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精选5篇)
青少年教育建议10: 提供心理辅导,关注心理健康 #生活技巧# #亲子教育建议# #青少年教育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 探究原因 ;教师培训 ;途径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创设良好和谐的教育环境,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心理教育放到课堂并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开展心理辅导,家长密切配合,巩固小学生心理健康。根据《21世纪中国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被纳入学校的日常工作中来,被看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突破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日益被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关注。如何认识当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就我个人在工作中的体会,谈点其粗浅的看法。
一、平时留心观察,收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现象:
1、老师对考试考糟了的学生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没救了!全班的成绩都被你一个人拉下了!”这个学生低着头,忍受着教师的斥责和全班同学投来抱怨的目光。
2、老师对反驳自己的学生说:“你这是什么态度?竟敢和老师顶嘴?你还想不想念书了?”在老师的呵斥中,学生满腹委屈但不敢面对。
3、老师对学生说:“今天晚上的家庭作业谁要完不成,明天早晨你就别进教室了!”、“不拿饭给你吃了!”第二天,果真有的学生被拒之门外,有的明知“进不了门”,干脆呆在家里不来或逃学了。
4、老师规定:“作业错一次,罚做50遍,再错,罚做100遍,依次翻番。”结果一位学生因一错再错而老师又不给他“指点迷津”,被罚做N多遍,这样一个庞大的作业量,使这名学生再也不敢上学了。
5、学生家长对老师说:“我的孩子就交给你了,不听话你就打,没问题!”而老师也感到这样的家长“真是通情达理,对老师信任,跟老师配合“。
6、一位学生因作业没完成,被老师用小棍打左手心,导致学生的左手发肿,还有让学生蹲马步等。家长要找老师论理,学生就极力阻拦不让家长去学校。
二、认真分析现象,找出现象的共通点
以上几种现象是对教师小学生心理上的惩罚和心灵上的伤害,这些现象的特点是:
1、教师不讲究科学,使学生的心理产生障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研究学生的心理,不讲究科学,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滥用不正确的惩罚措施,例如前面提到的罚学生翻番地做作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使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如受挫感、自卑感、考试焦虑、缺乏兴趣、丧失自信、学校恐怖、厌学、忧郁、压抑、胆怯、畏难、自我形象降低等等。
2、教师不尊重学生,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 教师对学生的体罚、讽刺以及家长式作风,使学生感到自己不被尊重、不被理解、不被信任、不被宽容,从而产生了委屈、羞愧、自卑、失落、失望、说谎、不思进取,对老师疏远,逆反心理心理严重,使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心里负担加重。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情”,其实并不平常,它们造成了我们看不见的伤害却是更深的伤害--心理伤害,破坏了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共同讨论、探究产生伤害的原因
第一、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匮乏。部分教师,切身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对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当他想认认真真地来做这方面事情时,才发现自己原来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是那么缺乏,无力支撑,心有余而力不足,没办法操作。
第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也有一些教师朦胧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但却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与自己关系不大,与教育教学关系不大,那不是自己该研究和能研究的,而是专家学者的事。
第三、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提起心理健康教育,很多人想当然地把它理解为思想教育、品德教育,认为思想健康、品德高尚就是心理健康,概念模糊。其实根本就不懂得心理健康是怎么一回事,因此,更谈不上心理健康教育了。
第四、环境的过低要求纵容了教师的“懒惰”和“无知”。有些家长的文化水平从整体上来讲相对较低,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诸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等名词更是闻所未闻,也无人对此提出什么要求,而在家长群体中和一定范围的社会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论点是:“师生如父母,教师对学生没坏心,打两下也没关系”、“老师总是对的,无论怎样批评学生都应该的、可以的,对老师的语言、方法和态度不能苛求”、“教师对学生的惩罚是必要的,那是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长和舆论却从不考虑这“打两下”、“批评”、“惩罚”是否已对学生的心理构成了伤害?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也就开始“打两下”、“批评”、“惩罚”。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心理伤害,什么是心理障碍等也就懒得问津了,却不知是其害无穷,有的甚至毁了孩子的一生。
四、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教师开展培训
1、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的思想、智力、成长都是有差异的。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作了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①、具有稳定的情感;②、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③、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④、智力正常;⑤、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
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情绪,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感情绪,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人、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⑥、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和技巧。
第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
具体包括: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④、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⑤、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第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时期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段。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五、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融入在学科教学、学校教育活动和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等多项工作中。
2、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和开展有关的心理健康文体活动;
