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改造工程(金凯•海棠春天B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公共建筑).doc

发布时间:2024-12-23 18:55

部分地区还设有针对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补贴,鼓励绿色建筑的发展。 #生活知识# #节约生活# #节能补贴#

PAGE5PAGE3棚户区改造工程(金凯·海棠春天B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公共建筑)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1.1设计主要依据《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255-2017《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411-2019《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JGJ144-201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外窗气密性、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016-2008《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201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164/T-2014《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2011《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建筑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及建筑构造DBJ50/T-159-201313J06《全轻混凝土建筑地面保温工程技术规程》DBJ50/T-151-2012《烧结页岩多孔砖和空心砖砌体结构技术标准》DBJ50-037-2017《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BJ50/T315-2019)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应用技术要点的通知》(渝建发〔2013〕101号)《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2016〕293号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民用建筑保温隔热工程防火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74)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底层地面、架空楼板和地下室外墙保温隔热工程应用技术要点的通知》(渝建发〔2013〕101号)《关于加强全轻混凝土在建筑楼地面保温工程中应用管理的通知》渝建〔2016〕439号《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2019年版)《关于推进绿色建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渝建发[2019]23号)本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与本项目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其它现行法规、规范、规程、标准1.2设计范围本项目场地位于重庆市大足区龙水镇,总规划用地面积29247㎡,约43.87亩。地块成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57.53m,东西长约243.3m,南北高差不大于2m。项目北接龙水横五路(道路宽度15米),西接龙水三路(道路宽度15米)。包含以下楼栋建筑:1、2#楼;3、4#楼;5#楼;6、7#楼。1、2#楼总建筑面积23225.11m²,为地上一层为商业,2-16层为住宅,;2、3#楼总建筑面积22809.58m²,地上一层为商业,2-16层为住宅;5#楼总建筑面积6707.64m²,地上一二层均为商业;6、7#楼总建筑面积19406.98m²,地上一二层为商业,2-10层为住宅;负一层为车库和设备用房,总建筑面积13786.62m²,总停车位302个。本项目1~7#楼公共建筑按照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6〕293号及329号)文的要求设计,并按《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要求执行1-8章内容,达到重庆市绿色建筑银级要求。1.3设计概况绿色建筑概况表绿色建筑部分项目名称大足区棠香街道覃家院子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金凯·海棠春天B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地点重庆市大足区棠香街道公共建筑总建筑面积(m2)6666.57公共建筑用地面积(m2)12506.00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m2)13828.50容积率1.80建筑密度(%)34.77绿地率(%)30.08建筑工程结构抗震超限子项无绿色建材等级、种类应用部位本项目采用一星级绿色建材,且绿色建材必须使用纳入《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目录》的建材,其应用比例不低于60%。包括的材料有建筑玻璃(用于外窗)、保温材料(用于外墙等)、建筑砌块(用于砌体)、预拌混凝土(用于建筑主体)、预拌砂浆等。达标方式■设计审查□评价评审子项名称与建筑类型建筑高度(m)总建筑面积(m2)节能设计分类绿色建筑等级可选项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环境1#楼(商业、配套用房)23.05m/6F3702.97■甲类□乙类■银级□金级□铂金级条文号.3(8)、[4.2.19、8.3.3].238.2.7、8.2.9、8.2.16(1)2#楼(商业)4.8m/1F1389.503#楼(商业)4.8m/1F1574.10项数12113*#楼————□甲类□乙类不执行《标准》第8章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楼————□甲类□乙类不执行《标准》第8章地下车库(配套建筑)7.2/-2F13828.50——不执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规定,与主体建筑共同执行《标准》第8章执行项中的不适用项说明节地:本项目无玻璃幕墙,因此8.2.2条不适用;节能:本项目无集中冷热源以及集中供暖和空调,因此4.1.10、4.2.11、4.3.1(2、3、4)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锅炉,因此4.2.4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因此4.2.5、4.2.6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单元空调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因此4.2.8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水(地)源热泵机组,因此4.2.9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吸收式冷水机组,因此4.2.12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锅炉房、换热机房和制冷机房,因此4.5.3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空调风系统,因此4.3.7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排风热回收装置,因此4.3.30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间歇式空气调节系统,因此4.5.11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因此8.2.16(3)条不适用。节水:本项目无游泳池、游乐池、水上乐园等给水系统,因此8.3.28条不适用;本项目未采用空气调节冷却水系统,因此4.3.6条不适用;本项目无公用浴室,因此5.2.6条不适用;本项目无景观水体,因此8.3.14、8.3.15条不适用。室内环境:本项目无集中供暖和空调,因此8.3.1、4.5.6条不适用。执行项中的不达标项说明——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达标项(条文号)1、景观设计:8.2.1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措施;8.2.10生态修复措施;8.2.11绿地的公共属性;8.2.12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8.3.10透水铺装。