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心性,用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
心灵修养:修炼内心,保持宁静与平和的心态。 #生活知识# #生活哲学# #生活哲学深度解析#
修炼心性,用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
人生就是一个因缘际会的过程,得失总会互转,一定要学会淡泊。唯有看淡看轻看开,才不会被世间的烦恼困惑缠缚而难以自拔,才能够看破事物的表象超然物外,化解险境和忧烦,才不会陷入拿不起放不下的两难处境。看淡看轻看开,就不会身心俱疲、活得拘谨和痛苦,而是容易获得自由和解脱,拥有旷达的人生。
<<<得失常常互转,荣辱不必挂心
有一个老童生,每次考试都不中。他已经步入中年,心中十分着急,这一次正好与儿子同科应考。到了放榜那天,儿子看榜回来,知道已经录取,赶快回家报喜。老童生正好关在房里洗澡,儿子敲门大叫:“父亲,我已考取了!”老童生在房里一听,便大声呵斥:“考取一个秀才,算得了什么,这样沉不住气,大喊大叫!”儿子一听,吓得不敢大叫,便轻轻地说:“父亲,你也考取了!”老童生一听,便打开房门,一冲而出,大声呵斥:“你为什么不先说?”他忘了自己光着身子,连衣裤都没来得及穿上。
当一个人在成名、成功的时候,没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真修养,便会欣喜若狂、喜极而泣,自然会有震惊心态,甚至得意忘形。得到了荣誉、宠禄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哀伤,这才是宠辱不惊。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烟云,得而失之,失而复得,这种情况都是经常发生的。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够把功名利禄看淡看轻看开,荣辱毁誉不放心上。
人生的得意与失意、荣宠与羞辱之间的感受,在官场、商场和情场上是最明显的。以男女的情场而言,众所周知唐明皇最先宠爱的梅妃,后来被冷落在长门永巷之中,想要再见皇上一面都不可能。世间多少的痴男怨女,因情而不能解脱,构成了无数哀婉的文学作品。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士可杀不可辱。面对邪恶,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但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在荣誉宠禄面前经得起考验。
人只有卸下捆绑于心的精神枷锁,才能轻装上阵。这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心安详。当能认识到幸福的本质,看清自己、看懂别人、看明因果、看轻得失、看透善恶、看淡荣辱、看破生死后,我们就拥有了真正的豁达。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有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
在荣辱问题上,做到难得糊涂、去留无意,这是潇洒自如、顺其自然。一个人,当你凭自己的努力、实干,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了应得的荣誉、奖赏、爱戴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切莫受宠若惊。阮籍说:“布衣可终身,宠禄岂足赖。”一切都不过是过眼烟云,荣誉已成为过去时,不值得夸耀,更不足以留恋。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能上能下,宠辱不计,只要顺愿、顺心、顺意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点事,又不至于为争宠争禄而劳心劳神。去留无意,亦可全身远祸。有时在利害与人格发生矛盾时,则以保全人格为最高原则,不以物而失性、失人格。如果放弃人格而趋利避害,即使一时得意,也要长久地受良心的谴责。当你放弃利害保全人格时,那种欣喜愉悦是发自肺腑的、淋漓尽致的。一个坦坦荡荡、人格纯洁的人,他的心是宁静安逸的,而蝇营狗苟的小人的心境则永远是风雨飘摇的。
看淡看轻看开,就不会被世间的烦恼困惑缠缚而难以自拔,就能够看破事物的表象超然物外,化解险境和忧烦,也不会陷入拿不起放不下的两难处境;看淡看轻看开,就不会身心俱疲、活得拘谨和痛苦,而是容易获得自由和解脱,拥有旷达的人生。
<<<此处失去,彼处获得
