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发布时间:2025-01-11 17:06

《心理调适与身体自我护理》关注心理健康 #生活技巧# #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生活方式书籍# #身体自我护理#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发布者:韩敬     所属单位:苍溪县陵江镇第五小学校     发布时间:2016-05-06    浏览数:52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我们教师的心理健康涉及到自身素质、家庭环境、工作性质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能和多种复杂因素有关,把握现有资源、开发有利条件是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调节的有效方法,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等待问题出现寻找办法,而是面对现实、主动创造条件去预防和维护。心理健康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乱贴标签,不能随便对号入座。应该有清楚的标准和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面对教师的职业压力形成的职业倦怠,我们应该能够找到深层次的原因,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应对现实的压力。教师人格的成长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成长到老。如何矫正人格发展中的错位,调整人生发展方向和态度,是促进个体全面成长的核心。教师心理健康重在预防和维护。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有效的行为、健康和谐的社会支持是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基础。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在内外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所保持的最佳的心理状态,即教师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教师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关系的维持,即不仅是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的获得和确保,还要自我实现,具有为他人的健康服务的能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1.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和教育技能的效能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3.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理健康水平,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 (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我认为教师心理健康应有: (1)愉快地接受自己的职业角色。 (2)良好地人际关系。 (3)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 (4)独创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积极进取。(6)积极适应和改造教学环境。 (7)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一)个体因素1.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体质因素(3)性别因素(4)器质性因素2.人格特征(1)A型人格(2)外控型人格 3.心理防御机制 (二)学校因素 1.组织因素(1)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 (2)教室氛围 (3)角色冲突 (4)自主与做决策 (5)孤立 (6)公平 (7)冲突的价值观 (8)努力与回报之间的差距 2.学校领导与管理 (1)校长的支持不够 (2)学校管理混乱 (3)压抑的学校 (三)社会因素 1.家庭生活环境 2.冲突、挫折 3.生活事件与心理应激 4.过重的内外压力 课堂延伸.教师职业压力的外在表现 (一) 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躯体疾病 (二) 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不良情绪反应 (三) 职业压力导致教师产生行为问题 1.侮辱行为 2.体罚行为。 教师职业压力的来源  (一) 过重的工作负担 (二) 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1. 单纯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来鉴别教师的教学业绩 2. 评职称的压力(三) 学生问题和学生家长的过度干涉 (四) 新课程改革(五) 教育体制改革和职业竞争带来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化(六) 职位不适当 (七) 自我发展。教师职业压力的缓解策略 (一)化解压力源 (二)寻求社会支持 (三)构建良好的学校环境 (四)改变自我 1.改变生活习惯(1)营养全面、均衡、适量 (2)适度劳逸 (3)经常锻炼(4)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 (5)戒烟限酒 (6)心理健康 2.改变思维方式(1)正视自己的身心问题 (2)放慢工作速度 (3)保持一颗平常心。

网址:浅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691612

相关内容

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doc
教师心理自我调适策略摭谈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和调节策略
浅谈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论文
浅谈教师缓解心理压力地策略
浅谈女性人才的心理疏导与自我调适
浅谈教师该如何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教师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浅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