3、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4、自我教育。学生通过自我矫正、自我诊治、自我训练、自我修复心理障碍,这样也最锻炼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5、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渠道,优化社会、家庭教育环境等。让学生感受爱,接受爱的情绪体验,在和同伴、老师交往时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则,对尊重、合作、帮助等良好交往品质有初步的体验,有初步的真、善、美的感受能力,能以此来衡量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主意识等。更要向家长宣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体育运动 心理健康
【论文摘 要】如何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课如何改善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讨、实验。结果证明高校体育活动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显著。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繁重的工作和大量的社会活动,使人们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作为一名大学生,要想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社会建设有用人才,不仅需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和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健康的定义中提出了全面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促使人们树立健康的新观念: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它是教育质量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状态,并在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心理结构,达到与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提高心理发展水平,完善人格物质。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开展维护和增进人的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帮助和鼓励人们树立增进心理健康的愿望,知道如何达到这样的目的,从而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并学会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以达到保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目的。作为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指教育者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要求,通过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卫生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个性,增强其面对未来可能受到心理冲击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心理基础。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全国多所高校调查:因精神疾病而休学、缓考的比例不断提高。据上海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季建林等对来求询的大学生病例分析,以神经症性障碍占极大多数,占69.4%(包括自卑、抑郁、恐怖、交往障碍、睡眠、强迫、焦虑),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问题占14.5%(包括恋爱、人际关系和适应环境等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要比社会群体差,约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缺乏动力与竞争压力感;②思想与人际关系不良;③专业兴趣低与考试应急;④恋爱受挫、单相思与孤独、空虚和压抑感等。
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学习任务及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职业的选择问题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大学生失去自我,信心丧失,意志品质减弱、孤独、消沉、难以面对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严重可导致自杀和犯罪。
三、通过体育课可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调查反映,高校体育活动可使大学生在运动中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研究证明,学生参加体育课能从运动和锻炼中带来流畅的情绪体验,在此状态下学生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并产生直接的兴趣和享受。例如,健身跑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种情绪,跑步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自身与情境统为一体,跑完后有全身放松的舒适感觉,产生一种体能锻炼。笔者在实验中采用测量健身跑即刻的心理状态变化,其结果表明,有氧运动后,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降低了应激水平和紧张度,参与一年的健身跑活动,学生主观感觉好,身心愉快,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加强,表现出更为积极的自我效能和期望,对学习、生活和交往等有一定的帮助,在各项体育竞赛中,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
四、高校体育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消除疲劳。
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和课外锻炼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地成长。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健身跑锻炼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较显著。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能够减轻症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生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能够使个体忘却烦恼,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促进了彼此间的交往。
五、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能够治疗心理疾病,消除疲劳。高校体育通过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和课外锻炼对学生身心施加影响,促进其心理健康地成长。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手段正在被广泛应用。研究证明,健身跑锻炼对治疗学生的抑郁症和抗抑郁效果较显著。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能够减轻症状,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调查显示,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可保持良好的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能够使个体忘却烦恼,消除孤独感,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促进彼此间的交往。
参考文献
1 方延明.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程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2002.2.20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3篇