罗吉士是非常著名的幽默大师,他整天都是快乐的——即使在他失去什么东西的时候。这一方面得益于他乐观豁达的性格,另一方面得益于他懂得如何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得与失。
1898年冬天,罗吉士继承了一个牧场。
有一天,他养的一头牛因偷吃玉米而冲破附近一户农家的篱笆,最后被农夫杀死。依当地牧场的共同约定,农夫应该通知罗吉士并说明原因,但是农夫没有这样做。
罗吉士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于是带着佣人去找农夫理论。
此时,正值寒流来袭,他们走到一半,人与马车全都挂满了冰霜,两人也几乎要被冻僵了。
好不容易抵达木屋,农夫却不在家,农夫的妻子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等待。罗吉士进屋取暖时,看见妇人十分消瘦憔悴,而且桌椅后还躲着五个瘦得像猴子的孩子。
不久,农夫回来了,妻子告诉他:“他们可是顶着狂风严寒而来的。”
罗吉士本想开口与农夫理论,忽然又打住了,只是伸出了手。
农夫完全不知道罗吉士的来意,便开心地与他握手、拥抱,并热情邀请他们共进晚餐。
这时,农夫满脸歉意地说:“不好意思,委屈你们吃这些豆子,原本有牛肉可以吃的,但是忽然刮起了风,还没准备好。”
孩子们听见有牛肉可吃,高兴得眼睛都发亮了。
吃饭时,佣人一直等着罗吉士开口谈正事,以便处理杀牛的事,但是,罗吉士看起来似乎忘记了,只见他与这家人开心地有说有笑。
饭后,天气仍然很差,农夫要两个人住下,等转天再回去,于是罗吉士与佣人在那里住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们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后,就告辞回去了。
在寒流中走了这么一趟,罗吉士对此行的目的却闭口不提,在回家的路上,佣人忍不住问他:“我以为,你准备去为那头牛讨个公道呢!”
罗吉士微笑着说:“是啊,我本来是抱着这个念头的,但是,后来我又盘算了一下,决定不再追究了。你知道吗?我并没有白白失去一头牛啊!因为,我得到了一点人情味。毕竟,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获得,然而人情味,却并不是很容易得到。”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改变了角度,也就重新发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世界其实仍然是那个世界,太阳也不会因为人们的视觉改变而成为月亮。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世界,但我们却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对这个世界也有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理解和看法。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用以分辨事物,这是自然的造化。每个人还有一双眼睛,它不是长在脸上,而是长在心中,这就是心智的眼睛。这双眼睛比另一双更重要,它告诉我们该如何看待身外的世界,如何看待自己。
故事中的罗吉士,失去了一头牛,却换得农夫一家人的笑容和幸福,这段经历,更让他懂得生命中哪些东西才是无价的。
<<<珍惜自己拥有的,正确面对失去的
犹太人有段谚语很有意思:如果断了一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折断你两条腿;如果断了两条腿,你就该感谢上帝不曾扭断你的脖子;如果断了脖子,那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可见,拥有积极思想的人,对任何事都抱着乐观的态度,即使遇上挫折,积极者也会认为那是成功的必经考验。所以,凡事都要永远想好的一面。
从前,有个国王喜爱打猎。有一次在追捕猎物时,不幸弄断了一节食指。国王剧痛之余,立刻召见智慧大臣,征询他对意外断指的看法。智慧大臣仍轻松自在地对国王说:“这是一件好事,并请国王往积极的方面去想。”
国王闻言大怒,以为智慧大臣幸灾乐祸,即命侍卫将他关到监狱。
待断指伤口愈合之后,国王又兴冲冲地忙着四处打猎,却不料祸不单行,又被丛林中的野人活捉。
依照野人的惯例,必须将活捉的这队人马的首领献祭给他们的神。祭奠仪式刚开始,巫师发现国王断了一节食指,而按他们部族的律例,献祭不完整的祭品给天神,是会遭天谴的。野人连忙将国王解下祭坛,驱逐他离开,另外抓了一位大臣献祭。
国王狼狈地回到朝中,庆幸大难不死。忽而想起智慧大臣所说,断指确是一件好事,便立刻将他从牢中放出,并当面向他道歉。
智慧大臣还是保持他的积极态度,笑着原谅国王,并说这一切都是好事。
国王不服气地质问:“说我断指是好事,如今我能接受;但若说因我误会你,而将你关在牢中受苦,难道这也是好事?”
