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哲学修炼:培养哲学思维的三种方式

发布时间:2024-12-30 18:04

学会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哲学的种子。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哲学与日常生活#

  我们的生活,到底离哲学有多远?

  其实,小到一日三餐,大到家国情怀,都是哲学思考的范畴。乃至网络热搜、社会热点话题,都可以作为哲学问题来思考。

  哲学学者史蒂芬·劳(Stephen Law)的著作《我在虚度人生吗?》以古今知名哲学家的智慧,解答了人们在网上提出的各种困惑和疑虑。下文内容,是《我在虚度人生吗?》译者、人民日报社编辑石羚在以明读书会第49期的分享。

  一般人关于哲学的想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认为哲学是“高大上的”,仿佛哲学家就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哲学著作就一定是康德、黑格尔式的大部头,深奥抽象,晦涩难懂。另一种,则认为哲学是“矮矬穷”的世界。很多人认为“哲学”就是一种诡辩,没有实际的价值。

  经常有人问我,你是学什么的?我说哲学,他们会先夸奖:好高级。然后下一句就是:哲学学出来,能干啥?

  这种偏见和误解,一方面是来自长期的历史积累,另一方面也来自生活中一些流俗观点。

  比如,柏拉图式恋爱,黑格尔经常被误解的所谓“存在即合理”。

  还有各种以哲学冠名的“学说”:素食哲学、懒人哲学、马云的人生哲学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哲学。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哲学(philosophy) 来自希腊文,本意是“爱智慧”的意思。

  近代中国哲学学者冯契借鉴了佛教的说法,提出了“转识成智”的哲学观,也就是说在人的认识领域,知识只是一个开始的阶段,而智慧才是高级阶段。

  这意味着哲学不是普通的知识,也不能通过简单的记忆背诵来获得相关的见解。对于哲学爱好者来说,没有必要像对待其他学科一样了解哲学各个门类的基本知识。

  哲学的“爱智慧”的爱,是一个持续的动作,一个不断求索问题的过程。这才是哲学家、哲学工作者乃至哲学爱好者的追求。

  我们的生活,和哲学有关吗?

  

  《我在虚度人生吗》

  正如史蒂芬·劳(Stephen Law)《我在虚度人生吗?》笔下的哲学那样,在百度、知乎上搜索的各种问题,除了明星八卦之外,其实很多都是和哲学有关的。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第一句话是:“每个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他进而说明,处于本性的求知是为知而知的思辨活动,不掺杂任何物质利益和外在目的。

  最早的哲学家,面对的是日月星辰、刮风下雨等现象,提出相关的哲学问题,而今天的哲学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该不该撒谎?要不要结婚?生孩子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经过了刨根问底、不断触及普遍的意义之后,也可以成为一个个哲学问题。

  就算是全网狂欢的马保国闹剧,也可以是一个哲学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个问题出发,进一步想:

  马保国的功夫到底怎么样?中国功夫到底是什么?练功夫到底是为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是陶冶身心?……

  我们可以沿着这样的思考链条,不断地追索下去。

  生活中如何培养哲学思维?

  《我在虚度人生吗?》里有三个很有趣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真有鬼吗?”

  作者认为,生活中的结论不足以证明鬼的存在。除了有人故意用鬼骗人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类很容易产生一种幻想性错觉,比如我们会在天空的云朵里发现一张脸的形象。这种错觉其实是人类进化的一个产物。

  人类的祖先中,那些容易在灌木丛中辨认出动物或人类脸轮廓的祖先更有可能在袭击中存活下来。面对未知世界,漏看一张脸,可能会降低生存的几率,而多看一张脸——哪怕是不存在的脸,则不会有多大的损失。

  所以这种幻想性错觉就会为人类进化出过度脑补的习惯。生活中见到的很多“鬼”,都是这种错觉造成的现象。

  有人会问:这不是科学吗?和哲学有什么关系?

