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实施。
与以前简单的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类不同,目前正在将垃圾分类定为‘5+X’模式,即: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生垃圾、熟垃圾、其它垃圾,X为特种垃圾。市民分类投放垃圾后,可获积分,用来兑换相关奖励。
在泰州实验学校垃圾收集点,一工作人员正在分类投放垃圾。
垃圾分类定为“5+X”模式
近日,泰州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与收集项目签约仪式在泰州市环卫处举行,这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始全面启动实施。
从今年起,我市在海陵区城南街道、城东街道、罡杨镇全域以及医药高新区部分地区启动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了从垃圾收集、转运到最终处理的全链条分类体系。
展开剩余 68 %
“目前,我市正在将垃圾分类定为‘5+X’模式,即: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生垃圾、熟垃圾、其它垃圾,X为特种垃圾。”市城管局局长董维华介绍。
在市实验学校垃圾收集点,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市区垃圾分类要求。
分类投放还有积分奖励
市环卫处主任戴京辉说,相关公司将运用智能化手段打造一个垃圾分类智能生态系统。
该系统最主要的特色是对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投放全程智能化监管,建立居民垃圾分类账户,给居民配备智能卡进行身份认证、识别。
试点小区内将根据垃圾分类设置相应的智能垃圾箱,居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投放时,通过智能垃圾箱读卡后,自动进行称重,形成居民分类卡号、垃圾类别、投放时间、计量数据等数据记录上传至系统平台。系统后台每次接收到相关信息后将自动生成积分,居民可将积分累计后,用于兑换相关奖励。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设施覆盖率年底市区达20%
根据方案,今年底前,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20%,靖江市、泰兴市、兴化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15%;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
到2020年,力争全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有效建立,市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达到70%,县级市建成区达到60%。全市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
新闻背景
我市年增3万吨垃圾
我市垃圾产生量每年以3万吨的速度递增。为缓解“垃圾围城”困境,2013年起,我市开始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力求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从源头上遏制垃圾增长势头,提高垃圾资源化处置管理水平。
图丨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