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者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原理探究[权威资料

发布时间:2025-01-09 08:18

无障碍设施设计考虑到了环境心理学的无障碍原则 #生活知识# #生活心理学# #生活习惯改善# #环境心理学#

1、.高龄者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原理探究 摘要: 旨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和当今社会上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均相对脆弱的一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受到社会上所有爱心人士关心的前提下,对厨房建筑设计当中空间布局所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而提出的一种更加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 倡导无障碍设计的理念也是我们国家未来建筑设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目标,无障碍设计将是老龄人、残疾人、妇女和儿童、因伤养病等各类相对弱势的群体有机会参加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是方便他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也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水平和集中体现精神文明以及物质文明的最常见场所,对提升社会每个参与人的素质,形成全民道德底线,具有促进社会

2、良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无障碍设计 厨房 老龄化 老年人 TB472 A 1003-0069(2015) 06-0043-04 一 高龄者生活空间 老年人对住宅厨房需求的依赖要比年轻人高。从生理方面来说,老年人身体各部分机能逐年降低,所以对住宅厨房空间设计必须符合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从心理学方面来讲,无障碍的基础设施,能确保老年人顺利进行厨房工作,从而使老年人能够独立自主生活,这样有助于建立老人的自尊心,并保证老年人平等生活权利。 我国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也缺乏自己国家的老年人人机数据。由于现在无障碍设计建设是直接引用发达国家的老人人机数据,所以并不适合我国老年人。而且在我国,老年

3、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跟国外的老年人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这就要求设计师必须立足于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才能真正为我国老年人打造方便且适合他们使用的厨房空间。 在欧洲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老人主要依靠“社会养老”,老年人在经济上获得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福利待遇、环境设施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对老年人使用厨房空间环境有不同层次的设计。其中,在西方欧洲国家的生活习惯和烹饪特点,许多老年人住宅厨房是敞开式,开放式厨房,不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而是客厅的沙发、电视柜和其他家具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有趣的、多功能复合的生活空间。在美国和北欧国家,对老年人体工程研究和建筑设计的无障碍研究、室内设计等

4、方面有着较为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已在实际的设计和施工的方面实现了应用,并走在世界的前沿。 亚洲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慢慢的也向西方学习,方面是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另方面是传统家庭观念的延续。而在日本的统计数据也显示,超过95%的老人在家里养老。日本进行全面和详细地分析老年人的生活,包括老年人发展特点和身心特点以及长时间厨房空间操作。在日本和韩国的厨房为开放或双厨房的形式,尤其是日本的厨房经常与家务间相连,是住宅厨房最强的功能空间,也体现了日本的先进技术水平的地方。在规模上,老人厨房的材料、细节的无障碍设计,并针对老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以及生理和心理特征来进行设计。随着厨房空间的设计可以与生

5、活空间转型发展,有效延长了厨房使用寿命。 我国住房建设的发展给老年人住宅厨房设计提供了很大建设性的帮助。在我国20世纪50 60年代,主要是“生存型”厨房为主,其特点是体积小、乱、差。70年代初至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条件提高,提倡“一户一套房”的住房格局,这种住宅面积过小。这期间引发了“实用型”为主的厨房,但缺乏实际科学性,配套差等设计不足,其布局以l形为主,L形为辅,厨房空间几乎无法改变。2000年以来,“以人为本”的设计居家住宅是良好舒适生活环境的基本出发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促使着老年专用住宅受到人们的关注,住宅厨房由满足“基本需求”向“舒适型”转变。 与此同时,我国根

6、据发达国家的设计经验,制定了老年人住宅厨房的相关行业法规和设计标准。如我国建设部在1999年2月发布了关于老年人住宅设计指南的文件,提出为适应社会人口老龄化,保障老人的“安全、自强、健康、适用”的基本要求,还有住宅建筑要求>也于1999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的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明确了老年人厨房建筑设计相关要求。中国教育部对住宅厨房和卫生间建设政策于2002年颁布。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和住宅厨房卫生间委员会合编的住宅厨房设计标准以及住宅规定的要求,确保使用住宅厨房的功能性和设计质量以及设计标准等关于住宅建设的无障碍设计内容。 我国初期时在老年住宅厨房设计中,制定规