智慧大臣微笑着回答:“臣在牢中,当然是好事,陛下不妨想想,如果臣不在牢中,那么,今天陪陛下打猎的大臣会是谁呢?”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拥有很多东西,但同时也会失去很多东西。一个人不可能毫无失去就能完全拥有,那不是真正的生活。有时失去意味着另一种获得,有时失去让我们发现还有其他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因此,这样的获得和存在会让人更加珍惜。
如果我们失去了太阳的照耀,还有星星和月亮的拥抱;如果我们失去了山的磅礴雄伟,还有海的博大精深;如果我们失去了金钱的享受,还有亲情和友情的温暖;如果我们失去了权力,还有人性的纯朴;如果我们失去了雨露的滋润,还有江河的灌溉;如果我们失去了生命,还能和大地亲吻,在微笑中笑看新生命的诞生……
生活有时也会因为一些失去反而变得更完美。失去了,我们还可以争取找回来,如果找不回来,还可以去发现新的更好的。当我们失去爱人,别忘了还有夏天的热烈,可以让我们再次寻找;当我们失去爱心,别忘了还有春天的温馨,而春还能让我们找回那颗爱之心;当我们失去了希望,别忘了去秋天的收获中寻觅;当我们失去意志,别忘了还有冬天的坚韧让我们锤炼……
<<<大千世界,得失总是如影相随
人们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因此,很多人都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却很少有人懂得没有失去就不会拥有,很多时候拥有是以失去为前提的。大千世界,得与失是形影相随的。生命在一点一滴成长的同时,也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当我们拥有青春时,却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融入社会,学会左右逢源时,却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坦荡。盼望日出的蓬勃之美,却失去了夜的宁静之美;享受大都市的高品位生活,却失去了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贪图财、色、官,却失去了做人的正气、道德和平常心。如果把人们在自己一生中得到的和失去的全部收集起来,得为正数,失为负数,那么相加以后这个结果就是零,这是因为世间万物均平衡的道理。至此,还有什么舍不得呢?
有一个年轻人乘船去另一个地方,在船快到达终点时,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在巨大的风浪中,船沉了下去。但是,这位年轻人幸运地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
年轻人每天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经过,把他带走。然而,一天过去了,没有船经过;两天过去了,依然没有看到船的影子;到了第三天,船始终没有出现。为了活下去,年轻人找来一些木头,简单地搭建了一个躲避风雨的小屋。然而有一天,当他外出寻找食物时,由于忘了把燃烧的火熄灭,他的“家”在顷刻间化为了灰烬。他眼睁睁地看着滚滚浓烟消散在空中,悲痛交加,心中充满了绝望,他觉得自己再也没法活下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当他还在痛苦中煎熬时,风浪拍打船体的声音惊醒了他。一只大船正向他驶来,他获救了。“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人发现我,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解救他的人员。“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就顺着这个方向把船开了过来。”年轻人听后,简直不敢相信,那场大火虽然烧掉了他可以避风的小屋,却使他摆脱了困境。
现实生活中,得与失总是难以界定的,有时得失就在瞬间。曾有人说:“如果你不懂得悲伤,你就不曾真正明白快乐。”得失就是这样的关系。人在生命之旅中总会面对种种得失,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就要权衡轻重,得其所重,失其所轻,只要认清了这一点,就不至于因为失去而后悔,生活才能更快乐。
人生就是这样,得与失原本就是和谐而有韵律的,有小失就可能有大得;有局部之失,就可能有整体之得。大地奉献了泥土和水分,草木才能有鲜花和果实;树木失去了春天的葱绿,却得到了丰硕的金秋;农民付出了汗水,土地才报以丰收的喜悦;树梢翩翩起舞,难道不是风的给予吗?鱼儿活蹦乱跳,难道不是水的给予吗?人失去了青春岁月,才能走进成熟的人生……得与失总是在每个人的心间徘徊,想要让自己年轻一点,有活力一点,就要保持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抛开得与失的束缚,远离是与非的羁绊,多一份纯真,少一份迷茫,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用淡然的心态对待得与失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过程,在得失之间,徘徊不定的滋味,最令人惆怅无比。在这个世界上,人类生而获得,却无处不失落。既然得失是人生寻常事,那么,在得与失之间,我们就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什么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要知道,人是不能什么都占为己有的,特别是不该得到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主动“放弃”。不懂得“放弃”,终将自吞苦果。
世间万物,从来就不会有绝对的利益,也不会有绝对的害处,得与失也是一样的道理。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英国的伟大诗人弥耳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音乐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们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然而他们却一个是盲人,一个是聋人,一个是语言障碍者,他们之所以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利害得失。
