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丨2022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洞察

发布时间:2024-12-24 18:24

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监测中有广泛应用。 #生活知识# #科技生活# #科技改变生活# #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医疗设备是一种可以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式医疗电子器械,在软件支持下感知、记录、分析、调控、干预甚至治疗疾病或维护健康状态,其真正意义在于植入人体、绑定人体,识别人体的体态特征、状态,时刻监测用户身体状况、运动状况、新陈代谢状况,实现生命体征数据化,主要作用体现在健康监测、疾病治疗、远程康复等方面。

行业发展背景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深入发展,新时代数字经济的到来,催化着医疗数字化建设高质量发展。大数据、AI、云计算等新技术为医疗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交互打通阻塞,院内治疗逐渐向外拓展,远程医疗驶入发展快车道,数字健康管理融入居家、社区生活日常。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可穿戴医疗设备为数字化医疗的远程医疗、实时监测、移动健康、在线管理等提供了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也进一步降低医疗成本,释放传统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资源分配效能。

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家庭护理需求增加。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提升,患者人群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实时监测、应急治疗和持续监护等功能,可减轻护理人力成本,可实时满足老年人群及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需求,其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近些年反复的疫情促使消费者更加关注健康需求,尤其在疫情管控区域,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测、智能康复、用药提醒等功能,使其成为远程诊疗、实时监测、智能防控的优选方案。后疫情时代可穿戴医疗设备成为新的医疗趋势,医疗健康需求的增加也推动着行业加速发展。

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不仅是数字化医疗建设的科技保障,也为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创新突破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实时监测、信号处理、数据传输、精准分析、信息交互、能源保障以及新材料应用,确保了可穿戴医疗设备具有柔性可穿戴、医疗级精准度、实时远程监测、连续动态监护等应有之义。

可穿戴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受到了政策的青睐和资本的关注。自2015年“发展医用级可穿戴医疗设备”被列为战略高度,相关政策不断出台针对性发力行业薄弱环节,明确行业发展方向与行业标准化,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医疗设备消费化成为大势所趋,截至2021年,医疗器械领域发生375起融资,融资金额772亿元,其中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市场容量、复合增长率方面优于其他医疗器械赛道,成为融资热点。

行业发展现状

当前,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整体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产品突破传统局限,国产品牌加速替代产业链诸多环节,消费级可穿戴产品积极谋求向医疗领域转型升级。健康监测与慢病管理成为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热门应用领域,健康数据管理成为企业建设工作重心,多领域资源共享、科研合作、项目孵化助力行业市场化攻坚克难。

1、行业整体高速发展

现阶段,国内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表现出强劲增长态势,企业数量与获批产品数量均在不断增加。产业社会关注度高,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更新迭代较快,产业创新异常活跃,行业创新产品繁荣发展,市场应用环境丰富多元。预计2024年后,市场竞争格局将基本形成,产品医学价值不断成熟,可覆盖健康监测、疾病预防、远程诊疗等场景,将成为患者选择的重要因素。

2、产业链完整且多元,国产品牌替代加速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已经形成上游硬、软件供应,中游产品制造到下游健康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智能硬、软件技术供应是产业链中重要环节,生物传感器是可穿戴医疗设备创新核心,目前准确性和灵敏度能达到医用级要求的传感器不多。处理器芯片以国外半导体产品为主,国内也有部分企业实现应用突围。由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对柔性特征要求较高,柔性电子技术等成为上游研发热门方向。

在产业链中游产品制造领域,普适性设备以智能医疗手表为代表,消费属性较强,生产企业以消费电子龙头企业为主。专业性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以医疗器械企业为主,包括健康监测、康复管理和给药装置等设备。

产业链下游设备应用场景包括医院监测、慢病管理、护理健康、体育训练、教育教学等诸多领域。

总体而言,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相对国外市场来说起步较晚,也因此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就产品应用来看,在产业链各环节,国产品牌产品创新不止,对国外产品的替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且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5G技术的高速发展,国内居民对健康管理的专业化、常态化和个性化需求,可穿戴医疗设备势必将迎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3、消费级产品积极谋求向医疗领域转型升级

说到可穿戴产品,大多数人想到的是智能手表,但由于这类设备在早期并不具备医学价值,因为并不属于可穿戴医疗设备。随着用户对医疗价值需求的提升,苹果、华为、小米等传统消费电子科技巨头纷纷转战医疗领域,在各自产品基础上不断更新迭代,提升医学价值属性,并搭载人工智能软件,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测与预警、数据分析等更专业化的健康管理功能。

4、健康监测与慢病管理成为热门应用领域

人口老龄化与疾病年轻化趋势的加剧,使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病人数和患病率也不断增加。随着分级诊疗、医养结合以及主动健康管理覆盖广度和深度的增加,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以及居家场景将承担更多慢性疾病管理工作。可穿戴医疗设备的应用,使得慢病管理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持续化。同时,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对医疗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可靠的医学价值、实时长程监测、良好的用户体验、亲民的价格体系、丰富的功能应用等。