7、范和实践内容方面确实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人体工学、面积和高度以及各方面的设计,都参照国外进行深化设计。如舒适实用绿色化和具有安全保障的方向发展,在住宅厨房设计中也会将人性化与科技、环保节能相结合。但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亚洲等地区仍有一定差距,尤其是老年人厨房室内无障碍设计规范,缺乏细致化、人文化以及科学化等现实差距和实际区分。只是简单地借鉴国外一些设计经验,而不是对本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以及身体状况等进行设计。因此设计时以适合中国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基础,并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去设计中国老人无障碍住宅厨房空间。 二 高龄者无障碍厨房的定义及使用人群分析 2.1 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定义 老龄化

8、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伤残人士在社会上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无障碍厨房这种具有人道主义关怀精神的科学设计得到了社会大众的一致肯定与支持,从容持续地发展,追求目标是要使得有行动障碍的人群甚至老年人群体尽可能消除由于身体不便所带来的行为影响,让其能尽量无约束并且同等地加入到社会生产中来,既能保障他们对现在物质文明的享受,也能保证他们对精神目标的追求及实现。 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使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渐显著,老龄人口迅速增加以及弱势人群切身实际利益被广泛关注下,提倡无障碍厨房空间和人性化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它的设计主旨是基于无障碍设计理念,对厨房空间进行改进设计,结合人体工程学、绿色设计及设计心理学等相关原

9、则,有效解除厨房空间的障碍,以及简易化厨房信息布局等方法,以减少厨房隐藏的风险,提高易用性,使其成为适合老年人和残疾人等,并尽可能满足各种各样的使用人群,从而实现厨房空间设计人性化和无障碍化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无障碍厨房使用人群分析 厨房是百姓洗菜做饭以及开展饮食的地方,但其实厨房本身就是一个各种与饮食相关功能的综合体。厨房的作用决定着要求使用者拥有一定的厨房设备操作技术和能力:如厨房里的日常操作常常是以手动操作为主,设施的功能和摆放不同,厨房的操作者还需要有一些读写能力和日常生活常识。拥有上述操作能力的操作人员均可以被涵盖在无障碍厨房的适合人群。 2.3 高龄使用者 2.3.1有关

10、高龄者的定义和分类 依据当代人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上的各种规律,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高龄人群划分为6074岁为前期高龄者,7584岁为中期高龄者,85岁以上为后期高龄者。各阶段均有所不同,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不尽相同,年龄越大的人即后期高龄者,生存能力也就越低。 当前关于老年人的区分主要有两套标准:即根据年龄的区分方法和根据身体健康程度的区分方法。 根据年龄的区分方法(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划分的无障碍标准) 第一年龄段:较为年轻的老年人年龄段(59至72岁); 第二年龄段:老年人年龄段(73至90岁); 第三年龄段:长寿老年人年龄段(90岁以上老人)。 根据身体健康程度的区分方法(老年建筑

11、设计规范对老年人划分的行业标准) 能独立生活的老人:即在日常的生活中不需辅助就可以独立完成的老人。 需要辅助工具的老人:即日常生活不能完全独立完成走路、上下楼均需要拐杖等工具辅助的老人。 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老人:及日常生活完全不能独立完成,时刻需要陪护人员的老人。 因此,我们将无障碍厨房的使用者定为年龄在59岁-90岁之间能够独立生活的老人和大部分需要简单辅助也能够独立生活的老人。 2.3.2高龄者的生理、心理现象 高龄者的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身体各部分机能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主要有运动系统功能退化、感知能力退化、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对环境适应能力退化。而正是上述这些功能的退化和能力的缺失,是

