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花接引 | 方向乐:回归内心的平静,就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

发布时间:2025-01-02 18:00

慢食艺术提倡简单生活,去除浮躁,回归内心的平静。 #生活乐趣# #生活艺术# #慢生活艺术# #慢食理念#


拈花接引

中国画名家花山写生作品展

陈危冰/蒯惠中/姚永强/谢士强/方向乐/张利锋/花元飞

展览地点:花山景区

展览时间:2020.5.30-6.28

写生时间:2020.5.6-5.9

主办单位:苏州市美术家协会 太湖旅游发展集团

协办单位:苏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苏州彤日书院

承办单位:苏州花山隐居

| 本期艺术家


方 向 乐

字乐之,斋号归耘堂、借斋。79年生于内蒙古河套,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硕士、二级美术师。

现任江苏省青年美协理事、人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苏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人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南京花鸟画研究会理事,苏州青年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苏州新文艺联盟副理事长。

花 山 接 引

代序

文 / 乐之

出姑苏城向西十五公里有花山,山顶有巨石如莲花故名曰“莲花峰”,过莲花峰向南便是天池山。唐《吴地记》:“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其山蓊郁幽邃。晋太康二年,生千叶石莲花,因名。”传春秋老子就有“吴西界有花山可以度难”的记载,东晋高僧支遁来此开山后,历代名僧高士纷纷来此隐居,此处超然世外的清凉世界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笔下描写的对象。


庚子立夏后一日,应彤日书院与花山隐居之邀,苏州画家:陈危冰、蒯惠中、姚永强、谢士强、方向乐、张利锋、花元飞及孟瑶至花山小隐采风数日,几位艺术家自花山鸟道上山,遍访古迹-花山摩崖、接引大佛、翠岩寺、莲花峰、天池、石壁、寂鉴寺等,四日里多次往返写生,每位艺术家用不同的视角和表现手法描绘了花山、天池的各处景色。

花山鸟道清幽叠翠,曲折蜿蜒的山路不出十步便有大小错落的摩崖散布左右。右手边向上是元代的巨石造像-大接引佛,虽几经魔难却依然完好。左手上山有一山门,上有石刻隶书“花山翠岩寺”乃近代名士李根源所书。翠岩古刹是东晋高僧支遁禅师隐修之地,院中有井名曰:怡泉,便是支遁所凿,井上的“怡泉”二字据说是他的好友-书圣王羲之所书,虽已不可考,但是也为这两位先贤的过往又增添了几分为人乐道的谈资。这怡泉的井水今日依然清澈甘甜,每日里都有许多人从远近各处来这里汲水,或煮饭、或烹茗都是极好的!翠岩寺的大殿毁于几十年前的动乱,殿基与石柱依然保持原状。绕过大殿向上,石阶愈显陡峭曲折,古木怪石参差错落,或立或卧或跳或盘,俨然如走入了仙界或是灵山五百罗汉堂,个个都有灵性,每个都有表情,令人由衷生出敬畏之心。经过支公洞、莲花洞、乾隆御道、五十三参,继续拾阶而上视线渐渐开阔,只见数块巨石立于峰顶,形若莲花,这便是莲花峰。登顶极目东眺,苏州城尽收眼底,座座高楼如同远峰;西南而望,太湖浩渺直至天际,东山、穹窿、灵岩等诸山相望,屋宇、田舍穿插于水系山蛮之间,好一派江南风景;向南俯看,天池如一面镜子清可鉴天,石壁如展开的围幔,将寂鉴寺环抱其间。元代黄公望曾绘《天池石壁图》便是以天池山为描绘对象所作。至此,花山、天池便连为一体,尽呈现于眼底了。


花山小隐的数日里,时虽立夏,但是多云的天气带来难得之清凉,微风习习,日影迷离,艺术家们忘情的沉浸在自然出尘的清静世界,偶尔的小雨却也为艺术家采风平添了几分诗意。大家昼出夜归,如耕作的农人,或三两为伴或独自一人到山中选得中意的景色描绘写生。画累了便到寺里讨一杯茶水,边品尝着新茶的清香边体味着林泉高致的隽永。有时也会有经过游客或取水的居民来搭话,话题也多是关于花山的故事或是赞美这里的景色,也有几位能谈到沈周、唐寅、四王、四僧,竟也讲得颇有道理。每一个置身于此地的人都是面容和悦,言语之间表达着友好与豁达的态度。天色渐暗,画家们便相继下山,主人准备了精美可口的素食,还特意为我们提供了自制的果酒。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下一天的心得,聊聊画,聊聊人生,聊聊关于花山的种种认识,谈笑唏嘘之间便已有了三分醉意……这样的景致,这样的感觉,是谁又能不陶醉其中呢?


如此,短短数日,大家便有了颇多的收获。再加以收拾整理,呈现给更多的朋友,让大家通过作品认识和了解花山,也希望大家能够有机会到放下繁忙的工作到花山小隐几天,让心灵在林泉之间回归本来清静。毕竟,这次花山小隐给予七位画家的不仅仅是这一些作品,而我们能为她做的却只有这些了。

“花山接引”--这是七位画家与花山的一次结缘,也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能够为更多有缘之人接引花山。清凉世界,且坐,且隐……

花山杂记五首

方向乐

踏露披云上花山,曲道清幽过翠岚。

林公妙远泉犹在,可煮新茶可鉴天。

雨过花山千岩黛,日映金莲云上开。

太湖烟波三万顷,明月犹入此中来。

翠岩出尘隐此中,天开莲影更不同。

石壁高悬明镜外,可著万相可著空。

莲花峰下曲径深,百鸟争诵雾层层。

殿前空余石井在,夜汲清泉忆老僧。

石阶百丈入云间,上有莲花落九天。

一池明月今古照,空对石壁多少年?

/写 生 纪/


/写生作品/


花山隐居

纸本水墨

68x45cm

2020


翠岩遗胜

纸本水墨

68x45cm

2020


寂鉴莲影

纸本水墨

68x45cm

2020


天池开鉴

纸本水墨

68x45cm

2020


鸟道探幽

纸本水墨

68x45cm

2020

网址:拈花接引 | 方向乐:回归内心的平静,就是对艺术最大的尊重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28685

相关内容

回归内心的平静作文(通用39篇)
禅意雅韵拈花湾(行天下)
回归内心的平静作文800字
如何通过曼陀罗艺术找回内心的平静?
从外在的修饰,回归内心的宁静
131m²丨回归内心平静
接纳的艺术:平静铸就内心的力量
释放压力的艺术:色彩与音乐助你找回内心的平衡
江铃祥云学府:尊崇归家,品质生活的艺术!
拈花湾旅游攻略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