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赋能增效与敏捷回应: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特色)实验的武侯实践
社区治理10: 社区自治的实践经验 #生活知识# #社会生活# #社会热点#
公开透明、赋能增效与敏捷回应: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特色)实验的武侯实践
发布时间:2024-01-05 16:12:1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乔江东 | 责任编辑:郭顶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南部,辖区人口120余万,老旧院落有1000余个,在服务载体、共治空间、物业管理等方面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制约,一些问题也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和堵点。为此,武侯区借助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特色)实验基地建设契机,大力推动智能技术赋能“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探索数字赋能社区治理和老旧小区治理的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并取得初步成效。
在引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之前,武侯区社区治理及小区物业管理与服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是治理主体联动不强。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共生嵌入,并与社区形成互惠关系是从根本上建构社区治理秩序的关键。在实验场景部署之前,武侯区社区治理外源主体培训发展较好,但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具体表现为社会组织等对社区的单向互动,物业公司经营目标与老旧小区治理的内在价值难以达成一致,居民对市场化物业管理服务的接受意愿偏低,甚至许多老旧小区处于物业“真空”状态。
二是老旧小区服务存在短板。在实验场景搭建之前,部分涉农社区和城区老旧散居院落在小区治理方面深入不够,没有深挖小区问题背后的根本原因和潜在影响。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存在不足、物业水平不达标,一定程度制约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是治理资源挖掘不足。资金的富集程度决定社区和老旧小区治理的实际效果。实验场景搭建之前,部分小区陷入物业费收取率高、到物业服务水平下降、再到收费率更低的死循环,造成老旧小武物业问题多发。
四是居民自治活力不强。在实验场景搭建之前,全区搭建了制度化议事机制和常态化议事渠道,但在不少区域还是存在居民参与意愿低,自治组织松散不健全,通过自治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不足,难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如何激发居民自治潜能,成为老旧小区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
五是信义理念植入不够。社区及老旧小区治理有效的关键性因素是多元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互惠规范、社会网络的形成。在实验场景搭建之前,不少老旧小区面临人口多、流动性大、异质性高、组织化程度较低、集体行动困境等问题,居民间交往、互动、协商、合作的成本高、难度大。
为破解上述困局,自2019年始,武侯区启动了以“信托制”物业服务模式为主要内容的社区信义治理首批试点,并依托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赋能信托物业推广实施。由武侯区委社区发展治理委员会牵头,以四川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为技术主体、以四川大学为研究主体,以“小武生活”为在线载体部署了账目公示、话题圈、通知公告、问题上报、在线缴费、在线投票等功能,为系统性破解社区治理难题提供了条件。
(一)一体化数字平台支撑,建构社区服务“数字大脑”。以网络、计算、反馈为基础,全面汇聚整合社区海量数据,通过构建聚合式的中枢平台,促进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链条、全周期的多样、均等、便捷的社区服务,支撑社区治理及时高效推进。
(二)多元数字场景牵引,集群服务释放数字价值。在一体化中枢平台的支撑下,布局各类社区微服务场景,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居民共治、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等三类应用场景,共同打造社区智能治理新图景。
(三)紧抓公开透明密匙,重构社区信义格局。“信托制”物业小区物业费与公共收益存放于业主大会开设的共有基金“双密码”账户,并通过“小武生活”平台进行账目公示,小区资金预算变为开放式预算,物业费如何使用由业主共同协商制定预算方案。通过“阳光透明、开放参与”的变革,缓解小区各主体间的信任危机,重构小区信义关系。
“小武生活”平台账目公示
(四)聚合多元资金渠道,建立资源可持续运营机制。“信托制”物业智能服务模式强化了居民与物业、小区的有效互动,通过广泛参与和有效监督促进了物业角色转变,增强了物业与居民间的契约信任、互动信任与制度信任,物业缴费率的提高充实了老旧小区治理资金池,甚至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盘活小区闲置资源,最终建立稳定可持续的资源运营机制。
(五)夯实居民参与数字载体,营造协商共治良性生态。“信托制”物业智能服务模式通过重塑居民参与场域,重组居民参与流程,再造居民参与模式,赋能居民参与力量,强化居民参与能力,同时借助“信托制”物业智能服务模式下多主体链接关系,形成平台吹哨、物业报道、街道社区物业联动敏捷响应的机制,居民诉求响应速度得以提升。
“小武生活”平台在线投票
“小武生活”平台话题圈
“小武生活”平台问题上报
通过上述系统性变革措施,实验场景在促进治理价值回归人民性、社区内生性持续发展、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加快推进智慧蓉城探索武侯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加突显。实验场景形成了社区敏捷回应的治理新方法,信义关系的构建也进一步强化了居民的中心地位,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得以提高。调查发现,诸如戎居苑、映月花园、天府南苑等小区,物业投诉问题处理完成率均达到100%,实施“信托制”物业智能服务模式的社区居民满意度大幅提高,最大增幅达到53%,最高满意度已达98%。
社区内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更加明朗。实验场景在提高缴费率的同时实现物管降本增效,形成可持续运营的机制。从现有实验数据来看,所有导入实验场景的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普遍提高,小区净收益增加,物业矛盾纠纷同比减少超90%,小区物业缴费率也超90%。例如,华宇嘉苑小区导入实验场景后,其小区收支比从2021年的127.65%迅速变为2023年的287.72%;七道堰社区实现老旧院落连片治理,共用一套维修、绿化、家政等人员,降低了物管成本。
筑牢小区共同体的治理意识更加清晰。社区的本质是居民生活共同体。实验场景通过“三级透明”“三权回归”促进了社区信任与公共性培育,协商治理为居民矛盾化解提供了有效表达渠道和有效沟通平台,拓宽了居民参与的数字空间与制度化渠道,也强化了居民主人翁意识,为社区共同体建设夯实了根基。
截至2023年12月,成都市武侯区有60余个小区实行“信托制”物业智能服务模式并将该模式推广至全市300余个小区。通过赋能、赋权和赋智三重机制激发多元主体治理动能,构建智能治理生态,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变革,武侯区正阔步前行……(四川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中心 乔江东 )
网址:公开透明、赋能增效与敏捷回应: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特色)实验的武侯实践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4049
相关内容
公开透明、赋能增效与敏捷回应: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社区治理特色)实验的武侯实践建立社区主题数据库、做实网格“社群通”成都武侯社区治理以“智”赋“治”
有温度的智慧社区治理 让“小武生活”有滋有味
社区治理的机制和实践
合肥:打造智慧社区 赋能基层治理
梅苑社区:“智慧微管家”赋能社区精细化治理
乐用街社区“1121”模式下的治理实践探索
如何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
数字化赋能社会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
“智能巡检机器人” 助力社区基层治理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