12、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厨房设施的主要障碍来源。所以,在厨房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中,设计师应该考虑到上述老人的实际情况和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合理适用的无障碍厨房空间设施。 退休后生活圈以居家生活为主,生活环境的改变对老人的影响是最直接的,老人们在退休后的种种特殊行为也是建立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从老年心理学角度来看,伴随时间的改变,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的退化及环境角色的变化,绝大多数老年人在心理承受上定然会产生些许不同于以前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失落感、孤独感、自卑感、抑郁感。 老年人有自己对色彩喜好心理。调查结果表明,色彩心理与知识层次和自身修养以及对生活感悟的高低有不小的联系,不同年龄、性别对

13、色彩的抽象联想。如绿、黄绿、茶、黄、橙色、白会使得老人们有积极向上的生活联想,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益处。总体而言,上了年纪的人更加喜欢素净沉着、含蓄稳重的色彩。”厨房有着各式各样的事务,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和烦闷的感觉,尤其是身体反应和体力较弱的老人们,更加适合采用给人快乐鲜明的暧色调,而不适合采用沉闷压抑感稍重的冷色调。 2.4 高龄者特征 退休后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一便是生活方式和所处环境的部分改变。从以前经常熬夜加班的工作状态转变为清闲娱乐的轻松生活状态,很多人都有强烈的不适应感,有的表现强烈的还会采取离家出走等极端方式。其二就是社会日常的交往也发生了变化,主要的

14、交往是以家庭活动和休闲为主。 老年人口的性别比例并不相同。老年女性人口的数量略多于老年男性。据国外一项研究数据表明,当前老年女性人口比老年男性人口多出近464万多人,而这项研究还预计,在2060年将会达到最高,多3139万人。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多出的老年女性人口中65%-81%都是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所以,我们应该以女性老年人口为主要参照人群来进行相关设计。 老年人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高会出现慢慢变低的现象。在对老年人住宅厨房空间进行无障碍设计时,应在老年人人机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老年人人体测量信息情况,来设计规划出老年人在使用厨房时的空间活动尺度和厨房设备的合理尺寸等,从而设计出符合老年人

15、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无障碍厨房空间环境。 三 厨房空间现状分析调研 3.1 厨房空间现状概况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了更为优质的居住环境,对厨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步看重厨房的舒适度、品位、美观大方、节能环保等综合品质,厨房已经成为代表住宅舒适程度、卫生指标的重要因素。社会观念的转变,使人们认为厨房除了烹制食物,还充满了生活情趣。现代的居家理念为“在厨房生活”,因此,厨房空间逐渐成为家居空间的主要成分,厨房是生活的主角这一理念中更是充分表明了厨房的重要地位。 现代厨房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的设计师Catherine于1896年分析了厨房操作环节,并提出能够将设计理论付诸于现实,认为厨房可以被设计为独自

16、人也能应付自如,人们不再需要负责家务的佣人。基于这一基础理论得到了观点,即通过空间和时间的整合来实现最佳绩效,而在以后几年里美国也得到了进一步推广。 Christine Frederick于1913年在住宅领域引进了她的理论,随后传入德国,被更多建筑师所采用并体现在厨房设计中。此后,学科交叉现象开始出现,设计师在设计厨房时有了更大的设计范围,以品种进行分类的情况边缘模糊,生活与理性结合,艺术与思想交流,使得个性化厨房的理念首先在欧洲的橱柜界诞生。如今,“厨房生活”的理念在文化全球化发展交流下又有了明显改变,更加注重时尚与传统风格结合,个性风格与时代气息融合,强化厨房空间的科学合理性等。 我国约

