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学校:重构现代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24-11-13 00:55

全文2105字,阅读约需6分钟,帮我划重点

01未来学校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旨在培养面向未来、适应时代变化的学生。

02专家认为,未来学校应通过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革新,重构现代学校体系,而非简单地将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叠加于传统学校框架之上。

03中国各地中小学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建设,如云端学校,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打造提升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环境。

04由于此,未来学校不仅是技术融合的产物,更是推进教育理念革新与教育公平的典范。

05同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尤其对教学流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前,随着数字信息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其形态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未来学校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在近日举办的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平行论坛上,多位专家汇聚一堂,围绕未来学校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新技术如何引领未来学校建设。

那么,什么是未来学校,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学校建设?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着眼时代变化培育未来人才

2020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报告提出,当前主流教育广泛采用的标准化直接学习法,其根源可追溯至第一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彼时社会急需大量同质化劳动力。然而,随着第三次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袭来,自动化生产与无形价值创造成为新趋势。这不仅重塑了经济发展的技能需求,也改变了劳动者的工作模式。因此,教育必须与时俱进,迈向“教育4.0”时代,建设未来学校,以应对时代变化。

未来学校并非简单地将教育信息化和技术叠加于传统学校的框架之上,而是通过深层次的教育理念革新,重构现代学校体系,塑造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与学习者发展特点的新型学校模式。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强介绍:“未来学校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规划和教育发展战略,不断突破现有教学组织形式,融合现代教育技术、数字技术乃至智能技术等手段,探索育人实践的新路径。”

未来学校的目标是培养面向未来、更能适应时代变化、迎接时代挑战的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尝试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的课程教学,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装备,打造提升学生创造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的学习环境。同时,教育部门与教育工作者之间不断加强合作,缩小教育差距,确保每位学习者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因此,未来学校不仅是技术融合的产物,更是推进教育理念革新与教育公平的典范。

创新学校形态打破“资源孤岛”

近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积极探索未来学校建设,在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资源共享以及教学流程重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云端学校作为未来学校的新形态之一,将为未来教育变革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

“随着教学技术工具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空间的技术化转型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云端学校利用‘光纤+5G’技术,成功打破了传统学校和教室的物理界限,将遍布各地的云端教室紧密连接。”深圳市云端学校校长龚卫东说。

深圳市云端学校自2021年创办以来,吸引了深圳市13所学校入驻。云端学校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创新学校组织制度、智慧教育形态、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学习方式变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云端学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得,都能通过云端平台上传、存储和再现。同时,云端学校还引入了人工智能协同教学教师,支持跨校组班、跨校组队等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开设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课等前沿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数学建模比赛、云腾杯科技竞赛等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龚卫东表示,云端学校建设的核心在于坚持数字化思维。他介绍,从利用BIM技术设计和建设云端学校总部实体校区,到“小鲲卡”每天无感采集学生学习数据,再到“云端画布”平台开展的虚拟教研活动,每一步都体现了数字化在教育领域的深度应用。这些技术手段不仅帮助学校形成了学生学习画像和教师教研画像,还为教学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云端学校不仅变革了教学方式,还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通过汇聚全市名师资源,云端学校打破了“名校名师”的孤岛效应,实现了师资、课程、教研等资源的互联互通,让更多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的学生95%是外来务工子女。加入云端学校后,这些学生可以享受更多教育资源,还可以跟其他学校的学生互动,互相学习、共同成长。”深圳市光明区凤凰城实验学校书记张丽娜介绍,云端班已成为学生向往、期待的课堂。

优化教学流程满足个性需求

在未来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尤其对教学流程产生了深刻影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给未来教育带来全新挑战,各国正竞相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规范化进程。”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聂小林说。

过去,传统的教学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两者的舞台。如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教学流程的优化增加了更多变量。在未来学校中,教师能够利用先进的大模型技术,实现教学设计的智能化。这不仅提升了备课的效率与质量,还促进了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同时,图形识别技术的应用,让板书内容转化为数字资源,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而对于学生来说,未来学校中的学习体验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可以与大模型驱动的智能数字人进行交流,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满足了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南昌市红谷滩区教体局副局长王皓分享了在构建未来学校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他们借助智能录播设备和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技术,深度挖掘课堂师生行为数据,帮助教师找到改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点。通过教室模态分析、教师教态分析、学生专注度分析、随堂练知识掌握分析等多维度的课堂分析,教师能以不同视角重新审视教学过程,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据我们收集的教师问卷反馈,实施这一系列智能化教学措施后,教师们的单次备课时长平均缩短了28分钟,资源查找时间减少了29分钟,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次数明显增加,平均每堂课增加2.2次。”王皓说。

(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网址:未来学校:重构现代教育体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187

相关内容

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生产:从原理到实践的体系 王茜 吴重涵
基于“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分析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
以“生活教育”为核心 构建“现场体验活动”校本课程
学校教育生活之于儿童的意义——对儿童享用教育生活的现象学解释
儿童美好生活与教育空间的重构
课程融入生活 教育创见未来——“七彩生活项目式学习”的课程构建与实施策略
一二三未来:什么是家庭教育
《中国教育报》教育论坛:提升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
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法制教育 对策 中职 学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