2、门窗二次深化设计:3.2.11条,需后期设计阶段完善外窗可开启大样,保证主要功能房间外窗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外墙面积的10%,对于有效通风换气面积未满足的功能房间将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换气次数达到2次/h。2建筑专业2.1建筑节能设计说明2.1.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类建筑类型的划分依据《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甲类建筑: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建筑群,为甲类公共建筑;乙类建筑: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的建筑,为乙类公共建筑;本项目楼栋均为甲类公共建筑。2.1.2建筑设计本项目总体布局符合规划、消防、人防、环保、防灾、减灾等要求。建筑之间间距和建筑物退让均满足《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版)的要求。2.1.3通风换气情况说明本项目公共建筑大部分主要功能房间外窗及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外墙面积的10%,对于有效通风换气面积未满足的功能房间将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机械通风换气次数达到2次/h,机械通风系统设计措施由暖通专业施工图阶段完善。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通风换气情况详“节能报告书-房间外窗(含透光门)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与房间外墙面积比例统计表”。2.1.4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与外窗(含透光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与外窗(含透光幕墙)玻璃可见光透射比楼栋号外窗(包括透光幕墙)朝向立面窗墙面积比可见光透射比1#楼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东立面1(正东)窗墙面积比≤0.20(0.14)0.62南立面2(正南)窗墙面积比≤0.20(0.00)0.62西立面3(正西)0.20<窗墙面积比≤0.30(0.25)0.62北立面4(正北)0.20<窗墙面积比≤0.30(0.26)0.622#楼商业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东立面1(正东)0.40<窗墙面积比≤0.50(0.44)0.62南立面2(正南)窗墙面积比≤0.20(0.07)0.62西立面3(正西)0.30<窗墙面积比≤0.40(0.39)0.62北立面4(正北)窗墙面积比≤0.20(0.01)0.623#楼商业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东立面1(正东)0.40<窗墙面积比≤0.50(0.41)0.62南立面2(正南)窗墙面积比≤0.20(0.00)0.62西立面3(正西)0.40<窗墙面积比≤0.50(0.44)0.62北立面4(正北)窗墙面积比≤0.20(0.13)0.622.1.5西向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0.3时,遮阳类型、遮阳位置及控制方式本项目2#楼商业、3#楼商业西向窗墙比大于0.3,建筑西向立面拟采用活动外遮阳,如外置活动卷帘。2.1.6空调机位建筑室外空调机位的安装应安全可靠,有利于通风换热,当建筑外立面竖向凹槽内布置室外机时,公共建筑凹槽宽度不应小于3.0m,室外机置于凹槽深度不大于4.2m,空调室外机的排风口相对时水平间距应大于4m。2.1.7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本项目无屋顶透明部分。2.1.8屋面绿化说明本项目公建各栋屋顶立体绿化采用屋顶绿化的形式,在屋顶设置可覆土200-300厚的种植屋面,种植屋面应符合重庆市《种植屋面技术规程》DBJ/T50-067的要求,种植屋面的面积应不小屋顶可绿化面积的50%,具体范围、面积比例详见绿化布置图。2.1.9自保温设计说明本项目外墙未采用自保温设计。2.1.10围护结构热工设计(1)不透明围护结构各部位保温材料热工参数材料名称燃烧性能密度Kg/m3导热系数W/(m.K)蓄热系数W/(㎡.K)其它要求修正系数α选用依据α使用场合普通烧结页岩空心(外壁厚≥25mm)砌体A级9000.5404.23压缩强度(MPa)≥5.0;外壁厚≥25mm,13孔及以上,宽度方向孔洞排数≥5排,矩形孔,交错排列1.00外墙砌体普通烧结页岩空心砌体A级8000.5404.23压缩强度(MPa)≥3.5;13孔及以上,宽度方向孔洞排数≥5排,矩形孔,交错排列1.00分隔墙全轻混凝土A级12000.3105.31压缩强度(MPa)≥151.2功能转换处楼板难燃型挤塑聚苯板B1级350.0300.27压缩强度(MPa)≥0.25;不上人屋面压缩强度(MPa)≥0.15,靠山墙压缩强度(MPa)≥0.25,体积吸水率≤1.0%1.2屋顶/地面岩棉板(垂直纤维)A1级1000.0480.75厚度<50mm时,压缩强度≥40KPa;厚度≥50mm时,压缩强度≥80KPa;垂直于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0.1MPa;质量吸湿率≤1.0%;憎水率≥98%;酸度系数≥1.8外墙:1.2架空楼板:1.3外墙、架空楼板其它耐碱玻纤网:单位面积质量≥160g/㎡,耐碱拉伸断裂强力(经、纬向)≥1300N/50mm,耐碱断裂强度保留率(经、纬向)≥75%。锚固件:单个锚栓在C25混凝土基层中至少能提供不少于0.6KN的抗拉强度,在砌体材料基层中至少能提供不少于0.3KN的抗拉强度。(2)透明围护结构材料热工参数围护结构型材玻璃传热系数W/(m2·K)物理性能等级类型太阳得热系数气密性水密性抗风压隔声保温透明外门窗隔热铝合金型材(窗框窗洞面积比20%)6中透光Low-E+9A+6透明0.442.8063435建筑楼梯间、走廊、电梯间的外窗均采用可开启的外窗。(2)屋面、外墙、地下室热桥部位建筑防结露设计的措施及防结露计算结果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结露设计主要依据围护结构各部位的保温构造,结露验算,各部位不会发生结露。围护结构各部位结露验算结果部位热桥屋面地面地下室外墙是否结露否否否否(3)公共建筑大厅全玻幕墙非中空玻璃与同一立面透光面积(门窗和玻璃幕墙)的面积比、对应的加权平均传热系数。本项目未涉及。2.1.1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判定本项目各围护结构指标未全部满足《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要求,需进行权衡计算。公共建筑权衡判断计算结果表楼栋参照建筑计算(kWh/m2)设计建筑指标限值(KWh/m2)1#楼42.2941.812#楼商业37.5132.923#楼商业40.5737.562.1.12公共建筑屋顶层防水以及设防情况本项目种植屋面防水层应满足一级防水等级(采用不少于两道防水)设防要求,且在种植屋面构造中应至少设置一道具有防水和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功能的防水材料,其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具有耐霉菌腐蚀性能,还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相关的设计要求。2.1.13安全设计1、主要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情况说明:1)外墙保温材料采用岩棉板,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屋面保温材料采用的是难燃型挤塑聚苯板,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2)甲、乙、丙级防火门、防火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门》GB12955、《防火窗》GB16809的有关规定。3)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要求,可不设置防火隔离带。防护层:抹面胶浆厚度5~7mm,填缝材料:岩棉条等A级保温材料。2、各保温系统对基层性能的要求,保温材料的粘贴方式、粘贴面积;一)外保温工程:a、保温系统基层采用水泥抹灰砂浆整体找平,抹灰砂浆的性能及抹灰工程(普通抹灰)质量应符合《抹灰砂浆技术规程》JGJ/T220-2010的规定,岩棉板粘贴面应进行界面处理。b、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应采用粘锚结合工艺,岩棉板与基层墙体的连接应采用粘锚结合工艺,并应采用满粘法。c、墙面岩棉板按顺砌方式粘贴,竖缝应逐行错缝,墙角处应交错互锁。二)屋面保温工程:a、平屋面铺设难燃型挤塑聚苯板采用干铺或粘贴方式,坡屋面铺设采用粘贴方式。粘贴难燃型挤塑聚苯板宜采用点框粘法或条粘法,设计粘贴面积不应小于被粘贴板面面积的50%。b、屋面坡度较大时,应采取防滑措施。