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再说读书这件事

发布时间:2025-01-02 13:31

通过读书,理解并热爱这个世界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读书生活感悟# #知识探索乐趣#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摇篮,知识的海洋,它不仅可以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还可以教我们怎样做人。

  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雨果说,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相关读书重要性的名人语录数不胜数,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然而,科技进步所带来的信息渠道增多以及游戏、视频等娱乐产品正在快速地吞噬着我们的总体时间,似乎我们周围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因此,在1995年才设立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更有点缺什么补什么的预见性,我也觉得很有必要再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再说说读书这件事。

  一、读书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

  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人类文明发展过程,最主要的功能是传播文明,发展文明。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三大要素,读书是获取信息和精神能量的重要途径。

  读书还是广义的受教育。我们知道,受教育的途径很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工作单位)教育和泛在(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家庭教育是有目的的价值观引导示范;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工作单位是特定技能的训练和为人处世的熏陶;泛在教育形式多样,读书是其中之一,读书是有目的或无意中的提高自己。

  读书是弥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阅读是人生体验感悟的重要渠道之一,很多现实生活难以体验的,可以在书中找到相应的映射;很多教育渠道无法实现的,通过读书可以获得。书是作者对人、事、物的理解和创造,读书可以使读者自我理解、感悟和升华,所谓“天才”或“大师”,并非教育的结果,而是个人从“渐悟”到“顿悟”的过程,很多“天才”通过读书等渠道,从感悟再升华,最终实现“顿悟”,被后人奉为“大师”。

  仅举一例,学校是启迪智慧的地方,但学校不能说要启迪心灵,因为心灵与宗教信仰相关,教师的心灵亮不亮没有标准,在学校启迪心灵会引起宗教冲突,导致不同信仰人群的冲突,引发政治冲突。学生没有一定知识基础作支撑,结果很可能是被误导(被迷惑)的心灵,很多国家的法律规定,现代学校必须远离宗教。但读书是自我行为,很多现代文明国家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各种专业和行业都有“顿悟”的例子,承上面一段文字,我们举个佛学里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唐代佛教里的弘忍大师,他有两个弟子,一个叫做神秀,一个叫做慧能。神秀经过勤奋修炼、读书和学习,达到“渐悟”的状态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不使惹尘埃”,但慧能可能更聪慧或者修炼、读书和学习更刻苦,达到“顿悟”的境界,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据说因为这件事,弘忍大师后来把自己的衣钵传授给了慧能,因为慧能已经能够把一切外在的事物看淡,以佛学完全“空”的心态去审视周围的一切,而不再受到事物外表对眼界的束缚。

  二、正确的价值观有赖于阅读积累和知识多样性

  闲书并不闲,每一次阅读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印记,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礼仪习惯均会受到读书的潜在影响。学校教育教不了学生的人生,在课堂上讲授人生,结果势必是庸俗的人生,或者是扭曲的人生。但很多书中描写的人物却影响读者的人生追求,书中人物的人格魅力,行为示范成为读者的模仿对象,甚至楷模。

  跟我同年龄段的许多朋友,小时候都看过一部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小说,里面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凡是认真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感悟到人生不能虚度,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渺小,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做一些对自己、对别人有益的事情。人生是不断积累和逐步演变发展的过程,更多地靠个人感悟,时代机遇,加上判断和选择等多因素实践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独立的人格、世界观的形成以及个人的判断能力不可能仅仅依靠直觉和天赋。事实上,想要做出准确的判断,只能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多样性。知识多样性可以提升思维层次,信息的多样性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模板。而这种多样性的形成的关键性依托之一就是多读书,读好书,通过集腋成裘,积少成多,逐渐形成自己独特而强大的逻辑判断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说过“考察一个人的判断力,主要考察他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无数的可怜人,长期生活在单一的信息里,而且是一种完全被扭曲的,颠倒的信息。这是导致人们愚昧且自信的最大原因。”

  在信息来源渠道增多,五彩缤纷的世界,你必定参与其中,每一次转发或点赞的文章,都能反映出你的思想和价值观,别人也就能看出你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为了不被朋友看出你的价值观扭曲或思想愚昧,多读书吧!深层次的美与丑需要知识判断,善与恶的区分需要知识甄别。困难的解决要靠知识感悟,和谐的社会需要知识人群。幸福的人生要靠知识铺路,高尚的心灵需要知识启迪。

  三、碎片化阅读的无奈和必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无奈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对于阅读来说,能像古人一样用整块的时间沉浸在阅读当中效果是最好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还有这样的精力,是否还有这样的时间,是否还有这样的兴趣。缤纷多彩的信息需要我们提高阅读效率,娱乐化产品正在争抢我们的生命总时间,它的诱惑力远远高于略显枯燥的书籍;巨大的产业化浪潮和生存压力让更多人的精力和整块的时间都放到了工作上,或者放到了“学以致用”的课本或者论文上了,真正出自于个人兴趣去读书的还能有多少?这些,其实都在告诫我们的孩子们,一定要珍惜大学之前的时光,要敢于和游戏、视频等娱乐化产品做人性上的斗争,多读书,读好书,读自己喜欢的书,这将使你们一生受益。

  信息技术正在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碎片化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趋势,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碎片化阅读也是历史的必然。互联网导致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也必然导致我们阅读的方式和习惯的嬗变,碎片化阅读是阅读效率的进步,是读者追求自我和个性的必然发展,具有时代特征。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在线教育平台进行教学,网络学习、课件和知识内容的丰富,培养了不少读者的“碎片化”学习习惯,大大强化了读者作为知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碎片化学习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要逐渐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碎片化学习可分为对学习内容的碎片化和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内容的碎片化本身并不带来优势,优势在于知识碎片化后的时间有效利用给学习者带来的价值,这个价值来源于学习者对碎片化知识内容和时间灵活性的需求。另外,不要迷失在碎片化的学习内容上,有计划地将多次碎片化的学习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

  因此,互联网时代,我们一定要学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无论是有老师指导学习还是自学,不管是学技术还是读闲书,都要有计划地把碎片化的知识逐步体系化,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时间段,设定期望的知识体系或文化思想内容,通过碎片化时间的学习,逐步积累起体系化的知识和思想文化。 

网址:世界读书日,再说读书这件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7630

相关内容

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丨这10本书带你读懂生活读懂自己
世界读书日 | 图书漂流 书香传递
校园世界读书日活动总结
世界读书日打折计划
“图书跳蚤市场“,陪你度过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上海书香之城生活因阅读更愉悦更优雅
2022年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通用15篇)
世界读书日:9本适合亲子共读的好书
评论丨世界读书日:珍视阅读的力量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