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鸣:从《黄帝内经》解读健康长寿之道 以浙江缙云百岁老人为例

发布时间:2025-01-03 19:38

《百岁密码:老年人健康长寿之道》- 现代科学与传统养生结合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老年人养生书籍#

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医学经典著作中一部巨著,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对养生的阐述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后世几乎所有养生学理论,均是在此书的基础上补充、发挥、完善而成的。《黄帝内经》所主张的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观点一直影响至今。

也许,人们会说,几千年过去了,我们无法再回到古代去研究先人的生活方式,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古时的方法去生活和养生。但是,人们在享受现代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对健康长寿的欲望也日益剧增,怎么样在《黄帝内经》的养生法则和现今的生活中寻求到结合点,给自己规划出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法,使人体健康与社会、自然相和谐统一,“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目的呢?

据《黄帝内经》中第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上古时候人的寿命是比较长的——“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其原因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张顺四时,和术数,节饮食,适起居,忌妄劳等综合养生方法。

从2013年始,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启动了“浙江省百岁老人长寿因素调研活动”,历时8年,先后调查255位百岁老人,其中年龄最长的115周岁。这些百岁老人的长寿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籍《黄帝内经》的智慧,综浙江省百岁老人调研之成果,以缙云县百岁老人为实例,试图诠释健康长寿之道。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人类生活在自然之中,与天地息息相关。人们的起居只有与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相适应,才有利于健康长寿。“起居有常”是中医学用于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法则,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云:“起居有常……而尽终其天年”;“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有关“起居有常”,《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根据自然四时生长收藏的阴阳变化规律,具体阐述了春夏秋冬起居作息:春天,人们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天,人们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人们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天,人们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古时的生活习惯,也是大多数百岁老人们所遵守的起居规律,据我们调查显示,76%的老人睡眠在8小时以上。他们顺应生物钟,一切活动与生物钟的运转合拍同步。缙云县五云街道杜桥村陈宫明老人,担任了40多年村支书,还是一位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严于律己了一辈子。年逾百岁的他,每天雷打不动地6点起床,晚7点按时睡觉,白天目送女儿女婿出门上班后,老人就在家里自己照顾自己,闲来没事看看电视,到点了自己动手做饭。只要天气好,就把换下的轻巧些的衣服顺手洗了晾上,再在阳台上晒晒太阳。傍晚做好了饭菜等孩子们回家。他不仅仅作息规律,饮食上也是“严于律己”,连坐姿都是标准的“正襟危坐”。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要求“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健康之道,无须远求,只需在起居之间时时留意,尽量保证规律作息,就会受益无穷。

饮食有节,五味调和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都是人与饮食的重要性。《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也最多,其核心就是“饮食有节”和“谨和五味”。

“饮食有节”就是主张饮食适量,反对饥饱失常和饮食过寒过热。《黄帝内经》说:“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强调了水和谷类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反之,饮食过量也会伤害人体健康,损伤脾胃,使消化吸收功能产生障碍,《黄帝内经》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同时认为过分偏嗜寒热饮食,会造成人体阴阳失调,进而影响人体健康,“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适中,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关于“谨和五味”,《黄帝内经》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精血的产生,根源于饮食五味的摄取;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重视“谨和五味”,把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得当,就可以颐养天命:“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黄帝内经》如是说。

《黄帝内经》又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这里所谓的“五”,就是指多种食物,合理搭配谷果肉菜,无令有偏,以使其气味和谐,有利于补益人体精气,从而有助于健康长寿。

缙云县新建镇大筠村伊伍妹享年102岁,她的后人陈华在《缙云百岁寿星》一书中载文:外婆“饮食方面偏清淡,由于年轻时过着‘一丘菜头一丘芋,一冬一春无须开谷柜’的无米饭可吃的艰难日子,因此习惯了吃饭七分饱,喜蔬菜少荤菜,特别喜欢吃豆腐、萝卜、毛芋、番薯、南瓜、土豆等。”纵观我们采访过的长寿老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目前生活环境各异,饮食偏好也不尽相同。调查结果显示三分之二以上的百岁老人习惯于荤素搭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多吃,每餐只吃七分饱,真正做到了“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恬淡虚无,志闲少欲

对于养生而言,不仅要注重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重视精神的调摄,提倡“形与神俱”。《黄帝内经》创立了众多的怡养心神、调摄情志的方法,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提倡“恬淡虚无”以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到“独立守神”,提倡“精神内守”以养生;又“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强调愉悦自得以养生;以及“淳德全道”以养生等。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短短四句话就道出了养生和防病的真谛。恬淡,就是一种安静,怡然,淡泊的心理状态,没有功利和欲望的牵绊,渐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养生的效应就是“真气从之”,也是养生最上乘的方法。