17、有三亿家庭,约一亿户家庭居住在城镇。而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水平目前正由生存型向文明型转换。我国于1987年开始实施新的住宅设计规定,规定厨房面积必须大于或等于三点四平方米,厨房内应设有碗柜、炉灶、洗池、切菜台等,并对通风排气做出了要求,至此,我国居住环境开始转入文明型阶段。 3.2 厨房空间功能分析 厨房按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准备区域、烹饪区域和贮存区域三个区域;厨房按空间类型可分为封闭型、家事型、开放型、起居型;厨房按布局结构可分为一字形、二字形、U形、L形和岛形五种布局结构。 3.3 厨房空间的构成要素 厨房用具大致可以分为烹调工具、调理用具、洗涤用具、储藏用具、用餐器具五类。 厨房环境的组成除固

18、有设备外,厨房的环境也很重要,如色彩、材料、光照、通风等。根据色彩,可以将厨房分为三种类型:单色系、对比色系、类似色系;在厨房中,地面、墙面、柜面和台面等都需要使用材料。 家庭生活中最大的空气污染来自厨房,且其中还有许多对人体有害的气体,所以,良好的通风环境是厨房所必须的,不仅维护了人体健康和厨房卫生,也是厨房安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空气流通的厨房设备有抽油烟机、排气罩、排气扇等,保证厨房免受空气污染问题。 除以上环境外,厨房内还有一个隐秘的但必不可少的空间:各种辅助管道和电线等。管道包括天然气管道、自来水管道、排水管道和暖气管道等;电线除连接电线外,还泛指各种电源插座、开关、各种计量表。 3.

19、4 厨房空间的使用过程分析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知,每天在一套厨房里发生的操作及行走次数约为三百六十次,而大多数家庭厨房的使用年限为二十年,所以在一套厨房里总共大概会发生两百六十多万次的操作和行走,且厨房里的操作大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弯腰、伸展、停顿与加速,这是与其他劳动和闲适散步所不同的。 每位家庭主妇为完成各种家务,需要在厨房里不断地行走,仅就厨房和餐桌之间的往返而言,就多达三十次,此外,家庭主妇还会行走到厨房的各区域去打开电器或做餐前准备等。由“绳线研究法”可以计算得到,家庭主妇平均每天在厨房各个区域共行走两百六十米,假设厨房的使用年限为二十年,难么她就在厨房里从北京走到了广州,近两千米的距离

20、。其中,超过一半的行走路程同餐桌活动密切相关,如摆放食物和餐具等;约五分之一行走路程往返于洗涤区域和餐具存放区,如洗涤碗筷和收拾碗筷时。 3.5 厨房空间主要问题 现有在使用厨房设备时发现的问题大致有两种,一是设备的设计问题,设备缺乏简单易懂的操作方法,结果使操作者不能轻松应对,甚至可能会由于错误的操作导致严重后果;二是空间位置问题,安放、使用厨房设备时没有注重各个家庭的特殊生活习惯和需求,导致使用者在使用厨房设备时面临潜在危险。另外,厨房空间大多不宽阔,一些设备在使用时会改变厨房的可行走区域。综上所述,要想设计一套能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厨房,就必须将以上因素放入考虑之中,尽可能清除掉厨房中潜在的

21、危险因素。 在研究橱柜使用问题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OWAS(工作姿态分析系统)的人机工程方法来进行分析。通过模拟各种工作环境中的姿态,OWAS分析了各种姿势的工作人员身体的受压情况,以此对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的产品设计提出指导。对家庭主妇使用低柜的场景进行模拟再现,对不同姿态下人体受压迫的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进行台面操作的家庭主妇保持直立的身体姿势,身体没有受到压迫,所以台面操作的姿势是无害的:当家庭主妇使用低柜抽屉时仅有上半身略微向前倾斜很小的角度,不足90。,腿部呈直立状态,所以仅上半身受到轻微压迫,而下半身并没有受到压迫,所以使用低柜抽屉时的姿势也是无害的。 3.5.1高龄者使用厨房时存

