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健康生活:健康饮食指南,运动健身场所 #生活乐趣# #生活分享# #城市生活观察# #城市居民生活方式#
社区居民健康饮食习惯指南!
大浪淘沙0453
<h3>健康饮食习惯</h3><h3>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相反,恰当的饮食对疾病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帮助人体恢复健康。在当今社会,已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话题。</h3><h3>1、健康饮食习惯</h3><h3>好习惯</h3><h3>正确饮食</h3><h3>坐着吃饭</h3><h3>根据医学上用餐姿势研究表明,坐位最科学,站姿次之,蹲着最不宜。</h3><h3>饭前喝汤</h3><h3>饭前先饮少量汤,好似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做好准备,当然,在餐间也可适当喝一点,但不宜多。</h3><h3>2、多食凉食</h3><h3>科学家认为,降低体温是人类通向长寿之路。吃冷食和游泳、洗冷水浴一样,可使身体热量平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延长细胞寿命,因人体质而定。</h3><h3>3、好吃苦食</h3><h3>苦味食物不仅含有无机化合物、生物碱等,而且还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的必需物质。苦味食物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恶劣情绪。</h3><h3>4、晨起喝水</h3><h3>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有利于肝、肾代谢和降低血压,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称之为"复活水"。有关专家认为,人经过几个小时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饮一杯凉开水,能很快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于对体内各器官进行了一次"内洗涤"。注意饮用水健康,水是生命之源。不要渴了才喝水。</h3><h3>5、维生素</h3><h3>复合维生素早饭后吃。研究表明,补充适合自己的复合维生素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那么,为什么要在早饭后吃呢?一来它可以提供人体一天所需,让你有精力投入工作学习,二来不至于给肾脏造成过大负担。</h3><h3>6、便捷补钙</h3><h3>把咖啡加在牛奶里,而不是把牛奶加在咖啡里。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杯子里倒满脱脂奶。然后喝掉1/5,再用咖啡把它填满。这样,你就能摄入人体每天所需的25%的维生素D和30%的钙。</h3><h3>7、水的妙用</h3><h3>吃完快餐喝一大杯水。快餐里的热量和盐一般都严重超标,虽然我们拿吃进肚里的脂肪没办法,但一大杯水可以帮你稀释体内钠的浓度,让你离高血压远一点。</h3><h3>8、多吃洋葱</h3><h3>不放弃每一个吃洋葱的机会。很多人吃菜时会小心翼翼地把洋葱挑出来,唯恐避之不及。这就大错特错了。洋葱含有大量保护心脏的类黄酮,因此,吃洋葱应该成为我们的责任。尤其在吃烤肉这样不怎么健康的食品时,里面的洋葱就是你的"救命草"。</h3><h3>9、凉水红茶</h3><h3>农业部研究发现,与青菜或胡萝卜相比,一份红茶中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它可以有效帮助你抵抗皱纹或癌症的侵扰。凉水可使茶中的有益物质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慢慢溶出,你所要做的只是多等待一会儿。</h3><h3>10、下午加餐</h3><h3>也许赖床可以成为你不吃早餐的理由,但下午三点的加餐就不能用任何借口推托了。在午餐和晚餐之间补充营养,可以帮你度过一天中最疲劳的时期。酸奶、水果、饼干都是不错的选择。</h3><h3>11、橘带丝吃</h3><h3>很多人吃橘子时都会把橘子上的"白丝"剥掉。其实,这里面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对身体大有裨益。苦中带甜的口味,仔细品尝其实并不差。</h3><h3>12、订喝水量</h3><h3>忙碌的工作会让你在口干舌燥时,才想起一上午都没喝水。在办公桌上准备一个1.5升的大瓶子,把一天要喝的水倒在里面,给自己规定喝完才能下班。</h3><h3>13、选择水果</h3><h3>虽说水果的外观五花八门,但要衡量健康性,深色水果肯定更胜一筹,因为里面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当你摇摆不定时,选择李子、乌梅这类黑色的水果准没错。</h3><h3>14、热水洗肉</h3><h3>在切块的肉上铺一层厚纸巾,可以吸收油脂。如果你想去得更干净,可以把肉块放在漏勺里,用热水漂洗。