所以,当你身处逆境时,不要感叹自己的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要知道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这方面失去了,就会在别的地方得到补偿。得和失永远是并存的,这是一对永远也不可以分开的亲兄弟,关键是自己如何把握住机会,如何正确看待得和失这一辩证关系。
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有的“得”是不能得的,有的“失”是不应失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心安。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坦然面对得失:得之,不要大喜,不可贪得无厌;失去,切勿大悲,不可灰心丧气。正确看待得失,要时常提醒自己,无论得到了什么,得到之后都有可能会失去。让自己在得到时懂得加倍珍惜,失去时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人生之得,当以知识之得为得,当以智慧之得为得,当以美好的亲情、爱情、友情之得为得,而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是获得的根本。特别要记住的是,勿不劳而获,勿贪得无厌。否则,你的生活就会失去和谐,你的人生就会失去重心。无论得失,重要的是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唯有如此,才可以把握得失平衡,少些因得失而带来的困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可谓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境界。
坦然面对得失,需要一颗平常之心、一颗淡然之心、一颗感恩之心、一颗博爱之心,只有如此,才会快乐、幸福。
用平常的眼光对待得与失,用淡然的心态对待得与失,当你想明白了,想透彻了,你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似乎平时斤斤计较的那些得失,也已经变得很淡,久违的快乐也重新回到了你的身旁!
<<<得意是失意之由,失意是得意之始
得与失在我们的心中,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渊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政统一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始呢?
人生无坦途,在漫长的道路上,谁都难免要遇上厄运和不幸。人类科学史上的巨人爱因斯坦,在报考瑞士联邦工艺学校时,竟因三科不及格落榜,被人耻笑为“低能儿”;小泽征尔这位被誉为“东方卡拉扬”的日本著名指挥家,在初出茅庐的一次指挥演出中,曾被中途“轰”下场来,紧接着又被解聘。为什么厄运没有摧垮他们?因为他们始终把荣辱看作是人生的轨迹,是人生的一种磨炼。他们明白,想要拥有快乐的人生,就要做到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假如他们没有当初的厄运,也许就没有日后绚丽多彩的人生。
19世纪中叶,美国有个叫菲尔德的实业家,率领工程人员,要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连接起来”。为此,他成为当时最受尊敬的人,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在举行盛大的接通典礼上,刚被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突然中断,人们的欢呼声马上变为愤怒的狂潮,都骂他是“骗子”“白痴”。可是菲尔德对于这些毁誉只是淡淡地一笑。他不做解释,只管埋头苦干,经过6年的努力,最终通过海底电缆架起了欧美大陆之桥。
菲尔德不仅是“两个世界的统一者”,而且是一个理性的胜利者。当他遇到难以忍受的厄运时,通过自我心理调节,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在实际行动上显示出强烈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就是一种理性的自我完善。
世上有许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成功伴着失败,失败伴着成功,人本来就是失败与成功的统一体。人的一生,有如簇簇繁花,既有红火耀眼之时,也有暗淡萧条之日。面对成功或荣誉,要像菲尔德那样,不要狂喜,也不要盛气凌人,把功名利禄看轻些,看淡些;面对挫折或失败,要像爱因斯坦、小泽征尔那样,不要伤悲,也不要自暴自弃,把厄运羞辱看远些,看开些。这样就不会像《儒林外史》里的范进,中了举却变成了疯子。
人要有经受成功、战胜失败的精神防线。成功了要时时记住,世上的任何成功或荣誉,都要依赖周围的其他因素,绝非你一个人的功劳。失败了也不要一蹶不振,只要奋斗了,拼搏了,就可以无愧地对自己说:“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人生何必有那么多的遗憾?得之不喜,失之不忧,才是最好的人生态度。
现实生活中,许多成功者都是因为做到了得而不喜、失而不忧,所以才能战胜坎坷和厄运,拥有多彩的人生。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他们一样,用坦然的态度面对得失呢?
<<<春风得意时,万万不可骄傲
成功和失败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取得了胜利,要善于保持,要掩饰住胜利带来的喜悦,不能失去冷静,更不可恃强而骄,否则骄傲情绪一旦产生,失败也会接踵而至。
前秦王苻坚在统一了北方后,令其弟苻融率步骑兵25万为前锋,自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水陆并进,开始了对东晋的大举进攻。苻坚当时曾不无得意地说:“我这么多的人马,即使把马鞭子投在江里,也能叫江水断流!”