5、健康数据管理成为企业建设工作重心

实时动态、连续长程、远程管理是可穿戴医疗设备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物联网技术多元化拓展和可穿戴医疗设备智能化发展,数据上云成为必经之路,实时数据容量、使用范围和共享量也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对于健康数据的监管和网络安全保护、数据应用赋能、共享范围多元拓展,成为可穿戴医疗设备企业的重要战略部署方向。

6、多领域合作助力行业市场化攻坚克难

目前全社会科学研究正在不断向好,对于可穿戴医疗设备技术更需要大量研发创新。除了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之外,利用公共服务平台、校企合作、军民融合,有助于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加快产品研发、成果孵化和临床验证,推动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快速发展。

典型业务模式

1、创新技术企业:研发创新,提供医疗级健康管理

通过不同产品线,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并打造健康云平台,形成服务闭环,实现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例如智柔科技,以柔性电子技术为核心应用,通过自主研发创新,基于心电、胎心、体温、睡眠、血糖、血氧、血压等各项生命参数建立众多产品线业务,并基于云平台,实现健康监测、疾病筛防、慢病管理、运动监测和专业诊疗等专业化服务。 

2、龙头电子企业:产品升级,技术赋能医疗场景

通过自身产品搭载自研技术,以技术支持和生态赋能健康管理,按照医疗产品标准化规范要求,注入医疗资源专业力量,打造产品与服务闭环。例如华为,以智能手表/手环为载体,搭载心率监测、血管检测、睡眠监测等技术,建立心电分析系统、心律失常分析系统的算法创新,为用户提供慢病监测与健康管理。

3、传统医疗企业:合作共建,构建完整健康生态

以自身医疗服务优势为核心,通过与传统消费电子硬件厂商合作共建,打造“智能硬件+APP+云平台”可穿戴医疗完整生态体系,同时增强自身可穿戴医疗设备服务能力。例如九安医疗,将慢病管理、实时监测、异常预警等医疗级应用链接到日常生活中,联合苹果、小米等科技巨头完善可穿戴医疗生态体系,实现居民身体健康实时监测与管理。

4、龙头器械厂商:战略布局,打造品牌影响力

聚焦慢病管理领域,以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完善拓展业务布局,强化产品深度应用。例如美敦力,从产品便携性、预警性和精准性着手,提高血糖健康管理产品的应用深度,实现产品布局的完善和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行业发展趋势

1、医学价值提升,更贴近日常生活

作为新兴产业,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在现阶段的很多技术仍处于研究创新阶段,设备功能多以数据采集为主,对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较弱。随着产业链上游行业的不断进步,研发和技术的逐渐积累,医学专家资源的支持,以及应用需求不断增多等因素的助推下,可穿戴医疗设备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及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将会得到提高,产品医学功能逐渐增加,产品属性更加符合医疗使用标准,医学价值也将大幅度提高。

柔性电子技术、集成水平以及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品设计形态愈发柔性化和轻量化,更有利于日常监测和健康管理。产品实时、连续、远程监测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在正常生活、工作的同时实现动态健康监测,真正将健康管理融入日常生活。

2、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向医疗级设备持续转型升级

随着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用户不再满足于消费级产品的简单功能,而愈发重视可穿戴设备的医疗价值和专业健康管理能力。同时,慢性疾病的日常化管理需求、医疗成本逐渐增加、院内监测结果滞后性、寻医问诊的不便性等问题的加剧,使得疾病监测结果趋向社区化、家庭化,这就要求居家监测设备必须具备医疗价值属性,而不仅仅是只能用作参考的消费电子产品。

在设备功能层面,除了对疾病的监测与筛查预防,也将向疾病诊断、干预与治疗方向拓展。数据处理分析功能将实现跨越突破,通过AI客服和用药提醒实现疾病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化服务患者用户,通过远程同步对疾病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使得可穿戴医疗设备真正承担起“家庭医生”的责任。

3、推动远程医疗的快速发展

可穿戴医疗设备行业的崛起与远程医疗的发展密切相关,可穿戴医疗设备可以作为远程医疗的前端硬件组成之一,打破功能和区域限制,通过云平台将患者、医生无缝对接,将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多区域,运用数据监测、采集和传输,实现远程诊断、远程治疗、病患管理、家庭监控和居家康复。

注:本文相关内容及资料来源于行业、企业的公开信息以及易观、头豹等分析平台信息。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网址:前瞻丨2022中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发展洞察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54856

相关内容

可穿戴医疗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市场需求旺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智能健康生活与可穿戴医疗设备研究.pdf
PhysioLLM 个性化健康洞察:手表可穿戴设备实时数据 + 大模型
智能合约在可穿戴设备和健康数据的应用
可穿戴设备,与你“智慧相随”
可穿戴智能设备赋能数智化养老,以科技开启健康养老新篇丨IHE大健康展会
可穿戴清洁设备
可穿戴健身设备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