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电可窥探个人隐私?4招防泄密

发布时间:2024-12-26 22:02

购买防窥屏保护个人隐私。 #生活技巧# #紧急应对技巧# #个人隐私保护#

据人民网报道,某国际品牌的智能扫地机器人被曝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远程操控其在用户家中自由行动,窥探个人隐私。智能家电在给我们带来更舒适生活体验的同时,如何避免其安全性一直令人担忧。

屏幕快照 2019-02-06 下午6.26.06.png

智能扫地机器人变身偷窥摄像头

智能家居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家用摄像头帮助我们照看家里的老人小孩、宠物;集成智能空调“自动”开关机,呵护我们的睡眠;智能扫地机器人定时打扫,解放我们的双手……但你知道吗?这些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工作的家电,可能被人控制,成为“看不见的客人”,通过机器人内置的感应摄像头悄悄看着你。

据《央视财经》》一项调查发现,在百度贴吧、腾讯QQ群等网络社交空间中,有多个贴吧、群组存在倒卖已经被破解的智能家居设备账号密码的行为,甚至一些贴吧公然兜售破解有关智能家居设备的教程。 

在一个名为“家庭摄像头”的QQ群中,群主和管理员不定期贴出被破解的家用摄像头所拍摄的画面。为了躲避执法部门的侦查,其成员使用“闪照”功能展示用户隐私画面,该画面必须使用手机QQ查看,在查看时无法截屏,且查看后自动销毁。同时为了证实这一情况,调查人员特意请工程师们演示“破解”家用摄像头和智能门锁。经过在电脑上的一系列操作,摄像头被成功“黑入”,其所拍摄的画面实时传回工程师的电脑中。系统显示,视频存储量逐渐增大。并且工程师利用手机的NFC功能(无需接触即可实现互联互通的通讯技术),拿预设好的手机轻刷一下门卡,匹配信息便存储到手机中,再用手机对着门锁一刷,锁就打开了。

智能家电设备变成3类“小间谍”

360信息安全部云安全团队负责人王阳东介绍说,如果存在安全隐患,不同的智能家电设备,将可能会成为不同类别的“小间谍”:

1.“耳目类”间谍

家用摄像头、智能网关、带摄像头的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游戏主机等设备容易变成“耳目类”间谍,在被远程入侵后容易泄露用户家中的隐私画面,还可能造成包括银行卡密码、社交软件账户等信息泄露;

2.“攻击类”间谍 

具有一定功能的智能电饭煲、微波炉等则有可能成为“攻击类”间谍,在被远程控制后可能造成火灾等破坏性事故;

3.“策应类”间谍

而当下逐步普及的智能门锁等安防设备,则有可能沦为“策应类”间谍,为上门实施犯罪行为的不法分子“打开方便之门”。 

专家教你4招防止隐私泄密

因为智能家居设备破解难度低、用户使用率高、隐私信息集中,“黑入”智能家居设备盗卖个人隐私渐成“产业”。从已经侦破的相关案件来看,破解、搜集、兜售这一系列不法行为往往由一个人完成,在通过QQ群、百度贴吧等渠道将售卖信息发布后,来自各地的买家就会主动与之联系,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极低。

网络安全专家提醒用户,在选购智能家居设备时,应尽可能选择大品牌和大厂商生产的正规产品。对于诸如家用摄像头之类可收集用户画面、声音等隐私信息的设备,当用户在家时,可切断电源,离家后再重新打开,以避免隐私信息泄露。此外,关于如何防范家庭摄像头被入侵,警方建议:

1.不要使用原始预设的、过于简单的用户名与密码,要定期更换;

2.摄像头不要正对卧室、浴室等隐私区域;

3.要经常检查,摄像头角度是否发生过变化;

4.养成定期查杀病毒的好习惯。

网址:智能家电可窥探个人隐私?4招防泄密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77715

相关内容

隐私泄露、数据被窃,如何防范智能家居产品出现安全隐患?
智能家居如何保障隐私安全 智能家居隐私会泄密吗→十大品牌网
为偷窥他人隐私,他非法远程控制了27台电脑……
家庭摄像头泄露隐私受关注 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如何维护?
如何保护个人网络隐私权安全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谨防智能电子设备泄密
警惕!你家监控摄像头可能被黑客入侵,如何保障隐私安全?
智能家电革新:窥探未来的家庭生活
网络如何保护个人隐私
如何防止智能家居被黑客入侵 五招确保智能家居安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