三)架空楼板保温工程:架空楼板底侧铺设保温板采用粘锚结合方式,粘结板面面积应为100%。四)、其它要求:胶粘剂应涂在被粘贴板背面.板侧面严禁涂抹胶粘剂。(四)、各保温系统加强网类型及设置要求(普通部位与特殊部位的抗裂、防冲击加强措施)一)外保温工程:1、涂料、饰面砂浆、柔性饰面块材饰面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首层及易碰撞部位抹面层内应铺设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160g/m2和240g/m2),其余各层抹面层内铺设双层耐碱玻纤网格布(160g/m2)。二)架空楼板保温工程:抹面胶浆压入12.7X12.7φ0.9热镀锌钢丝网。三)、其它要求:1、门窗洞口周边的耐碱玻纤网应翻出墙面100mm,并应在四角沿45度方向加铺一层400mm×300mm的耐碱玻纤网。2、耐碱玻纤网之间不得干搭接,搭接宽度不应少于100mm。3、保温板的保温墙面与非保温墙面交接处应采用耐碱玻纤网搭接.搭接宽度应不小于200mm。4、应在门窗洞口、管道穿墙洞口、勒脚、阳台、雨篷、女儿墙顶部、变形缝等系统的终端部位用耐碱玻纤网对保温板进行翻包,翻包时耐碱玻纤网在保温板粘结层中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五)、各保温系统保温材料的锚固要求一)外保温工程:1、当基层墙体为混凝土、烧结空心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时,锚固件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25mm;当基层墙体为加气混凝土砌块时,锚固件的有效锚固深度应不小于50mm。2、岩棉板(垂直纤维)外墙保温系统中,建筑高度在60m以下的墙面每平方米锚固点不少于6个,建筑高度在60m以上且不大于100m的墙面平方米的锚固点不小于8个,任何面积小于0.1m2的单块板应至少设置一个锚固件,每块板不少于2个锚固点;岩棉板外保温系统应采用锚盘压网双网构造,锚固件应位于双网之间。3、外墙阳角、门窗洞口四周及檐口下均应加密设置,其间距不大于300mm,锚栓距基层墙体边缘宜为60mm。二)架空楼板保温工程:架空楼板保温系统构造中锚固件每平方米设置不少于6个。(六)、外墙外保温系统分格缝设置要求,填缝与密封材料类型;一)、外保温系统的抹面层应设置分格缝:1、分格缝的位置应结合建筑物外立面的设计及门窗洞口进行设置,缝宽≤15mm。2、水平分格缝宜按楼层设置,垂直分格缝宜按墙面面积设置,不宜大于36m2,并宜留在阴角部位。分格缝应做好防水设计。(七)、外保温系统变形缝设置要求,填缝与密封材料类型;变形缝处应填充岩棉保温材料,填塞深度大于缝宽的3倍,但不宜超过250mm;变形缝盖缝板宜采用经防腐处理的金属板。(八)、外保温系统托架设置要求,托架的材料、规格与锚固要求;岩棉板外保温系统横向下端部应连续布置支撑托架(支撑托架应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经表面防腐处理的金属制成),且托架应经防腐处理;支撑托架之间的竖向距离不宜超过10m或三层建筑高度,横向间距不应大于500mm;支撑托架应采用锚栓固定于混凝土梁或承重墙体上,支撑托架的锚栓数量应不少于2个且不应超过500mm;支撑托架长度应不小于300mm,宽度应不小于岩棉板厚度1/2,宜为岩棉板厚度的2/3,高度应不小于30mm。三、门窗工程根据《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15的规定,建筑外窗用钢化玻璃,单片玻璃面积<2㎡,外窗玻璃厚度<5mm;单片玻璃面积<3㎡,外窗玻璃厚度<6mm;单片玻璃面积<4㎡,外窗玻璃厚度<8mm。2.1.13专项论证说明本项目未涉及。2.2绿色建筑设计说明2.2.1节地与场地规划选址(1)项目的选址、规划1)本项目场地位于重庆市大足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2506㎡,约18.77亩。地块成不规则长方形南北长约140.6m,东西长约105.2m,南北高差不大于2m。项目北接工农路(道路宽度15米),西接龙中路(道路宽度15米)。2)建设场地内原有建构筑物均已拆除,无地下洞室,无需要保留的名木、植被、古迹等。建设场地内无架空电力线。项目场地安全,不存在污染源,地质灾害;无洪涝灾害,无含氡土壤,无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场地的防洪设计符合现行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及《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3)项目场地内的垃圾转运站处于全年风频最低的上风向,垃圾采用密闭收集、运输,不对场地内产生影响。(2)场地的生态修复及表层土的利用情况1)场地内无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利用地势将高层塔楼与商业建筑形成自然的分界,既有利于小区管理,也有利于增加商业建筑的商业价值。2)绿化环绕在楼群四周,带给住户更加愉悦的居住感受。车行道路环绕而行,使其不受车行干扰,并与主入口形成对景,使得主入口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居民锻炼、聚会、儿童嘻戏的理想场所。草地、灌木、乔木层次多变,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交替,力图创造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使其成为地段城市亮点。3)本项目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4)地面无障碍物,合理设计地面高差。用地范围内无保护建筑、树木等。建设时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减少开发建设过程对场地及周边环境生态系统的改变,充分利用挖方中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的表层土壤,项目施工阶段,景观专业考虑将表层土壤进行存放,用于后期建筑景观绿化用土,维持生物多样性。5)在建设项目阶段,采用生态恢复的措施,绿化植物采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的比例大于70%,项目场地内采用乔木、灌木、草皮等复层绿化的措施,严格控制草皮面积所占的比例低于10%,保证生物的多样性。(3)场地交通及周边资源利用1)本项目停车均以地下地库方式设计。项目用地交通组织设计为适度的人车分流,道路上设置限速警示牌。通过为各个商业分区导入人流,避免造成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通过后期物业管理,可实现正常使用下的人车分流,突出宜居舒适的居住环境,周边交通便捷、有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本项目在地下车库里规划有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的停车区位,其将由后期物业负责管理,避免发生盗窃,破坏车辆等行为。非机动车位面积占到机动车面积的5%以上。机动车停车设施:项目采用就近停车与地下停车相结合的方式,在场地内部设计了250个停车位,所有停车位在满足使用方便的同时不挤占行人活动空间。地下停车库设计错时停车区域,工作日夏季18:00至次日8:00,冬季17:30至次日8:00,休息日(节假日、双休日)全天为错时停车时间,社会车辆进出停车场经管理人员登记后,才可将车停放在规定错时停车区域。2)建筑选址满足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的范围内有公共交通站点,地块内主出入口和道路与上述站点联系。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场地内人行通道均采用无障碍设计,且与建筑场地外人行通道无障碍连通。本项目基地交通便利,场地出入口500m范围内有棠城客运中心、大足印象等公交站点,公交线路为大足106路、大足108、大足205路等。3)综合考虑地块场地标高情况,设置了人行主要出入口和消防车出入口,每个建筑单元的电梯,楼梯均可直接到达地下车库。使每个建筑单元均可通过地下车库通达机械车,满足居住者搬家,医疗等要求。4)无障碍设计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的要求,场地主要出入口、建筑出入口设计有无障碍坡道,提示盲道、轮椅坡道和扶手,各层卫生间均设置无障碍专用厕所,所使用电梯均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场地环境有高差处采用坡道、梯道并行的方式。出入口做1:12的无障碍坡道,均做防滑处理。在踏步起始点铺设有触感提示的地面材料为视觉残疾者提供方便,与场地外人行通道实现无障碍连通。停车库设有不少于总车位数2%的无障碍专用车位。5)建筑内部的商铺可对外出租,可改造成不同功能的空间,对外开放和营业。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有邮局、银行营业网点、餐馆、理发店、宾馆、药店、书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步行5-10min即可到达。6)本项目有餐饮、娱乐、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设施设备与周边本项目其他楼栋共享,提高了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资源;公共空间向社会公众开放。