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书房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解读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的文化意义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文化解析#
城市书房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知识经济的崛起,人们对于阅读、学习产生了更强烈的需求,城市书房就此而生。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城市书房反映城市的人文风貌,凝聚了都市的人文内涵,是城市文化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城市书房”为切入点,将合肥“悦书房”看作公共文化空间建构中特殊的“实体”,并对这一“实体”的场景呈现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借由此间发生的大众文化交流活动,探讨特定的空间是怎样通过“传播”而获取文化意义的。本文以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式,基于列斐伏尔和其他学者对空间的看法,并结合城市书房的媒介特性进行探讨。本文一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简单地介绍了城市书房、城市和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并对论文中的一些主要概念进行了定义,且对合肥悦书房的发展进行了历时性的梳理,并对合肥悦书房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土进行了空间性的考察;第二章通过实地考察书房的室内陈设、空间布局、细节设计,探究了书房的客体空间建构,阐述作为客体空间的城市书房如何通过场景呈现满足公众需求;第三章则观察了人在城市书房的文化参与,分析了作为主体空间的城市书房如何通过互动实践勾连公共生活;第四章分析作为传受空间的城市书房如何通过文化服务对公共生活与城市文化进行诠释,通过三个维度的空间生产了解城市书房公共文化空间的生成和文化意义的实现。第五章则在前述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城市书房目前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并探讨数字化语境下城市书房转型发展的可行路径。作为客体空间,城市书房满足了人们阅读、活动、休闲的需求,提供了一个可供大众参与文化生活的场所;作为主体空间,城市书房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尤其是书房内的各类活动增强了读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个体通过参与城市书房的空间实践与“他者”建立联系,并一同完成空间实践,从而形成公共生活。作为传受空间,城市书房扮演着“空间媒介”的角色。作为读者的“受众”,他们通过文化服务使用城市书房这一媒介。“传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联系将公共生活与城市文化联系在一起,进行了公共话语的讨论,完成了个体身份的认同,塑造了共同的记忆。此外,面对目前的发展困境,城市书房在商业化运作维持自身生存的同时需要兼顾其文化价值,关注人们的生活,以此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机遇。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23
精品图书
![](https://img.yuejiaxmz.com/upload/2024/1227/20241227105623_0_slq6530.jpg)
网址:城市书房的公共文化空间构建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82772
相关内容
城市书房空间公平评价研究旧物重生——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的探索研究
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人性化设计研究
城市书房 畅享文化新空间
公共图书馆空间设计与功能布局优化研究
基于生活圈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
公共空间果皮箱布局优化研究
日常生活视野下的旧城开放空间重构研究
绿色公共空间与城市绿化
城市休闲空间的性质与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