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海象运算符最简单的解释
if (n := len(a)) > 10: print(f"List is too long ({n} elements, expected <= 10)") 12 在这个例子里面,文档强调通过使用海象表达式,避免len()方法运行两次,从而提高了运行速度. 假如在没有海象运算符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来写这段代码呢?来试一试:
if len(a) > 10: print(f"List is to long({len(a)} elements, expected <= 10)") 12 或者这样写,避免使用两次len方法,却又多了一次赋值给中间变量的步骤.
n = len(a) if n > 10: print(f"List is to long({n} elements, expected <= 10)") 123 我觉得一个好处就在于这里,为我们省去了一个赋值中间变量的步骤. 2 接下来,文档又给出了第二个例子,关于海象运算符在正则中的应用
discount = 0.0 if (mo := re.search(r'(\d+)% discount', advertisement)): discount = float(mo.group(1)) / 100.0 123 背景应该是这样的,代码想从一段advertisement的文本中,拿到打折的百分比,然后通过除法得到百分比数. 在这里面,海象运算符干了些什么呢?我们来看哈,虽然正则匹配的语句只用了一次,但它却在两个 地方起了作用,一次是检测匹配是否发生,也就是if控制语句,还有一次是提取分子.同样用python3.8之前的语句来写这个语句:
discount = 0.0 mo = re.search(r'(\d+)% discount', advertisement) if mo: discount = float(mo.group(1)) / 100.0 1234 和上面的例子相似,海象运算符替我们省去了中间赋值的步骤,让代码更加整洁了. 3 接下来,文档又给了两个例子,首先是一个 while循环控制,还是省去了赋值的步骤:
# Loop over fixed length blocks while (block := f.read(256)) != '': process(block) 123 背景:代码读取一个文件,当不为空执行操作,同样看没有海象运算符,我们会怎么写:
while 1: block = f.read(256) if block != '': process(block)else:break 123456 同样是 赋值一气呵成,这让我认为海象运算符的作用在于,把计算语句的结果赋值给变量,然后,变量可以在代码块里执行运用. 4 接下来是最后一个例子:
[clean_name.title() for name in names if (clean_name := normalize('NFC', name)) in allowed_names] 1 背景是一个列表推导式里面,需要计算得到符合过滤条件的值,这个可以稍稍简写下,会显得更加通透:
[o.title() for i in names if o:=f(i) in allowed_names] # 在这里我把: clean_name normalize('NFC', name) 比做了一个方法 更简洁一点: [y for x in names if (y := f(x))] 123456 同样我们最简洁的方式来改写这段代码:
[f(x) for x in names if f(x)] 1 可以看到f(x)执行了两次,故此可以看到海象运算符的用法了吧,即简化流程,提高运算速度. PS:最近在学习Go,Go里面就有这个东西,它是用来简化赋值语句的.
在Go里面,你需要用到 var 来进行赋值,如果你不想用var的话,就可以用 :=来进行赋值。 btw:学Go还真是有点蛋疼. 12
网址:Python :=海象运算符最简单的解释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6358
相关内容
Python实现简单算法乘法:提升编程效率与逻辑思维python+flask计算机毕业设计个人时间管理APP(程序+开题+论文)
python
python中的print()语句中的end=''是什么意思
【巧填运算符号:3333=73333=8=】
用PHP中的 == 运算符进行字符串比较
python时间运算
Python中的遇到的错误(持续更新)
python+flask计算机毕业设计个人财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程序+开题+论文)
Python实现简便算法提升拼音输入法准确率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