7)建筑周边绿地、休息设施向周边市民开放,每天开放时间详见建设后期物业运行管理。(4)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1)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做成景观台地,台地下方形成地下室,有利于减少土方开挖和达到土方平衡;同时利用台地高差组织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以减少坡道的面积和数量,节约了土地。2)项目地下空间主要为车库、设备房,设备用房主要为水泵房、配电房、防排烟机房。地下停车库采用错时开放的方式,部分区域的停车位对公众开放,开放的时间详后期物业运行管理确定。3)本项目用地面积约12506㎡,地下建筑面积13828.50㎡。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为110.57%,满足公建节地可选项的8.3.7条的要求。(5)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本项目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有学校、银行、餐饮店、医院、商场等,本项目设置有快递收发点,将其设置在出入口附近,方便住户日常快递的收取。项目的底层商业集中设置在项目沿街居民楼下,向周边居民开放。项目出入口距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小于500m,且场地1000m范围内含有学校、银行、餐饮店、医院、汽修场等5种以上的公共服务设施。2.2.2建筑物理环境设计(1)建筑布局与室外风环境风环境设计1)本项目布局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且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能调节场地微气候,同时缓解场地内热岛效应。建筑所在地地势平坦,本项目建筑数量较少,两栋高层相错布置,具有连续开敞空间,夏季引风进入场地内,增强建筑内部自然通风。项目内各建筑朝向,夏季有利于利用全年主导风向,实现夏季良好的自然通风。2)本次车库通风设计为诱导通风系统,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产生的废气和余热需通过机械通风排至室外,其系统与防排烟系统合用,并设置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为排风量的80%,若有直通室外的车道,且车道入口未设置特级防火卷帘,则利用直通室外的车道进行自然补风,系统划分及组成详见消防专篇中的防排烟设计。3)采取上述措施后,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风速低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超过5Pa,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在《重庆市典型建筑布局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重庆市=1\*ROMANI类地区建筑在进行绿色建筑一星级设计时,均能满足场地内风环境要求。且本项目的建筑布局不属于是封闭的围合式建筑,也未采用行列式以及斜列式布局。4)针对于建筑内部的“内区”房间,主要功能房间有效通风面积不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在过渡季典型工况下,90%的房间的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低于2次/h,实现通风与节能的目的。详“节能报告与计算书-房间外窗(含透光门)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与房间外墙面积比例统计表、外窗与房间地板轴线面积比计算表”。(2)建筑视野与光环境设计1)项目的房间墙体内表面颜色为白色,增强自然光在室内的反射,建筑窗墙比在满足节能要求下较大,可有效解决项目的采光问题。2)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明安装功率,照度设计值低于100lx。室外景观照明运行时间为18:00~6:00,冬夏季因日落时间不同而略有差异,严格控制室外照明运行时间。对于建筑室内照明,但建筑功能房间在夜晚运行时,考虑采用内遮阳帘等措施,防止室内灯光外溢。3)各建筑设立面(光彩)照明、广告照明,室外设环境照明、路灯照明及庭院照明,以上内容由顾客另行委托专业单位深化、设计、集成,本次设计范围内仅预留供电电源回路。4)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为商业用房,无采光设计要求。(3)建筑声环境设计1)根据《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一定距离适用4a类标准:相邻区域为2类声环境功能区,距离为30m;当临街建筑高于三层楼房以上(含三层)时,将临街建筑面向交通干线一侧至交通干线边界线的区域定为4a类声环境功能区。后期将采取相关措施:小区周边围墙采用声障墙,或布置高大的乔木以降低城市道路机动车的噪声影响。建筑采用隔声性能较好的中空玻璃外窗(其窗户的隔声性能不小于3级)3)场地内的根据室外声环境的边界条件,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建筑室内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同时将噪声敏感房间布置在噪声低的一侧。4)本项目的风机等设备均采用低噪节能的设备,设备机房等均布置在地下,与车库相邻,减少其对住户的影响。柴油发电机组、水泵、风机及电梯等选用低噪音的设备以降低运行噪声,并通过设备基础减震、新型降噪管、管道消声等措施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5)结合建筑节能设计采取构造措施提高楼板、分户墙、户门的空气隔声性能和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性能。6)水、暖、电气管线穿过楼板和墙体时,孔洞周边应采取密封隔声措施。7)建筑内部的噪声源处理良好,电梯机房采用隔声措施,电梯井道外覆吸声材料,包覆设计良好。可降低电梯噪声约7dB以上。8)车库排烟风机、排风风机,大风量高静压排风风机风管上均安装消声器。9)公共建筑的排水系统采用同层排水或新型降噪管,其使用比率大于50%。10)公共建筑各室内房间噪声级要求,且该项目围护结构设计合理。外墙、隔墙、楼板等隔声性能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平均值要求,设计标准见下表。商店室内允许噪声级房间名称允许噪声级(A声级,dB)高要求标准低要求标准设计要求商场、商店≤50≤55≤52.5走廊≤50≤60≤50公共建筑中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设计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同时,主要功能房间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隔声性能优于《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低限要求数值。构件名称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低限标准设计要求健身中心、娱乐场所等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55>55购物中心、餐厅、会展中心等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45>45外墙、外窗和门的空气声隔声标准构件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设计要求外墙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45≥45临交通干线的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30≥30其他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25≥25产生噪声房间的门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25≥25其他门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20≥20办公建筑(物管用房)构件隔声标准构件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设计要求办公室、会议室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50>45>45办公室、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间的隔墙、楼板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50>45>45构件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设计要求办公室、会议室与产生噪声的房间之间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