东晋在前秦的攻击下,徐州、英城相继攻陷。苻融的前锋又很快攻下了寿阳,东晋的形势十万火急。晋孝武帝司马曜如坐针毡,建武将军谢玄果断请战。孝武帝便命谢玄为前锋,率领8万大军前去迎战。谢玄命将领胡彬带领5000人增援寿阳,命刘牢之率领精兵5000人直捣洛涧,自己与叔父谢石率大军阻击苻坚。刘牢之骁勇善战,在怀远大败前秦军,首战告捷;但增援寿阳的胡彬军受挫,只好退守硖石,并写信向谢玄求援。可是书信被前秦军截获。苻坚见信后,误以为东晋军已经不堪一击,便留大军于项城,自率轻骑兵8000人,赶到寿阳与苻融会合。苻坚派东晋降将朱序到晋营来劝降。朱序原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襄阳被前秦军攻破,兵败被俘,但他心向东晋。朱序到了晋营,便把秦军的虚实全部告诉了谢玄等人。谢玄向朱序授计道:“如果秦军退据淝水西岸,等待聚齐才进攻,那么,敌众我寡,我们难以取胜。我们决定主动寻找战机,速战速决。你回去后,设法使秦军军心涣散,动摇他们的军心;针对大部分汉人心向东晋的思想,鼓励他们率部投诚,做个内应,至少不抵抗晋军。”
谢玄送走朱序,命谢石、刘牢之等率得胜之师占据淝水东岸;苻坚占据淝水西岸,两军夹淝水列阵。谢玄派使者转告苻坚说:“双方隔淝水而战,打起仗来不方便,请秦军在淝水西稍做退却,晋军愿到淝水西岸与秦军决一死战。”
苻坚的部下认为:“应该把敌军阻在淝水东岸,等我军云集后,再渡河消灭晋军,这才是万全之策。”但苻坚求胜心切,企图乘晋军半渡时,下令猛攻,全歼晋军于泥水之中,于是下令撤退。可是,秦军士卒不明白撤退的意图,误认为秦军失败了,便盲目地骚动起来。朱序见时机成熟,便在军中大声呼喊:“秦军失败了!秦军失败了!”秦军顿时大乱。
秦军中愿意作战的氏族人很少,其他族人都不愿作战,带头逃跑。大部队一混乱,再也制止不住。不少汉人在朱序的策动下,又兵变倒戈。这时,谢玄率领晋军,趁势迅速渡水进攻。秦军主将苻融亲自出马,想去阻止后退的秦军,结果坐骑被挤倒,自己被晋军所杀。苻坚也中箭负伤,单骑北逃,秦军大败。
苻坚原本占尽优势,但由于过分骄傲,轻敌妄动,获得一点胜利就立马自得起来,最后只能以失败收场。
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要做出点成绩并不难,难的是能够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来看待自己的成绩,不骄傲,不炫耀。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我们刚刚取得胜利,就被这一点点胜利冲昏了头脑,必然导致最终的失败。
美国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就当上了乐队指挥。刚开始时,他有些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自以为才华横溢,没人能取代自己指挥的位子。直到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忘在家里,正准备派人去取。秘书说的一句“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根就行”把他搞糊涂了。他暗想:“除了我,谁还可能带指挥棒?”但当他问“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时,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分别从他们的上衣内袋里掏出三根指挥棒,递到他面前。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并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什么必不可少的人物!原来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自己。
从此以后,每当他飘飘然的时候,就会看到三根指挥棒在眼前晃动。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当你春风得意、称心如意时固然应该庆幸,但决不能骄傲,因为事物总处于变化中,快乐是相对的,也可能是暂时的。不要为一时的成功而过于陶醉,更不能忘乎所以、得意忘形。
网址:修炼心性,用平和的心态融入社会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18983
相关内容
培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人民日报:如何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如何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解密道家修炼之路寻找内心的平和
平和心态
心性修炼 静待花开
如何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
如何让自己保持平和心态 怎样培养平和心态
平和的心态是实现社会平等的重要因素
人民日报:如何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