22、在的障碍 通过一种名为“AGE EXPLORER”(年龄探索者)的实验来模拟高龄者使用厨房的整个过程并发现其在使用厨房的困难。该实验由一种衣服来模拟体验者身体受限制的情形。实验者通过亲身了解年纪大的人在行动上的各种不便和在厨房中遇到的困难。实验人员在厨房进行各项操作,根据他们的真实感受,可以总结出老年人在厨房活动时的普遍问题,包括:第一,年龄大的人不再有熟练的身体运动,其行动、视力、听力方面能力都有下降;第二,老年人身体素质大不如前;第三,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减弱。 3.5.2轮椅乘坐者使用厨房时存在的障碍 对于具有下肢障碍的残障人士,需求的移动空间和限制的操作空间是最大的待处理因素。所以,我们以

23、使用轮椅人的身体作为模版,用绘图的方式来形象描述、分析使用轮椅的伤残人士如何使用厨房及其困难所在。 经大量研究资料分析可得,使用轮椅的伤残人士在使用厨房时的常见困难有:一、轮椅使用者在移动空间和操作空间方面有着特殊的需求,同时需要足够的空间进行腿部和脚部的活动;二、轮椅上的伤残人士受清洗池、操作台面和灶台的布局影响较大。若三者之间没有合理的布局,那么就会不利于轮椅上的伤残人士在厨房进行操作,增加其劳动难度。再如橱柜的位置和开合方式设计也对轮椅上的伤残人士有所影响。此外,常见的一般高柜和低柜,其高度和距离都不适合轮椅上的伤残人士,还有个别厨房设备,如微波炉和电烤箱等,其下端没有提供可以摆放食物、

24、餐盘的载物台,这就极大加重了轮椅上的伤残人士从中拿取食物的负担,还可能出现不小心被刚加热的食物烫伤的情况。 四 高龄者无障碍厨房设计方法与实践 4.1 高龄者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原则 以老年人为核心,满足其多种生活功能需求和自身的喜好,尽可能多地提供方便措施让老人达到目的,同时注意安全性和舒适性。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用性,可以做一些合适且合理的使用规范和原则。由于老年人和伤残人士的身体行为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制作规范和设计原则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身体机能,尽量减少蹲、坐、起立等大幅度动作的转换次数,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疲劳和不可臆测的危险;还需要具有能够向用户起到提示指

25、导的作用。 无障碍厨房要做到既无障碍又要保证其安全性,安全保障不仅仅要避免危险的发生,同时还要保证危险发生时的人员安全条件。安全的保障能力设计可以依据以下原则:危险的避免、危险的警示、危险的隔离。 在设计上做到消除空间障碍,在安全上做万全准备,在此基础上,厨房的人文化和人性化设施也是一个需要考究的环节。从人文化上,设计者需要知道所面对的对象是否身体有不便的特殊群体,所以设计出的厨房氛围应该适合他们的心理,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负面情绪;从人性化上,在保证通风采光等条件的情况下,任何便利的操作方式和渠道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给使用者,还有及时而有效的提示信息也能准确地传达,以及各种辅助工具也该一应俱全。

26、通过人文化和人性化的双重设计,使得使用者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厨房家居生活。 4.2 高龄者无障碍厨房的设计模式 对厨房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根据的是“模组式”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和优化的,并根据“模组式”理论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和功能模型。 4.2.1“模组式”设计方法解析 模组式设计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产品相同功能不同性能和规格以及产品不同功能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一个设计模块,就产品的功能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来设计出适合不同客户所需的个性化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模组式是基于模块化的形式上,是将各部分模块进行重组与再造。使产品具备的几个要素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即子系统,

27、又将这个子系统与其他产品要素组合起来构成新的子系统,如此就会出现功能以及性能各异的多种产品。 产品通过模组式的方法可以实现大批量的产品生产,产品具备的几个要素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成为一个新的功能模块,即子系统,又将这个子系统与其他产品要素组合起来构成新的子系统,如此就会出现功能以及性能各异的多种产品。 模组式产品设计是为了实现在生产产品的时候成本最低的目的,用不同功能以及性能的组合来达到产品多变的效果,这种设计方式是最经济实用的。模组式设计产品的时候其产品组成是由不同的组合产生的,而模组式中的模块其几何连接接口以及输出输入接口都有相应的标准和一致性。 为了实现产品的标准化、组合化、无障碍化以

