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宅”家自主游戏家庭指导策略(中班组)

发布时间:2024-12-28 14:24

家庭游戏夜活动策略:-> #生活技巧# #组织技巧# #家庭活动策划#

  近期在与家长交流沟通中了解到,在孩子的自主游戏中家长也存在一些疑问,希望老师们能给予一些建议。因此,为了关注幼儿在自主游戏中的成长,切实做好家园共育,帮助家长解决在幼儿自主游戏中遇到的困惑,中班组围绕“宅”家自主游戏收集的问题展开具体指导建议。

一、什么是自主游戏?自主游戏有什么价值?

一个纸箱、一个铁盒,一张凳子,打击乐就开始咯

我们身边的好资源

姐姐妹妹一起玩更有趣

带着鼠标去“遛狗”

我设计的保龄球

  自主游戏是一种基于幼儿内在需要的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旨在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满足情绪情感的需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智慧和社会化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二、关于材料的建议

    1.及时收集:亲子共同收集日常废旧材料、鼓励幼儿一物多玩、多进行想象替代,如纸箱可以用来做什么?它会变成什么?还有什么样的功能?

     2.适量投放:材料投放一次不宜过多,适量或阶段性投放,中班年龄偏大的可多投放低结构材料(搭建类、日常用品类等),可以丰富幼儿的创意,中班年龄偏小幼儿可以多一部分实物玩具,成品类可稍多一些。

     3.分类摆放:建议按照幼儿需要进行分类,比如:书籍类、搭建类、毛绒玩具类等;根据分类做标识,并摆放在不同收纳盒,家中无收纳盒可利用废旧纸盒,如:鞋盒、小纸箱等进行分类。

    4.方便取放:可根据幼儿需要摆放于家中不同活动场地,尽可能的满足幼儿需求,在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幼儿的选择。

废旧材料用处大

纸箱小房子

三、环境上的支持

    1.提前规划。空间环境可事先规划、选择,哪些地方适合自主看书?哪些地方可以适合搭建游戏?哪些地方适合角色游戏等,建议为不同类型游戏安排不同的场地。

    2.安全第一。随着父母多数复工,家中陪伴幼儿的多为老人,由于老人的精力有限,为了孩子的安全,建议多选择宽敞、开阔的地方,便于家长能看到的场地进行游戏。

    3.场地布置。场地布置可与幼儿提前商量,场地需要哪些东西(材料、工具等),如:阅读角可以给孩子放上一块舒服的地垫、靠枕或毛绒玩具,营造舒适温馨的氛围。

    4.精神环境。在幼儿游戏前,应营造舒适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自由、自主的进行游戏,少一些干预多一些放手。

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选择

宽敞的客厅是我们较多的选择

四、游戏常规的培养

    1.共同约定。提前了解幼儿所要进行的游戏内容,可以从时间、卫生、整理习惯等来约定。比如:玩游戏时玩过的玩具及时收拾,玩后的场地按要求整理好等。

    2.共同参与。年龄小的幼儿建议家长共同参与收拾,年龄大的幼儿则可以由家长抛出问题,引导幼儿自己想出解决办法,并在日常活动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3.分享示范。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分享在园收拾玩具的方法,如:家长和孩子一起商量收拾的方法,或尝试用音乐、比赛等来调动幼儿的兴趣,同时家长在家树立榜样。

好习惯从日常做起

有什么问题可以寻求帮助

五、走进孩子的游戏

(一)游戏开始前做什么

    1.了解幼儿。先和孩子聊一聊:你想玩什么游戏?需要哪些材料?我们在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建议孩子提前做计划,把想玩的游戏提前和大家交流,以便于大人给予支持,也可以画画的方式做计划,把想玩的、需要用的画下来,更有助于家长对孩子游戏的了解。

    2.提前约定。可以在游戏前和孩子一起商量,一会儿游戏时要注意的问题,游戏结束后要完成的任务。

    3.亮点分享。在孩子的每一次游戏中,家长发现的亮点,可在游戏前进行分享,也可以在游戏后分享,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我和爸爸做计划

今天我想这么玩

和妈妈一起分享我的作品

(二)游戏中需要注意的

    1.关注安全。游戏过程中的材料可能对某些幼儿来说,有可能有一定的危险系数,如:材料的使用安全,剪刀、小豆子等,要引导正确使用,小心误入耳鼻喉等。

     2.尊重幼儿。注意观察,不干扰,在观察过程中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想法,做到:睁大眼、闭上嘴、竖起耳,相信幼儿是有能力的学习者。

    3.及时记录。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会有很多精彩瞬间值得记录,一次新的发现、一次好的习惯、一次美的行为等,都可以用照相、摄像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再安排时间和他分享,能更好的培养其自信。

    4.适当参与。在面对幼儿危险行为及时制止,或不良习惯应及时引导。在孩子需要家长参与或扮演某个角色时,建议尽可能多参与,增强亲子互动,能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和爸爸制作蛋糕

三个人的演唱会

和妈妈一起玩很开心

爸爸记录我的作品

(三)游戏结束后多交流

    1.亲子交流。游戏结束后或晚上睡前和孩子聊一聊今天玩的游戏:今天玩了什么游戏?有没有需要爸爸妈妈提供帮助的地方?父母也可和孩子说说你的发现,孩子在哪些地方进步了,或是游戏中的精彩时刻、好的习惯,新经验的提升等。

    2.同伴交流。假期较长,可以鼓励孩子经常和同伴交流,游戏后也可以和同伴聊一聊,和同伴分享游戏的快乐,同时可以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

     3.平台分享。家长利用班级微信平台分享,给孩子的学习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展示孩子亮点,教师及时给予分析和肯定,鼓励家长们之间多互动多交流,包括育儿经的分享等。

和老师、好朋友来分享快乐的游戏

老师也在为我的游戏点赞

六、家中其他成员的配合

    1.统一育儿理念:在日常教育中,爸爸妈妈的做法应该让爷爷奶奶知道,无论是游戏规则还是其他习惯的养成,都应该做法统一,得到家人之间的认可和理解,才有助于孩子在游戏中行为的养成。

    2.适时参与游戏:在孩子需要时,建议家中其他人也多参与,和孩子一同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倾听孩子的内心。

    3.记录幼儿游戏:在幼儿游戏时,家人也可以通过照片、视频记录,发送给孩子父母,并予以沟通孩子游戏情况,可以的情况下保留孩子的创作作品或收集。

    4.挖掘家庭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多沟通善于发现家中其他家人的长处,相信他们可以带着孩子尝试不一样的体验。

我是汽车美容师

今天我来照顾你

我们的想象总是很丰富

等待种子的发芽

更新于 2020-03-12

网址:幼儿“宅”家自主游戏家庭指导策略(中班组)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592849

相关内容

幼儿“宅”家开展自主游戏家庭指导策略(小班组)
浅议小班幼儿生活活动指导策略.doc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幼儿园中班角色游戏低结构材料投放策略
优化小班幼儿生活护理指导策略.doc
幼儿园中班幼儿结构游戏指导方法的实践感悟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生活化策略
家庭婴幼儿玩具游戏材料的利用与指导研究
手指游戏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及策略
幼儿园对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策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