DnT,w+Ctr≥50≥45≥45办公室、会议室与普通房间之间计权标准化声压级差+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DnT,w+C≥50≥45≥45构件名称空气声隔声单值评价量+频谱修正量设计要求外墙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45≥45临交通干线的办公室、会议室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30≥30其他外窗计权隔声量+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tr≥25≥25门计权隔声量+粉红噪声频谱修正量(dB)Rw+C≥20≥20构件名称撞击声隔声单值评价量(dB)高要求标准低限标准设计要求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实验室测量)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现场测量)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实验室测量)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现场测量)计权规范化撞击声压级L‘n,w(现场测量)办公室、会议室顶部的楼板<65≤65<75≤75≤652.2.3建筑节材与资源利用(1)装饰性构件功能及女儿墙高度1)本小区建筑设计立面造型简约,本项目采用竖向墙面和点窗造型,外立面造型简洁。整栋楼无不具备遮阳、导光、导风、载物、辅助绿化的飘板、格栅和构架,也无没有使用功能的塔、球等构件。2)本项目中女儿墙高度满足标准要求。(2)预拌混凝土使用建筑全部施工均采用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的配置见结构专业相关内容。(3)预拌砂浆使用本项目砌体及内外墙抹灰、楼地面工程采用预拌商品砂浆,砌体、抹灰强度强度不得低于M5.0,地面、屋顶强度不得低于M15,凝结时间不得低于8小时,表观密度大于1800kg/m³,保湿率大于等于88,其他未尽事宜应按照GB/T25181-2010。(4)可重复使用隔墙和隔断本项目未选择《标准》8.3.26条文可选项要求。(5)建筑中可再循环利用材料的应用本项目所使用的可再循环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钢材、铜等)、玻璃、铝合金型材、木材等。(6)绿色建材本项目按照绿色建筑银级(一星级)进行设计,所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根据《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目录》进行选用,达到绿色建材一星级的要求。包括的材料有建筑玻璃(用于外窗)、建筑砌块(用于砌体)、预拌混凝土(用于建筑主体)、预拌砂浆(用于砌体及内外墙抹灰、楼地面工程)等。(7)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的应用本项目未涉及。2.2.4景观设计(1)热岛效应的缓解措施1)为缓解项目中热岛效应,超过70%建筑红线内的硬质地面、道路的主色调为浅色,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屋面采用浅色屋面、种植屋面,外墙饰面材料颜色为浅色系涂料、石材。2)本项目拟种植大乔木13株,小乔木50株,遮荫面积为890㎡,遮荫面积比为20.25%。二次景观设计应保证红线红线范围内户外活动场地(包括步道、庭院、广场、游憩场和停车场)有效遮荫面积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遮荫面积高于20%的要求(遮荫计算方法根据《审查要点》取值,应按照成年乔木的树冠投影面积计算)。(2)绿化方式与植物配置、透水铺装1)本项目公建各栋屋顶立体绿化采用屋顶绿化的形式,在屋顶设置可覆土200-300厚的种植屋面,种植屋面应符合重庆市《种植屋面技术规程》DBJ/T50-067的要求,种植屋面的面积应不小屋顶可绿化面积的50%,具体范围、面积比例详见绿化布置图。2)本项目架空层的覆土深度均为1.5m,植物配置合理:常绿树与落叶树按1:1比例搭配,以适应重庆冬季采光与夏季遮阳需要;乔、灌、草复层配置合理,群落乔木量≥3株/100㎡绿地;复层群落占绿地面积≥20%;纯草坪面积占绿地面积≤20%。常绿树能有效减少景观耗水量,落叶树在冬季落叶,区内道路、广场两侧分别将高大乔木、灌木按一定植株行距种植行道树。建筑物周边等区域停车位地面采用植草砖铺装,种植结合行道树设计,沿停车场四周及各停车位两侧种植乔木,用绿篱围合,以提高本工程绿化覆盖面积,降低空调系统能耗,同时在夏季起到防止暴晒,保护车辆,净化空气,减少公害的作用。3)本项目环境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选用适合当地自然条件植物,乡土植物占总植物数量的70%以上;苗木图、本地植物配置表等在景观二次施工图设计时完善,具体布置详见景观专业图纸。4)硬质铺装范围(不含重型消防车道、建筑屋面、绿地、水面)为人行步道及儿童活动场地,总铺装面积为4395.86㎡。其中对部分人行步道、活动场地等采用透水砖铺装,透水铺装面积为3819.2㎡,占硬质铺装面积的比例为576.66%。满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透水铺装面积不低于50%的要求,具体设计景观深化设计完善。透水铺装材料性能及铺装技术要求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行相关标准。铺装土基至少在其顶部以下0.6m高范围内渗透系数不小于1.0x10-4cm/s,铺装设计标高距离地下水位应大于1m,不在软弱土、液化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等特殊土壤上,不在水资源保护区范围内。(3)场地雨水径流控制1)本项目设计的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5%,设计的降雨量为10.1mm。本项目通过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措施,可达到场地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设置要求,具体设计内容详见《海绵城市设计专篇》。2)本项目屋面、道路雨水将采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如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等设施。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有别于传统的灰色雨水设施(雨水口、雨水管道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减少城市洪涝灾害、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2.2.5绿色施工、运营管理的措施1、对绿色施工技术管理要求(1)加强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重点内容的专业会审,施工前进行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内容进行专项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建筑专业应与结构、给排水、暖通和电气专业紧密配合;(2)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前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编制符合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重庆市绿色施工相关标准的要求的绿色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专项方案;(3)绿色建筑施工时材料相关性能指标必须满足本设计文件以及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不得采用国家、重庆市禁止使用的建筑材料;对于限制使用类的建筑材料,需要严格执行材料限定使用的范围和部位;优先采用工业化建筑体系或者工业化部品;(4)施工单位需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计划和室内空气品质管理计划,施工单位需做好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采购材料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有关规定,需做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5)绿色建筑的施工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有关施工、验收规程的要求。(6)绿色建筑的验收应符合国家《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255-2017。2、对绿色运营管理的技术要求(1)建设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管理制度,制定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的操作规程;(2)运营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用途,不得擅自降低本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规定明确的各种参数标准;(3)建筑设备及材料(如遮阳措施、门窗幕墙、透水地面、地面材料)等应定期检查、维护与保养,相关的标识标牌应清晰可见,环境绿化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有效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4)建筑材料和设备应在合理使用年限范围内使用,定期对绿色建筑有关的指标,如:室内外声环境、光环境、风环境、热环境以及可能出现的污染源等进行监控,对出现异常的设备或场所需及时修正或整改,对于涉及安全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5)运营过程中如遇装饰、装修等应避免破坏已有的建筑构件和设施。