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去掉大约一半的脂肪。</h3><h3>15、凉菜改蘸</h3><h3>不是只有烤肉热量高,酱汁一样会给原本健康的凉拌菜带来不少热量。所以,把调好的酱汁放在一个小碗里,用切好的菜蘸着吃,这样,你需要的酱汁只是原来的1/6。</h3><h3>16、素菜荤吃</h3><h3>油吃多了不好,但一点不吃更不好。南瓜、胡萝卜中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因此不能吃得太清淡。用油炒或凉拌都可以,如果南瓜用来煮粥,那么保证其他菜里有油,让它们到肠胃里会合。</h3><h3>17、脂肪保卫</h3><h3>有些人早餐、午餐不吃含脂肪食物,认为晚餐多吃含脂肪食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研究表明,在一顿饭摄入5080克脂肪后的几个小时,血管弹性降低,血液凝血因子急剧上升。所以,即使白天吃得很清淡,也不要试图在晚上补偿自己。</h3><h3>18、睡前食品</h3><h3>睡前半小时吃些低热量的碳水化合物零食有助于睡眠。"食用谷类食品是最简单的补充纤维的方法,而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的纤维量只有身体需要量(2535克)的一半,所以,建议抓住睡前的最后时刻补充一下。但是,睡前吃低热量的食物后,要注意清理口腔,保持口腔清洁。碳水化合物是糖类的一种简称,谷类是长链的糖,睡前吃糖代谢后引起胃内酸性物质增多,进入睡眠后酸性物质易进入口腔引起牙齿腐蚀形成蛀牙。</h3><h3>19、饮食方式</h3><h3>早饭要吃的丰盛些,午饭要吃的饱些,晚饭则吃的清淡些少量些。</h3><h3>俗话说,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百姓,晚上吃的像乞丐。</h3><h3>20、少吃多餐</h3><h3>每天不应等饿了再吃,每3-4小时补充一点能量,比如坚果 ,水果等。不要用巧克力等甜食补充,会造成血糖上升过快。</h3><h3>21、健康饮食</h3><h3>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食物的营养高低越来越受重视,但大部分人关心的往往是某种单一的食物有什么营养,而忽略了吃饭方式是否健康。以下总结几种健康的饮食习惯。</h3><h3>21、杂食</h3><h3>杂食充分体现食物互补的原理,是获得各种营养素的保证。可先从每天吃10种、15种食物做起。</h3><h3>22、慢食</h3><h3>"一口饭嚼30次,一顿饭吃半个小时"有多重效应:健脑、减肥、美容、防癌。</h3><h3>23、素食</h3><h3>原意为"基本吃素",而不是一点荤也不吃,这也是人的消化系统结构所决定的进食原型。素食是防治文明病的核心措施。</h3><h3>24、早食</h3><h3>即三餐皆需早。早餐早食是一天的"智力开关";晚餐早食可预防十余种疾病。</h3><h3>25、淡食</h3><h3>包括少盐、少油、少糖等内容。一个"淡"字可解。</h3><h3>26、冷食</h3><h3>吃温度过高的食物,对食道健康有害。低温可延寿,冷食还可增强消化道功能。</h3><h3>27、鲜食</h3><h3>绝大多数食物均以新鲜为上,许多"活营养素"可得以保持。提倡"鲜吃鲜做"、"不吃剩"。</h3><h3>28、洁食</h3><h3>"干净"包括无尘、无细菌病毒以及无污染物。</h3><h3>小食</h3><h3>咱们建议现在的进餐制以日进五餐或六餐为宜,三顿正餐外的小餐(上午10点、下午16点及20点左右)称为"小食",具多重功效。它与平时所说的零食有别,后者无定时定量的概念,导致与正餐的矛盾。</h3><h3>29、少食</h3><h3>少食就是一种自然辟谷状态,当身体不想饮食时,就不食。即使食也应该是少食,如一天不食、三天不食、五天不食、七天不食、甚至于半月至几月不食。</h3> <h3>好的饮食习惯说了!那我们再来说说不好的习惯。 1、不良习惯</h3><h3>经常不吃饱</h3><h3>现代社会,大家都很注意塑形和减肥。一些人为了身材更好,而长期饥饿或饮食不足,或某些营养素摄入过少,这些不良作法,会导致出现消瘦、乏力,严重的会造成各种营养素缺乏症。《内经·素问》曾指出:"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饮食不足,特别是蛋白质和热能的缺乏,使机体处于负氮平衡,不断消耗体内蛋白质而转化为热能以供需要,这就会引起代谢紊乱、生长发育障碍、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恶性营养不良的发生。若某些营养素长期缺乏,就可引起各种营养素的缺乏症。</h3><h3>经常吃太饱</h3><h3>饮食过量,不仅因胃肠负担过重而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而且可导致营养过剩而引起疾病。暴饮暴食或长期过饱,均可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乱。过食肥甘,营养失去平衡,某些营养素过剩,在体内堆积并造成代谢紊乱,可产生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内经·素问》说过"高粱之变,足生大疔",《千金要主·食治》中说"夫在身所以多痰,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大都是指饮食过量或过于肥甘所造成的病变。