一、营造班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理
班风是班级“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所必需的重要土壤。所以,班主任要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引导学生形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和团结合作的互助精神。但要改变一群天真活泼、顽皮好动的小学生并不容易。第一,教师要适时地用心去引导学生。比如:有学生下楼时不小心崴了脚,班主任可视情况将照顾任务交给班上易冲动打架的学生,以此唤起他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第二,教师要抓住机会鼓励学生。在班会上,教师要抓住机会对上述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以实际行动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以此激发全体学生的爱心,唤起学生的集体责任意识。经过一段时间,大部分学生都能以积极的心态主动寻求情感的交流和心理的安抚,班风陋习慢慢就会消失。
二、因“症”施教,对个别学生采取单独辅导
我班里有个学生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大凡同学丢了东西大家就会猜测“肯定是他偷的”。当我问起他时,他总会泪眼汪汪,一副无辜的样子。我有时也怀疑,是不是大家都拿“有色眼镜”看他。后来经过深入了解,才知道他家庭生活拮据,父母每天只给他两元钱的饭钱,时间长了,就养成了见到别人的东西就要占为己有的坏习惯。根除这种坏习惯并非易事,但班主任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通过单独谈心,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与其父母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使之渐渐改掉这种习惯。
三、查漏补缺,接纳、关注容易被忽视的个体
“罗森塔尔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了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会感觉到获得了社会的支持,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这种效应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心态,这种心态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班上那些学习不专心、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他们最需要的是表扬、鼓励和自信,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班主任要经常给学生“打气”,学生稍有进步就给予鼓励,学生的自信心被激发,就会慢慢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成绩也会有明显进步。尊重和信任是促进学生进步的良药,它能够诱发出每一个学生的无限潜能。
对此,班主任要以学生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理解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等途径,和班级里的每一位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灵沟通,使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同时,还应该把握技巧,并适时借助其他资源。
就拿对学生的表扬来说,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必须实事求是、分寸适度、真实可信。表扬应该把握时机,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细小进步。只要学生表现出一点点进步的苗头,班主任就应该给予适时、适度的表扬,这就像划火柴,火柴刚划着的时候,要用手掌护着。尤其是当后进生表现出进步苗头的时候,班主任一定要十分小心,保护这小小的进步的火焰,不要让它熄灭。
如果班主任一时没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就要创造机会,让学生闪光。比如:在课堂上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出来了,应及时给予表扬。如果学生一时没有值得表扬的方面,则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比如:有的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可以夸她的衣服漂亮,会审美;学生理了发,可以说“你今天真精神”。众所周知,赞美在人心里引起的是积极效应,这种积极效应的连锁反应会使学生上课注意听讲、发言积极、作业认真,这一切又会引出更多的闪光点,而这些闪光点又成为班主任表扬学生的契机。如此,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环。所以说,表扬或赞美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一句赞美的话就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角色意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承担着多种不同的角色,班主任良好的角色意识能够调节教育教学中纷乱复杂的工作,为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引导和积极的评价,保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小学班主任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比较复杂,而且低龄儿童和班主任自身的认知差距较大,容易产生沟通不畅、教育的单方性等问题,积极构建班主任丰富的角色意识,能够有效的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本文认为班主任的角色意识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如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班主任的管理角色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形成抵抗外在干扰的心理能力
学校对班主任的定位首先在于对班级的管理,所以班主任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管理角色。班主任自身对管理角色的认同影响了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处理问题的理念和能力,对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有直接影响。分析班主任的管理角色意识,首先能看到班主任的角色认同感对自己的心理控制作用,高度的角色认同感能够让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采取措施时能够高屋建瓴,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班主任高强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为向师性非常强的小学生提供行为模范,学生在处理自己的行为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自我约束。其次,班主任的角色意识能够让班主任更积极的投身到班级管理之中,能够见微知著的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及时的进行有效的干预。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多的被班主任所关注和监控,并能够及时的疏导和教育,提高了小学生对外在干扰的抵抗力,形成良好的心理抗压能力和思考能力。我承担班主任工作多年,最深的感触是要想做好一个班主任,首先要发自内心的接纳自己是班主任,是一个吃喝拉撒睡都要管的管理者。小学生自我管理较弱,因此常常会出现问题,我在一年级接班的时候注重通过制度、亲身示范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针对每一个孩子的心理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如小米十分内向,很少和别人交流,而小望活泼开朗,就是管不住自己,我通过一对一的谈心,鼓励他们进行自我管理,并结成对子,让他们两人优势互补,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转变,不仅能够在很多时候自己约束自己,而且对外在干扰的抵抗能力明显提升。