3结构专业3结构专业3.1.1场地基本情况根据地勘资料:拟建场地内地层分布连续、稳定,无滑坡、崩塌、泥石泥等不良地质现象;,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拟建场地存在边坡支护情况,采用边坡治理后适宜该工程建设。3.1.2场地的地质水文状况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场地地形较平坦,拟建场地比周围场地高,有利于地表水体的排泄,大气降水后,多数沿地表迅速排出场外,仅少量下渗,在低洼地段的土层中形成孔隙水或在基岩的裂隙中形成裂隙水,水量小,且随季节变化大,雨季有水,旱季干枯。待各钻孔施工完毕后,提干孔内施工残留水,24小时后观测水位,未见水位恢复,说明在施工期间,钻探深度范围内,地下水贫乏或埋深大,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3.2地基基础场地基岩中等风化带基岩整体稳定,力学性质好,是场地良好的持力层。根据地勘建议与总图设计方案,本次设计范围拟建楼栋基础选型如下:楼栋编号基础形式1#网点商业;2~3#楼住宅;地下车库机械旋挖灌注桩3.3结构体系各栋:采用梁板柱框架结构体系,主要结构构件为框架梁与框架柱,传力途径为板→次梁→框架梁→框架柱,传力途径清晰,受力明确。对于多层建筑,框架结构竖向构件截面较小,配筋较小,节约混凝土与钢筋,框架结构体系空间布置灵活,可满足多方面的使用要求。若采用剪力墙结构,则空间布置不灵活,满足不了多方面的使用要求,且层数较少,剪力墙截面较长,配筋较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故对于多层建筑,且对空间布置灵活度有要求的情况下,采用框架结构比较合适。3.5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1)、混凝土结构:基础:C30现浇梁、板:C30、C40框架柱、剪力墙:C30~C40构造柱、圈梁及其它各类构件C20(注:采用强度等级400MPa及以上的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2)、钢筋:梁、柱纵向主筋采用HRB400,墙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梁、柱箍筋HRB400。板采用HRB400,梁腰部构造钢筋采用HRB400级;剪力墙分布筋采用HRB400级。如有特殊要求,市场供货困难等原因,可作调整。公共建筑部分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级钢筋的用量在住宅部分建筑应满足《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的8.3.28的要求高于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85%。1)、混凝土结构:①、采用了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耐热性好等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保证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技术措施如下:措施一、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外掺料,用以降低用水量和水灰比,降低水化热,增加结构的致密性和稳定性,从而使混凝土具有高耐久性。措施二、改善外部环境,:避免①冻溶循环作用,②钢筋锈蚀作用,③碳酸盐的作用,④淡水溶蚀作用,⑤盐类侵蚀作用,⑥碱-集料反应,⑦酸碱腐蚀作用,⑧冲击、磨损等作用。本工程的基础、柱、梁部位采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其用量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高于50%。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应符合《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207第3.0.3条的规定,同时不低于现行标准GB/T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中50年设计寿命要求。2)、钢结构:本工程均采用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非全钢结构,不作讨论。3.6混凝土的运用本工程现浇混凝土均采用预拌混凝土。3.7砂浆的运用本项目砌体及内外墙抹灰、楼地面工程采用预拌商品砂浆,砌体、抹灰强度强度不得低于M5.0,地面、屋顶强度不得低于M15,凝结时间不得低于8小时,表观密度大于1800kg/m³,保湿率大于等于88,其他未尽事宜应按照GB/T25181-2010。3.8工厂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的应用本项目未涉及3.9墙体材料室内隔墙及分户隔墙采用烧结页岩空心砖(密度等级900级,13孔及以上,强度等级MU3.5),外围护墙采用厚壁型烧结页岩空心砖(密度等级900级,强度等级MU5.0),以上墙体均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厨房、卫生间墙体采用M5水泥砂浆、MU10烧结页岩多孔砖(20孔及以上)砌筑。

4给排水专业4.1水资源利用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最高气温42.2℃(1958年8月29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重庆属于中国建筑气候分区的ⅢB区。2)本工程从项目北侧市政给水管网接一根DN150的引入管。室外消防管网与室外生活供水管网分开设置,市政水压约为0.35Mpa(海拔高度:410.80),室外消防管网在红线范围内沿道路布置成环状管网,管径DN150。3)本项目可利用的水资源为城市自来水厂提供的市政给水。本项目无自备水源。4.2用水量计算整个工程用水量:日用水量:161.56m3/d,最大小时用水量:18.07m3/h,平均小时用水量:9.22m3/h。生活用水量明细详表5.4-1,消防用水量明细详表5.4-2。表4.2-1生活用水量明细表序号名称用水单位数用水定额L/人.d使用小时数h最大日用水量(T/d)小时变化系数最大时用水量T/h平均时用水1住宅538人20024107.602.511.214.482商业6351.43m22251231.751.53.972.653绿化3762.032.067.521.01.251.254不可预见用水量按小计的10%来计14.681.640.845合计161.5618.079.224.3给水系统4.3.1给水方式1室外给水本工程从北侧市政道路市政给水管网上接入一根DN150给水管,给水引入主管、绿化用水引入管上设置倒流防止器。2给水计量1)室外设生活、消防、绿化总表。2)住宅:在各户设置独立容积式水表,高层住宅分别在一次供水与二次供水所供楼层的顶层设置清洁水表,给水管及水表均集中设于在水管井内。3)商业各公共卫生间、物管、社区用房、餐饮、沿街商铺单独计量。4)室外消防环网市政补水、消防水池(箱)补水单独计量。3给水方式本工程最不利点用水所在的位置为1楼消防水箱。本工程市政供水标高为0.35MPa,每个分区的楼层供水支管压力超过0.20MPa时设支管减压阀减压。4给水节能措施a厨卫、绿化、各商铺、各公共卫生间以及各住户均分别设水表单独计量。b节水器具:所有器具满足现行《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及现行《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2011的要求,水嘴流量等级不低于2级,坐便器用水量等级不低于2级;小便器一次用水量不应大于3.0L,蹲便器一次用水量不应大于5.0L,淋浴器流量等级不低于2级。本项目的节水器具均不低于二级效率等级要求,满足居建节水可选项8.3.17的要求。c用水计量:除在本工程进水管上设置总水表外,根据不同的用水性质分别设置水表计量,按用水部门分别设置水表进行计量收费。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d水池(箱)设水位监视和溢流报警装置,信息传至监控中心。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水质安全保证(1)本项目给水管与市政给水管接管处设倒流防止器。