人与竹的主客二分形象,这部分艺术家多使用影像、人工智能、互动装置、声音艺术等新媒介,意在展现一种跨越文化、时空和物种限制的朝向未来的创作思路。
王令杰和郝经芳在作品《生于空》中,使用触发蒸汽的机电设备,于竹林间创造了一株“非物质”的竹子。水汽自机器中喷薄而出,形成一圈圈瞬时存在的“竹节”,向天空逐渐蔓延,最终消散于无形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株生于空气,散于空气、无法捕捉的“虚空之竹”,在时空之中延伸,这与竹藤园中诸多实体之竹形成某种有趣的回应。
艺术家刘毅的《归隐》也是与瞬时性相关。四幅相互叠替的画面悬挂于竹林之中,竹植、动物、人类和月亮这些或永恒或短暂的意象共交替消隐复现,映射了真实世界的情状。这些画作背后是具有温控的程序和硬件,会随着温度、光线以及偶然降临的雨水而慢慢显现,复又慢慢隐去。对于观众来说,绘画本身似乎变成了“有情绪”的存在(being)。
作品《盐与鸟》始于艺术家杨健的一种尝试,他想要寻找书籍记载过的北美印第安人某种可能失传的奇特音乐传统,这种音乐把山陵的曲线视为乐谱进行歌唱。艺术家在这些区域进行了长达1个半月的寻找与拍摄,最终与一些部落的歌手与普通人合作演唱艺术家本人编辑的涉及广泛领域的曲线图表。该作品代表了与中国文化平行的那些传统中,对于自然的重视、敬畏与和谐相处。
曹舒怡《普遍语法》和《山石图》是对于古人对于造园和山石志趣在当代的一次重新审视。这些矿石体源自数十亿年前地球上的地质断裂,如今则是人类开采的考古遗迹。数千块石头组成了最终的数据集,其中包括了通过扫描、翻转、拉伸与剪裁制作的五百张矿石影像,以及由人工智能生成性对抗性网络(GAN)生成的虚构石头,并用于持续迭代生成新的杂交石头图像,这些虚实交织的石头不拥有物理实体,在计算网络中无限分裂、逃逸与生成。同一物体的拟像产生了多个物质实体,彼此间具有对称性、同源性与重复性。静静伫立的山石,映照出软件逻辑与人类心智如何由物体的碎片拼凑模糊的宇宙整体。
高扬和谭彬是两位年轻艺术家,加入了影像、声音装置等更新的媒介以后,竹子的意涵更加丰富。高扬的《竹林和声》通过声音交互装置,尝试让竹子这样沉默的生命体发出声音。谭彬的《凭栏者所见的都是自己的内心》所谈到的凭栏之举,貌似远眺,其实是内省式的探究。艺术家将这一悖论具象化,普通的竹栏杆中暗藏玄机。当观众走近这些栏杆时,会发现栏杆的竹筒之中安装了猫眼,透过猫眼可以看到另一个微观世界,其中包含有微小实物或者影像片段,虚实难于区分。新的媒介,为艺术家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思维启发,媒介、技术、艺术之间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关系是艺术界永恒的话题,竹子作为一种载体,亦可在新的世纪继续这种传承。
展览作品:
梁绍基,《心罄》,2014
竹、尼龙绳
尺寸可变
摄影:JJYPHOTO
邱志杰,《细胞》,2011
竹编
尺寸可变
摄影:JJYPHOTO
蔡磊,《自由之外》,2021
竹钢
尺寸可变
摄影:JJYPHOTO
郭城,《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2017
单频录像,有声,彩色,6'41"
尺寸可变
摄影:JJYPHOTO
高扬,《竹林和声》,2021
竹编、植物景观
尺寸可变
摄影:JJYPHOTO
网址:竹子作为方法-画廊周北京2021“公共单元” 特别展览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2817
相关内容
画廊周北京本周向公众开放「画廊制作」画廊制作公司黄页
2021南京国际礼品及家居用品展览会
别具一格的特色城市画廊设计
【画廊之夜】庹祖海:画廊连接艺术与生活
身体、灵性与自我:在画廊周“遇见”的艺术家们
小小艺术家画廊:亲子绘画与手工艺品展览
2021中国(北京)国际禅意生活美学及中式家居博览会
2021北京禅意生活美学及中式家居博览会将于6月11
艺术画廊:家中艺术展览空间与画廊墙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