  其实在古代,哲学和科学没有明确的区分,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在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方面都有建树。即便在科学从哲学独立出来的今天,科学依然不是万能的:

  科学只能对现有的鬼神存在证据进行证伪,却没办法证实鬼神绝对不存在。

  事实上这仍然是一个哲学问题。思考鬼是否存在的问题,可以启发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此类问题保持一种笛卡尔式的怀疑和追问。

  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过。对所谓的常识保持怀疑,理性而审慎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意见,这就是一种哲学的态度。

  第二个例子:“我正常吗”。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什么是正常。作者举了一个畸形的双头小牛作为例子,从统计学上看,双头牛和大多数牛是不一样的,所以可以说它不正常。但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双头牛也是自然分娩的,而不是人类干预造成的。从这个角度看,双头牛可以看作是正常的。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假如说正常就是牛具有的某种共同的特征:两脚四蹄的动物,那么哪怕双头牛的数量很多,它也不符合牛的这种共同的样貌特征,所以它不正常。

  同样一个问题之所以得到不同的回答,正是因为我们对正常这个词有多种理解。生活中的很多争议就源于这样的同词异义。

  而哲学思维一方面要求语句含义清晰,拒绝含混不清的语义和修辞;另一方面,论证过程要可信、有说服力。

  而一些所谓的“生活哲学”,其实并不是哲学。例如:生活是一杯酒,酸甜苦辣全都有;生活是一盘棋,下赢靠运气等等。这样的心灵鸡汤并不能够形成一个清晰完整的论证过程,只是用一些表意不明的警句,用一些励志故事给大家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

  第三个例子:“诚实永远是上策”。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邻居李阿姨送了你一份生日礼物,你打开一看,是一件奇丑无比的毛衣,李阿姨满怀期待地问你:喜欢吗?这时候你怎么说?

  按照康德的观点,诚实是严格且毫无例外的道德法则。所以不管李阿姨是否会生气,你都要以诚相待,实话实说。

  但是,按照密尔等功利主义哲学家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应该是行为的结果。所以撒谎不撒谎无关紧要,关键是你必须盘算撒谎或者不撒谎的后果,哪一个有利于好的结果,你就做哪个。

  关于撒谎与否,两种选择都可能招致批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这两种选择背后不同的道德观念以及幸福的理念。康德主义者会认为人的德性才是幸福的主因。而功利主义者会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是一种主观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想不清楚问题而陷入双重标准,比如周一选择道德主义,周二选择功利主义,这并不是一种哲学的态度。

  哲学也许没有一种固定的正确的答案,但是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内在一致的思维体系,前后一贯的思考框架。

  这三个例子,说明了哲学的三个思维方式。

  第一,哲学需要保持怀疑,态度审慎。

  第二,哲学思维需要思路清楚,论证明确。

  第三,哲学思维要前后一致,从一而终,形成一贯的思考的框架。

  我们能否通过思考,成为哲学家?

  每个人都有从事哲学思考的自由,但正如史蒂芬·劳所说,我们思考的问题,正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康德等伟大哲学家们已经思考过的问题。

  今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考,哪怕只是一两个哲学观点,也能为我们的思考带来实质进展。在这个意义上说,哲学不仅仅是一种思考,也是一种学习。

  人们之所以学习大哲学家的经典著作,也是为了通过他们的帮助来思考更多的哲学问题。哲学的思维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只有经过了严格的思维训练,才能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读者来说,《我在虚度人生吗?》是一本非常好的入门读物。

网址:生活中的哲学修炼:培养哲学思维的三种方式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08610

相关内容

张巍评《哲学的生活方式》︱“哲学并不走进哲学课堂”
【姜丹丹】皮埃尔?阿多论生活方式与哲学修炼
姜丹丹 | 皮埃尔·阿多论生活方式与哲学修炼
方仁杰︱何谓哲学,如何生活?——读《哲学的生活方式》
哲学,何以作为生活方式?
哲学思维与生活艺术.pptx
《生活与哲学》以及选修模块的高三教学实践与思考.ppt
【文史哲·哲学讲谈】守护在世生活:中国哲学的独特运思方式和现代价值
《生活中的美与哲理的培养》.pptx
【学点哲学】哲学就是对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