(2)生活给水出水口与用水容器溢流边缘及生活给水补水管口与构筑物溢流水位的最小空气间隙大于2.5D(管口直径)。(3)消防水池水箱进水管管口最低点高出溢流边缘的空气间隙不小于150mm。(4)生活给水管道安装时避开(毒物)污染区。6管网漏损控制要求a室内给水管小于DN32的支管采用PPR塑料给水管,卡箍或配套管件连接或热熔连接。其他给水管采用钢塑复核管,热熔连接。高层住宅均采用静音型聚丙烯排水塑料管,粘接;多层商业采用聚丙烯静音排水塑料管,粘接;室内雨水管多层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塑料管,粘接;高层采用承压塑料管,粘接。室外雨、污水管均采用硬聚氯乙烯双壁波纹室外排水塑料管,弹性密封橡胶圈柔性连接,污水管径为d300~d400,雨水管管径d300~d600mm。室外雨水,污水检查井优先采用一次注塑型塑料检查井,车道及消防车可到达的地方采用混凝土检查井及重型铸铁井盖b管道上采用零泄漏的高性能阀门;如弹性座封闸阀、偏心蝶阀、水力控制阀门等。c给水管道安装需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相应要求。7用水器具及其用水效率室内卫生洁具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住宅卫生间大便器采用5升的冲洗水箱。公共卫生间水龙头采用感应式,大便器采用带真空破坏器的脚踏式大便器,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大便器冲洗水箱均不大于5L。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并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2014及《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T18870的要求,由业主自定。4.4排水系统4.4.1市政排水现状污水接口:本工程西侧市政道路的城市污水管道接口,允许项目内的污水排入。4.4.2室外排水生活污水汇集到室外设置的小区污水管网后,根据渝建发(2006)19号《关于调整城市污水排放方式的通知》和环评报告要求,住宅污水经格栅处理,商业污、废水经生化池后,达环评标准后就近排入周边市政污水管网。由于环评报告未出,排水方案需在环评报告出来之后确定。4.4.3污废水排放量小区总污水量为128.59m3/d,生化池处理能力为130m3/d。4.4.4排水系统1排水采用生活污水及雨水分流制。2室外生活污水经室外污水管道收集后,汇流入小区化粪池,室外生活污水和雨水均通过暗管(沟)组织排水,由西向东到达相对低点位置分别排向本工程东侧的城市雨、污管道内。3室内的生活污水和雨水采用重力流组织排水;但采用重力流排水有困难的污水和雨水均分别排至地下室的集水池内后,再采用潜水排水泵提升至室外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4商业污水采用伸顶通气单立管系统。5住宅卫生间采用带有专用透气管的双立管排水系统;厨房采用伸顶通气管排水系统。6餐饮含油废水经气油器进行油水分离后,集中进入室外隔油池处理后排入生化池。4.4.5雨水排水设计:根据重庆市大足暴雨强度公式计算雨水量,暴雨强度q=1304×(1+0.815lgP)/(t+5.755)0.643(L/s.hm2),雨水量Q=qψF。场地排水P=3a,t=10min,ψ=0.65;屋面雨水立管(不设溢流口),多层建筑排水P=10a,高层建筑排水P=50a,t=5min,ψ=0.9;地下庭院和车道出入口P=50a,t=5min,ψ=0.9。4.4.6管材1室外1)污水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DN500的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密封橡胶圈承插式接口连接。管径大于DN500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2)雨水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DN500的采用PVC—U双壁波纹管,密封橡胶圈承插式接口连接。管径大于DN500的采用HDPE双壁波纹管。。2室内1)高层住宅室内污废水管、通气管,采用静音型聚丙烯排水塑料管,粘接;转换层及以下的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排水铸铁管,法兰连接。2)高层建筑屋面雨水管采用承压型PVC-U排水管,承插粘接;阳台雨水管、多层建筑屋面雨水管、空调冷凝水管采用普通PVC-U排水塑料管,承插粘接。3)压力排水管、水箱的溢、泄水管:采用内外壁热浸镀锌钢管,小于DN50采用丝扣连接,大于等于DN50采用法兰连接。4)消防电梯埋地排水管采用法兰承插式柔性接口机制排水铸铁管,橡胶圈密封法兰压盖、螺栓紧固,紧固连接螺栓采用不锈钢材料。4.4.7排水检查井在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双层井座和井盖。非车行道上的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单层井座、井盖。4.5场地雨水径流控制措施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项目设计的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55%,设计的降雨量为10.1mm。本项目通过透水铺装、屋顶绿化、雨水花园等措施,可达到场地对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设置要求,具体设计内容详见《海绵城市设计专篇》。4.6绿化灌溉绿化浇灌根据绿地的面积大小、植物类型、管理形式和水压等因素,采用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4.7环境噪声控制1)高层建筑的干管立管应采用强度高且具有较好延性的管道,连接方式可采用管件连接或焊接。2)需要设防的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当采取吊架,支架或托架固定时,应设置抗震支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等还应设置防晃支架。3)管道不应穿过抗震缝,若必须穿越必须采取相关措施。4)其余要求均应满足《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4节的相关标准。

5电气专业5.1供配电系统5.1.1、电源及电压1)市政电源本工程二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三级负荷采用单电源供电。供电制式均为0.4/0.22KV。常用低压0.4KV电源均由负一层变配电所引来。本工程中二级负荷采用1路0.4kV市电+柴油发电机提供1路应急电源形式来满足。柴油发电机与市电间设置连锁开关,禁止同时投入运行。2)备用电源由负一层柴油发电机房引来。5.1.2、用电负荷计算(1)本工程负荷等级二级负荷:车库的普通照明,弱电信息机房;消防用电设备,应急、疏散照明。住宅、商业部分的消防用电设备(含消防联动装置),应急、疏散照明;商业应急、疏散照明。除开二级负荷以外的所有负荷均为三级;(2)根据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本工程各类用电负荷指标如下(不包括工艺负荷):用电负荷指标:1)地上商业网点:150W/m2;2)地上商业:120W/m2;3)住宅(90m2~120m2):10kW/户;4)住宅(<=90m2):6kW/户;5)车库照明:15W/m2;6)充电车位(快充):30kW/个;7)充电车位(慢):7kW/个;8)景观预留:2.5W/m2。水泵、风机、电梯用电按照相关专业所提资料计算。5.1.3、变电所设计本工程在负一层设专用配电所1座、公用配电所1座、柴油发电机房1座,开闭所1座,变电设备均选用SGBH13-型(Dyn11,Uk=4%或6%)环氧树脂浇注非晶合金干式变压器,均带IP30防护外壳、温控器及冷却风机。各变配电所变压器安装台数、容量和柴油发电机房柴油发电机组安装容量、台数如下:公用配电所:共1台,1*800KVA;专用配电所:共2台,1*1000KVA+1*1250KVA柴油发电机房:共1台。常载功率400KW,备载功率440kW。(3)变压器设置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11接线组别的低损耗、低噪声节能型产品,且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应不低于《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2级能效的要求。力求使变压器的实际负荷接近设计的最佳负荷,提高变压器的技术经济效益,减少变压器损耗。采用低压柜集中补偿的方式以提高功率因数。当变压器母线电流最大相超过三相负荷电流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负荷电流小于三相负荷电流平均值的85%时,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5.1.4、减少配电线路损耗a)尽量选用电阻率ρ较小的导线;b)尽可能减少导线长度,尽可能避免在设计中线路走弯,不走或少走回头路;c)变电所应尽可能地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供电半径,供电半径小于200米;d)对于较长的线路,在满足载流量、热稳定、保护配合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下,在选定线截面时加大一级线截面。