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急救常识普及
普及心脏病知识,提高急救意识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心脏病发作急救#
心梗一旦来了,一些必要知识您得知道,否则延误抢救,生命不可重来!
心梗是如何形成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中青年急性心梗发病率上升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急性心梗发病人群中,30至40岁的青壮年占到了三成,而且有上升趋势。而高强度、高压力、高度紧张、持续过劳的工作状态是诱发中青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急性心梗死亡七成以上发生于院前
以2013年的数据为例,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约50多万例,只有5%的患者得到规范治疗。目前中国心梗急救面临多种挑战:急性心梗死亡七成以上发生于院前,但患者多选择就近医院,仅1/5根据急救资质选择医院。首诊医院选择不当是导致延误的主要原因。
二是民间救护培训不足,每一百个中国公民当中大概只有一个人经过非常正式的应急救护培训,而这个数字在欧洲大约可以接近50%左右。在美国,仅接受心肺复苏技术培训的人就有7000万,相当于全美总人口1/3。不少国家规定,应聘人员谋职时必须持有急救员合格证。
三是患者不注意心梗前兆。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突然,但约有50%~80%的病人发病前1~2天或更长时间有先兆症状,胸痛、恶心、呕吐、大汗、突然出现憋闷、乏力,运动时心慌、气短甚至牙疼等,都是可能发生急性心梗的信号。出现上述警报信号时,应立即去医院检查,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负重、情绪变化或受刺激等,有条件者可实行氧疗或心电图监测。
心梗黄金救援120分钟,急救常识学起来
在人体当中,心脏像一个发动机一样,通过收缩,来为其它器官供血。这个收缩的动力,来自心肌。而为心肌提供养分的,则是位于心脏的冠状动脉。当胆固醇等沉积在这条大通道中,就容易造成堵塞。严重时,这里会形成血栓。动脉的梗阻,将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并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时间越长,坏死的细胞越多,心脏也就越容易彻底停工。
冠状动脉血管堵住10多分钟:患者会感觉到心绞痛。堵塞超过20分钟:心肌开始坏死,心肌坏死的面积越大,患者死亡率越高。介入治疗每延迟10分钟,患者的死亡率便会增加1%。如果在120分钟内打通血管,患者出院后,将不会太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超过3小时心肌细胞恢复的可能性就极小了。
因此,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后,临床上的黄金救援时间只有120分钟。越早进行救治,患者的生命也就越有保障。
发生心梗,如何急救,为病人和医生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以下的心梗抢救流程请务必熟记!
必知!心梗急救过程中的对与错
责任编辑:
网址:心梗急救常识普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48975
相关内容
普及心梗急救知识意义重大普及急救知识 提升健康理念——工科局举办“世界急救日”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活动
日常生活急救知识普及与实践
亟待普及的急救知识
普及健康与急救知识
急救,急救常识,急救知识,心脏病急救
普及急救知识 守护健康晚年——茶东社区开展老年常用急救知识培训
心肌梗死的急救方法
日常医疗及急救小常识
普及日常急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