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生活需要的哲学
慢生活,首先要有对现代性的反思。速度和效率,可以说是现代性最迷人的陷阱,它使人们不再思考现代性的困境。现代是一种单一的时间概念,它认为时间向着未来永远前行,意味着人与传统的彻底决裂。在现代性中,人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和主体,正是对存在的这种理解,驱使着人们对自然和世界的无限扩张,并认为人类是支配一切的力量。效率被视为现代性最大的贡献,它意味着没有终点和极致,人可以无限提高效率。于是,越来越多的按钮等着我们去按,越来越多的信息等着我们关注。现代性的困境在于,人一方面成为决定一切存在的中心,一方面又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活动中,慢慢地远离自身的人性和生命的价值。
人们对慢生活虽有理念,但如果缺乏哲学支持,实行起来仍会感到有自相矛盾之处。慢生活,意味着要发现一种简单哲学,来简化我们的生活。人到底需要多少东西,生活才能快乐和幸福呢?只有不断反问这个问题,人才能摆脱物的控制,否则脑中只会被占有、购买和消费等观念塞满。人只有从一切人造物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解放自己的精神和心灵。像耶稣所说:“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耶稣的这些话语,就是教人们要摆脱物役。
慢生活,意味着相信一种贫穷哲学。这种哲学希望通过精神的积极作用,来主动选择一种清贫的生活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的这种思想。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倡导的就是一种贫穷哲学,所以他把颜回确立为君子的榜样,告知人们只有在贫穷、淡泊时,才能感受到灵魂快乐。
慢生活,更重要的是要发现一种荒原哲学。当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他并不在意山水的经济价值,看重的是它们野性之美。山水、荒原、大海,本身就能让人的灵魂得以净化,让人们对自然和生命保持一种敬畏之感。这种哲学意味着,把荒原视为一切生命的源泉,不管它多么任意、盲目和野性,它都具有人类所无法想象和创造的完整性与自主性。只有常常置身在荒原和山水之间,才能让人真正学会谦卑,打消灵魂中某些妄念,体会到慢生活的真谛。荒原和山水,对人的心灵本身,就有一种引导的力量。不仅能激发我们的思想,也能让我们懂得人类真实的处境。荒原哲学,意味着对现代性真正的反思,不是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而是把大自然看作人的尺度。所谓的慢生活,就是在山水和荒原间,体验生命的孤独或宁静,它既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一种审美。
只有当一个人对大自然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时,他才会体会到大自然的体肤、血脉、情感与自己是相通的。他会发现生命并不是一场竞赛,而像一条河流一样,快与慢、清洁与污浊都是生命的形态,不会再有第二条同样的河流了。《论语》描绘过孔子的“燕居”,那就是一种慢生活,当人如大自然的树木一样,有笔直的枝干,让人看了舒坦,又有轻盈妙婉的嫩枝,让人看了充满生机,便是慢生活最为理想的状态。
本文转自网络,作者:叶匡政
网址:慢生活需要的哲学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171
相关内容
攀岩的生活哲学【刘悦笛、赵强】从“生活美学”到“情本哲学”
哲学问题的特质——日常生活的“三个问题”与哲学的“三个问题”比较
哲学生活测试.doc
0.8生活哲学最快乐
生活哲理
哲学生活第1单元.ppt
京瓷哲学
烘焙中的人生哲学
生活处处有哲学1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