二、班主任的家长角色能让学生学会接纳别人、尊重别人,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小学生的向师性非常强,而且很多时候班主任的话比家长的话管用,这给班主任赋予了和家长一样的重要角色。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于让学生通过良好的家庭关系感染形成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最终接纳别人的良好心理状态,班主任的家长角色不仅能延伸家庭教育,而且有机的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让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育。班主任的家长意识能够在教育过程中从保护学生脆弱的心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育手段和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博大,不仅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和理解,而且能够顺其自然的接纳别人,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时,班主任的家长意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约束和评价,并且愿意向老师倾诉、沟通,为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切入点,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通过班主任犹如家长一样的关怀和教育,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长大,个性得到了张扬,人际关系也更加融洽,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得到提高。我班上有一个小男孩总是郁郁寡欢,我找机会和他边玩边聊天,得知他在学校里没有非常好的朋友,他的好朋友在另外一个学校,他没办法和自己的同学建立起朋友关系,这其实是交际障碍的一种隐性表现,他总是沉溺于既有的安全的人际关系之中,不愿意去尝试和别人交往。一段时间内我一直和他谈心,并且引导其他学生主动的和他一起游戏、学习,他逐渐感受到了家庭般安全的交际环境,逐步走出了内心的阴影,融入到了集体当中。
三、班主任的朋友角色能够让学生理解平等、友好相处,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占据着主导性作用。其中小学生对平等、民主、友好等的观念,很大一部分都源自于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班主任的朋友角色既满足了小学生渴望得到老师认可的心理,也让学生在和教师推心置腹的交谈和放松自然的游戏中逐渐学会平等待人、友好相处。学生把班主任当做朋友,就能更好的诉说、当做依靠,在出现心理波动等心理问题时就能及时的说出来,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缩短时间,通过诉说也能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有效的释放和排解,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形成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成为主宰。我经常注意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有心事也乐于给我诉说。有次一个女孩闷闷不乐的来找我,说她的书里经常回收到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等,弄得她上课心神不宁,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个事情处理完之后她即便是不收到纸条,也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我给她说了说我自己在上课时想了哪些问题,引导她想一想上课和下课后可以想哪些事,让她说出心中的顾虑,明白不必要为了莫须有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处理这件事的过程中,我和她更多的是朋友之间在谈心,她慢慢的学会了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收到了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正是由于班主任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巨大,就要培养班主任的角色意识,让班主任在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角色,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回生,柯小青. 班主任心理素质修养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06:59-62.
[2]于亚杰.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228.
一、积极筹备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副校长和主任为副组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及各班班主任为心理健康小组成员的组织机构,积极筹备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对心理健康咨询室进行了设施配置,制定了心理辅导教师工作岗位职责,确定了心理健康的辅导原则,制定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建立了心理危机机制,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和交流。
二、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档案。
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学生为中心工作开展心理健康 教育活动。
1、在工作的过程中,建立健全了各种档案,档案包括:学生心理辅导、教职工咨询、心里危机机制、家长咨询及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总结等。是我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各课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挖掘、利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和发展。
三、积极开展阳光心理健康咨询工作,鼓励教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咨询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使每一位教师尽快掌握一点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出现失误。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因此,本学期咨询室成立近2个月以来,共接待教师咨询5人次,学生2人次,家长1人次。对多名家长进行了多次指导。师生、家长咨询的内容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心里烦躁郁闷、有工作压力、情绪低沉、亲子矛盾、子女择业前途、青春期烦恼、婚姻恋爱、学习压力、考试焦虑、不良行为等等。指导学校、家长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多种途径,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因此通过本学期的努力工作,解决了多年来学校学生中难以解决的困难,有力的协助和推动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
四、积极查阅有关资料,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层面
网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精选5篇)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09426
相关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精选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报告(精选5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议4篇.doc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议?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精选12篇
健康饮食建议(精选5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班会简报(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