《素问·上古天真论》还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说的是,只要心志安闲,少有欲望,心情安定,没有恐惧,形体劳作而不疲倦,真气调达和顺,每个人都很容易达到自己的愿望。如吃什么都觉得美味,不管穿什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都感到快乐,无论社会地位高低,都不倾慕。“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大部分百岁老人虽然达不到高层次“形与神俱”的养生境地,但是,知足常乐,容易满足是大多数老人的共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老人经历坎坷,有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并不好,绝大多数(92%)的百岁老人对目前生活依然感到满意。缙云县东方镇前金村百岁老人蒋菊仙,未曾生育,领养了一个女儿,又过继来一个儿子,但并不妨碍这一家人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她虽年过百岁,仍是一家之主。儿子说“她脾气很好的,从不骂人。”母慈子孝,无论孙子、孙媳、曾孙、邻居,一众人都喜欢跟她相处,也总能把她捧得天天眉开眼笑的。“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这就是普通百岁老人的真实写照。

和于术数,不妄作劳

人类很早就知道通过运动来健身和养生,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舞蹈来舒筋活络,流通气血,防病祛病。《黄帝内经》认为养生防病应“和于术数”,“术数”主要是指“导引按跷”之术,即现今的气功之类保健方法。导,指导气,在意念的配合下,通过调节呼吸而养生防病;引,指引体,通过肢体的运动或自我按摩而增强体质;“按跷”为按摩的古称。“上古有真人者,提契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精、气、神三者合一,是《黄帝内经》对运动养生的概括。

中医养生重视强体健身运动,但是,更讲究劳逸结合,动静有度,“不妄作劳……而尽终其天年”。如《素问·举痛论》云:“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无论是“持重远行”,或者是“摇体劳苦”,都会大量出汗,津液耗散,气随津耗,而耗气伤津。《素问·宣明五气》说:“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久坐伤肉”,这些都是告诫我们切勿劳逸失度。

百岁老人是怎么运动的呢?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百岁老人选择最多的锻炼方式是散步,占79%。除了散步以外,六成以上的百岁老人生活能够自理或基本自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说明“家务”也是百岁老人一种锻炼方式。缙云县壶镇镇坑沿村有一位“老来俏”的百岁老人叫应菊卿,她念过几年书,会写毛笔字,擅长女红。老人出了名的爱漂亮,常对着镜子打扮自己的美,欣赏自己的俏。她很爱运动,年逾百岁还经常站着跳跃。老人也信佛,屋里八仙桌上供奉着一尊观音,日日烧香拜佛。真是动静有度、形神俱养的范例。

道法自然,长生久视

“道法自然”一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智者所见略同,《黄帝内经》阐述的养生第一法则便是“道法自然”。《黄帝内经》提及养生当“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其核心思想就是“天人相应”——“居处依天道”“饮食遵地道”“精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

“仙乡帝里且自然”,这是我们在缙云调研的感悟。相传当年轩辕黄帝一统天下后在仙都炼丹升天,缙云逐步成为黄帝文化南方传播中心。缙云的百岁老人们,他们不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深奥医理,但他们以最平常、最自然的方式告知何谓“道法自然”,只是顺其自然,久居善地,饮食道地,以自然之性为之,黄帝养生文化已深深融入这片好山、好水、好空气中。

寻访百岁老人时,还深感慈孝敬老之风延绵。在缙云这并不富裕的小县城,许多村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慈孝文化建设蔚然成风,湖川村便是其中典范之一。老人们可以住在家里,志愿者们结对上门嘘寒问暖,照料中心解决中、晚餐;也可以住在中心,全天候得到照料,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村里的百岁老人李唐菊说:照料中心“很好的,很爽。”湖川村支部书记总结道:“之所以长寿,是因为老人们不愁吃穿,村里推崇敬老爱老的好风尚,慈孝之风蔚然,老人们过得很舒心!”在缙云,我们对“盛世人添寿”的理解无疑更加深刻。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栖居之地,在乎山水,养生之道,源于自然。根据我们调研的资料来看,百岁老人们长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有各的活法,没有一个定律。但《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一些关键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道法自然”等,在百岁老人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印证。情志、饮食、起居、运动,这些源于《黄帝内经》的中医养生四大基石,也许就是人们所期望的健康长寿之道吧!

内容来源:缙云发布

投稿邮箱:sxlmmsc@163.com

责任编辑:

网址:王晓鸣:从《黄帝内经》解读健康长寿之道 以浙江缙云百岁老人为例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36736

相关内容

《黄帝内经》与养生之道
【学会养生】食养、食疗、药膳,该如何选择——健康长寿吃出来(一)
读懂《黄帝内经》七大养生法则 想不长寿都难!
【学会养生】食养、食疗、药膳,该如何选择——健康长寿吃出来(二)
110岁!丽水411位百岁老人中,她最长寿!秘诀是……
解读《黄帝内经》之养生=养身+养神
浙江十大特色美食小吃 浙江特色美食小吃推荐 浙江名小吃排行榜
【浙江日报专版刊登】竞技山水间 乐享新生活——以“丽水之干”打造“运动浙江、户外天堂”的丽水样板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大全集
浙江最长寿老人过111岁生日:生活之道,贵在规律与平和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