28、及系列化,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应该就产品性能、功能以及成本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量,通过宏观分析来确定产品生产模块的划分。所以,我们将模组式设计的特征分为相对独立性、互换性、无障碍性。 4.2.2模组式在高龄者无障碍厨房设计中的基本原理 无障碍厨房模组式的设计通过对厨房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使得不同模块之间的组合构成不同的厨房系统,这些厨房系统种类多样,能够适合不同年龄的人使用。无障碍厨房模组式设计与传统厨房设计有更多的创新点: 模组式设计方式其功能全面,外形美观大方;模组式厨房功能区域的组成快速,通过各个功能部件的不同组合就能产生大量不同的无障碍厨房设计产品,并满足不同的需求。 对无障碍厨房空间的功

29、能以及结构都进行了相对严密的分析,并对无障碍厨房使用人群进行了定位,根据无障碍厨房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厨房空间环境,并提出了无障碍厨房空间设计的理论模型和功能模型。 “自由度”是无障碍厨房的叉一个特征。它是在厨房布设一些滑轮、轴承一类的滚动性五金构件,进而使得正常厨房中的固定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移动性。不同身体状况的特殊人群都可以根据自身而调节,增加无障碍厨房的无障碍性和普适性。 4.3 高龄者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功能模型 通过模组式的设计基本原理,我们结合厨房空间各个区域的功能可以大致分为五个板块,他们分别为食物存放区域、厨具摆放区域、洗涤区域、烹饪准备区域以及烹饪烘烤区域。

30、模组式的设计原则主要是满足厨房的功能,通过功能与性能的结合,降低厨房操作的难度。另外,厨房的五个功能模块在操作时可以是相对独立的,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和使用习惯来调整功能模块的组合方式。在无障碍厨房的设计中,区域采用了很多无障碍的组件,在材料生产、运输以及厨房安装的过程中,因为这些组件变得更加方便。 五 结论 以目前我国的无障碍设计的实际情况为重要的基础,对现有厨房的空间布局和空间环境设计开展探讨,结合建筑功能理论、绿色环保设计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理论,完全摒弃现有厨房空间里已有的布局障碍,简化原有厨房里的不必要设施等方法来提高厨房的无障碍设计,使其更加适用于高龄

31、人群和残疾人群等特定人群,以此来展现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的人性化目的。结合全文,主要结论如下: 1对无障碍设计的相关理论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同时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2根据现有厨房空间的布局情况,以及现有厨房设备的使用情况开展调查,通过对目标人群的调研,确定了无障碍厨房的基本适用人群,并就这类人群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探讨。 3对现有厨房的布局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结了厨房空间布局方面的特点和难点,并对无障碍厨房的高龄使用人群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分析总结出一套卓有成效的更加适合高龄使用者的无障碍设计的新理念。 4提出高龄者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的相关理念,总结出高龄者厨房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基本原则。 5首次指出了无障碍厨房空间环境的实际效果,并就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种类人员的使用者提出了解决方案。 6总结了无障碍厨房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有些匆忙,但不会耽误作者对将来开展此项研究的建议,如下所述: 1要有足够的无障碍设计实践来持续改进和完善相关理

网址:高龄者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原理探究[权威资料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74905

相关内容

探析城市生活空间中的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适老性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生活区无障碍环境设计研究.pdf
中英老年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施设计的比较研究
论厨房空间的无障碍设计
浅析老年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打造无障碍环境:社区老年活动空间设计探索
老年人无障碍厨房空间改造设计
无障碍适老性室内居住空间设计
无障碍设施设计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