</h3><h3>2、过于偏食或嗜食</h3><h3>偏食可导致营养障碍、代谢失调,从而产生各种病症。同样的过于嗜食会造成营养过剩或影响各脏腑的功能。如爱吃零食的人,胃肠功能容易紊乱,由于零食多含糖类和脂肪,缺少蛋白质和维生素,可造成营养不良或维生素等缺乏症;又如偏嗜咸食的人,可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增高,血管内血浆容量增多,血管阻力增加而引起高血压,或因肾脏负担过大而引起水肿;再如,偏嗜荤腥的人,使胆固醇摄入过多而造成血管硬化、高血压,或出现习惯性便秘、痔疮,甚至易发直肠癌。而偏素食的人,则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维生素B12等缺乏症。《内经·素问》早已论述的"多食咸则脉凝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橘而毛拔······",其中不少已为现代科学所证实。</h3><h3>3、经常吃过冷的食物或生食</h3><h3>古人早已注意饮食生冷是人类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火被发现以后,就开始倡导食用熟食。如《礼记》载述了古代"未有火化,含草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而至"燧人氏始钻木取火,炮生而熟,令人无肠疾"。由此可知,饮食的烹调处理是减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面。生食,尤其是鱼肉类,不仅因含有病菌或寄生虫而易令人患病,而且往往不易被消化吸收并损伤肠胃。冷食不仅刺激肠胃,导致消化不良,而且易诱发咳喘等疾病。</h3><h3>4、进食过快或过烫食物</h3><h3>进食过快,狼吞虎咽,由于食物未能充分发挥唾液的消化作用而加重胃的负担,往往形成胃炎或胃溃疡;又如烫食可灼伤味蕾而造成食欲减退,以及口腔和食道肿瘤;再如蹲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可影响消化吸收,多导致食欲减退、消化功能失调。</h3><h3>5、饮食不洁</h3><h3>饮食应干净无污染。像很多人吃水果,不洗就直接吃,或者随便一冲就吃,这些都是不好的饮食习惯。我国早在汉代就已有专篇论述了饮食卫生,指出不洁饮食能危害人体健康,误食不洁之物可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不洁食物是指食物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中受到了污染。人吃了被细菌、霉菌、有毒化学物质及各种毒素污染的食物,即可引起各种食物中毒。</h3><h3>6、饮食过敏</h3><h3>有些人因进食日常无害的食物而产生过敏性疾病也屡见不鲜。饮食过敏多由鱼、肉、蛋、奶等富含蛋白的食品造成,但也有蔬菜、水果引起过敏的,出现的病症有过敏性胃肠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喉头水肿、湿疹、口腔溃疡及过敏性休克等。为避免食物过敏,应注意日常饮食后出现的异常现象,尤其应注意牛奶、虾、蟹、羊肉、章鱼、蚕蛹、带鱼、黄鱼、泥螺、蘑菇、蚕豆、扁豆、竹笋、雪菜等。食物观察,如有过敏反应,就在一定时期内禁食。</h3><h3>那我们都建议应该选择合理膳食指南</h3><h3>一般人群膳食指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首先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饮酒应限量;多吃新鲜卫生的食物。一般人群既大多数人,只要坚持合理饮食就可以享受健康生活。</h3> 网址:社区居民健康饮食习惯指南!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8453
相关内容
社区健康饮食指导读懂新版膳食指南 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健康饮食指南: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健康饮食指南,教你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2024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健康科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健康焦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 合理膳食 吃出健康康健园 新版膳食指南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和实用技能培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发布合理膳食,吃出健康楼兰街道康乐社区:居民学健康知识 养成生活好习惯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