5.1.5、功率因数补偿:(1)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要求补偿后的低压侧的功率因数在0.95以上。(2)补偿装置中电容器应串联适当电抗器。5.1.6、谐波治理措施本工程为住宅、临街门面及配套用房,无谐波电流含量较大的用电设备,采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配相应比例的电抗器以抑制谐波电流。a)尽量选用电阻率ρ较小的导线;b)选用低谐波产品或设备自带滤波器;c)选用D,yn11接线型变压器;d)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中配相应比例的电抗器以避免谐振和限制电容器回路中的谐波电流,保护电容器。5.2照明节能照度标准本工程中各场所的照度标准、照明功率密、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均满足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规定。见下表:主要场所照明参数标准表主要场所名称照度标准值(LX)照明功率密度目标限值(w/m^U2^U)统一眩光值(UGR)≤一般显色指数(Ra)≥起居室、厨房、卫生间100≤5.0-80卧室75≤5.0-80餐厅150≤5.0-80车库车道50≤2.0-60电梯前厅100≤2.5-60楼梯间50≤2.02560一般商店营业厅,商业300≤8.02280走廊(一般)50≤2.02560消防控制室300≤7.02280弱电机房300≤7.01980配电装置室200≤5.0-80发电机室200≤5.02580电梯机房200≤5.02580泵房100≤2.0-60风机房100≤2.0-60注:应急照明照度:1、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lx;2、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3.0lx;3、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5.0lx。由本表可知本项目属于毛坯房,其公共部分的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16的相关要求。(2)室内照明光源及灯具选择符合下列要求:1)光源选择a一般场所为荧光灯或节能型光源,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而定;b走廊、楼梯间照明采用吸顶灯;c电梯前室照明采用吸顶灯,均由跷板开关就地控制;d车库照明采用简式荧光灯,由照明配电箱集中控制;设备用房照明采用防水防尘灯具,由各房间就地控制。e住宅室内照明由住户自理,公共部位照明采用吸顶灯或筒灯,由节能开关控制。f室外环境照明、路灯照明及广告照明由顾客另委托专业单位一并考虑,本次设计只预留电源,室外照明由物业管理集中控制。室外照明设计应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7章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室外照明采用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2)灯具效率选择高效低耗的灯具,照明灯具的效率需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要求。格栅型荧光灯灯具及格栅型气体放电灯灯具,其效率不低于65%,开敞式荧光灯和气体放电灯灯具效率不低于75%,吸顶灯、壁灯等灯具保护罩采用透明玻璃罩,灯具效率不应低于65﹪。直管形荧光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保护罩(玻璃或塑料)格栅透明棱镜灯具效率≥75≥70≥55≥65紧凑型荧光灯筒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保护罩格栅灯具效率≥55≥50≥45小功率金属卤化物灯筒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保护罩格栅灯具效率≥60≥5550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灯具的效率(%)灯具出光口形式开敞式格栅或透光罩灯具效率≥75≥60发光二极管筒灯灯具的效能(lm/W)色温2700K3000K4000K灯具出光口形式格栅保护罩格栅保护罩格栅保护罩灯具效能≥55≥60≥60≥65≥65≥70发光二极管平面灯灯具的效能(lm/W)色温2700K3000K4000K灯盘出光口形式反射式直射式反射式直射式反射式直射式灯盘效能≥60≥65≥65≥70≥70≥753)照明控制方式a住宅过道、楼梯间的照明灯具由就地开关控制,车库等大空间的照明灯具在照明箱内集中控制。午夜后自动关闭部分回路。住宅楼走道、前室、楼梯间照明灯具选用节能自熄开关,在火灾时强行点亮其应急灯。建筑门厅处设置便于残疾人使用的照明开关。b除变配电房、柴油发电机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消防水泵房的应急照明保证100%外,其他场所的应急照度保证值为正常照度的10%;地下车库疏散通道、楼梯间、前室、疏散集散区、主通道的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5lx。疏散指示、安全出口标志灯具常亮,住宅的走道和楼梯间应急照明灯采用节能自熄开关,火灾时强行点亮。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c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标志均自带蓄电池,应急时间大于30分钟。照明灯具采用延时自熄节能开关控制,应急状态下可由消防控制中心强制点亮应急照明灯具。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灯。d室外环境照明、路灯照明及广告照明由顾客委托专业单位一并考虑,本次设计只预留电源。室外照明设计应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7章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室外照明采用节能灯具,由物管集中控制。5)照明线路a室内照明线路穿线槽敷设,穿管沿墙、楼板暗敷,室外照明照明线路穿管埋地暗敷。应急疏散照明灯具的供电线缆采用铜芯、低烟无卤阻燃耐火型,沿金属防火线槽敷设,穿管沿墙、楼板暗敷时,埋深不小于30mm。消防应急灯具的外壳选用不燃材料或难燃材料(氧指数≥32)制造,内部连线采用耐温不小于105℃的导线,且接线牢固。b装有淋浴设备的住宅卫生间照明回路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6)室外照明设计满足下列要求:a室外设路灯、庭院灯和泛光照明。灯具选用防水防尘型,220V。路灯、庭院灯采用节能灯具,泛光照明采用金卤灯。采用时钟自动控制。b减少室外夜间照明溢光;c避免夜间室内照明溢光。5.3电气设备的控制1)平时使用的电动机,37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37kW以上电动机采用软启动降压启动方式;消防专用设备电动机45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45kW以上电动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方式。2)平时功能性使用的电动机由各自的使用功能控制;3)消防设备电动机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消防控制室手动控制或就地控制。4)电梯具备按程序集中调控和群控功能。5)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电梯、生活水泵等节能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使其在负载率变化时自动调节转速使得与负载变化相适应以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5.4计量与智能化5.4.1计量系统本工程根据建筑功

网址:棚户区改造工程(金凯•海棠春天B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说明专篇(公共建筑).doc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7642

相关内容

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doc
03.绿色建筑施工图绿建专篇.doc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说明.doc
建筑节能设计专篇.doc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要点(修改).doc
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节能建筑
公共建筑材料与构造设计节能策略.doc
绿色建筑节能施工方案模板.doc
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doc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