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主义疗法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5-01-14 04:15

家庭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生活技巧# #家庭教育建议# #家庭教育博客#

    斯金纳是一位伟大的心理专家,他是心理学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最著名的强化理论理解起来其实非常简单:控制结果影响人的行为。所以基于强化理论的行为疗法也可以简单表述为:通过控制结果来促进来访者行为的改变,这也可称为行为的塑造。同时,理解孩子的一些问题行为,也要可以从“行为、结果”的角度来解释。
    这个原理非常简单,但是非常有力量。
    我个人比较喜欢用认知疗法,但是这种行为疗法在改变孩子的行为方面也是很有效的,尤其在孩子五六岁以前,由于和他讲道理不大灵光,所以行为疗法可能是一种更有用的方法。   
一、通过孩子亲身的“体验”的结果来塑造他的行为
    孩子不太想作业,不必苦口婆心劝他,相反可以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你随便啰!等老师批评他,或者想到老师批评的后果,他就自然去写了。相反,你一直劝他,就是阻止他体验这种行为的结果。
    孩子期末考试不愿意复习,也可以督促他去复习。等考试成绩不错,他自然会高兴,此时提醒他体验一下努力的好结果,下次复习就会积极些了。
    有的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儿,可能是没有体验到和孩子玩儿的乐趣,想办法,采用一些他喜欢的方式,比如一起玩游戏,等他体验到这种乐趣——好的结果,就逐渐喜欢和小朋友玩儿了。
    排斥异性的孩子,可能也是没有机会深入体会异性的魅力,创造机会去体验,就可能消除这种偏见。
    孩子开始写作业没有感到乐趣,就辅助他,体会学习的成就感、进步的结果,逐渐会起培养兴趣来。
    让孩子体验早早写完作业可以尽情玩儿的结果,他就会逐渐养成抓紧时间写作业的习惯。
    孩子与你有不同的意见,有时不必说服他,可以让他去试验一下,让结果证明一切。比如孩子不大想听写,就让他去试一下,成绩不大好的时候,他就知道听写的用处了。
    孩子该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不用过多劝说,让他体会饿的结果,后来会逐渐好好吃饭了。
    孩子害羞,对出头露面有种莫名的恐惧,光说服是不行的。多给他创造些机会去体验:这些原来都没什么啊。这样会好得多。另外,多与小朋友玩儿,看到小朋友这样做,其实没什么啊,他也会间接体验到这个结果,会逐渐大方起来。
    用结果说服孩子,让他体验行为的结果,从而改变孩子,其实也可以看做一种无声的认知疗法吧,在这里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统一起来了。
    这种行为疗法的应用最大的优点在于:不是你人为地制造一个临时的结果,而是引导孩子体验一种行为自然产生的结果,所以是长远可靠的,只要有这个行为,自然会有相应的结果。所以,不会产生行为疗法常有的缺点:被强化行为的消退。
    体验有时胜过说服!
二、如何从“行为的结果”的角度出发,来理解孩子的问题行为
    孩子的问题行为,有的是由父母无意中用结果塑造的。
1、孩子爱发脾气,倔强
    如果父母对孩子限制太多,不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他自然不舒服。当他发现发脾气、倔强能够有达成自己的目的结果,自然强化了这种行为,逐渐地成了习惯。
    青春期,孩子为什么逆反,也与父母管教、干涉太多有关。孩子大了,有独立自由的要求,家长还是顽固不化,像以前一样,孩子没办法,而通过逆反的行为才能获得自由和独立,逐渐就强化了这种行为。
2、自残
    父母教养不当,孩子情绪不好,经常烦恼、郁闷,偶尔他自残一次,他发现这样可以达到发泄的效果,自残就会变成习惯。
3、暴力行为
    父母经常对孩子打骂、发脾气,孩子会逐渐觉得这种行为有效果,他也会学会暴力、发脾气。
4、说谎
    父母要求高,而且严厉,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夸奖,或者不被批评,只能说谎。而说谎的结果孩子感觉不错,就会强化这种行为,逐渐地说谎就成了习惯。
5、爱吹嘘
    父母如果很少夸奖鼓励孩子,孩子的自尊得不到满足,得不到肯定。他只能通过别的方式来满足自己,如吹嘘、乱花钱以显得有面子等。这种行为他感到能满足自尊,得到强化,就养成了习惯。
6、孩子太爱看电视
    小孩爱看电视,其实与他没有体验到其他方面的乐趣有关。其实与小朋友玩儿,与父母玩儿、看电影都是有意思的,不创造条件让他从事这些,体会到乐趣,自然被电视吸引过去了。网瘾其实也是如此,部分情况与孩子的生活中吸引他的东西太少有关,让他多体验丰富生活的乐趣,对解决网瘾很有好处。
    没有家长想让孩子撒谎、发脾气、倔强.......但是家长的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方法无意中会酿成这样的后果。所以,要警惕,而且要理解强化的原理,学会用结果塑造孩子好的行为。
    比如,对孩子无条件积极关注,尊重孩子的想法,给他自由,他就没有必要通过发脾气、逆反、倔强达到他的目的了;对孩子的行为都接纳,他就没有必要说谎了;给孩子充分的尊重,他就没有必要通过吹嘘来满足自己;对孩子态度平和,他会发现不必通过暴力也能达到目的......结果会让他学会合理的行为。
三、用约定的结果促进孩子的行为——奖励
    这种可以用于最初行为的塑造,在纠正孩子的旧的习惯,形成新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奖励的强化措施,可以使他愿意尝试去改变,去体验改变,对于养成好的习惯有推动作用。但是时间长了,可能就效果就不太明显了,孩子也适应了这种强化。比如,孩子见了别人不愿意问好,可能是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害羞。可以答应给他奖励,促使他问好,他体验到这其实没什么,以后就会更痛快地问好了。
    还有一种方法,代币法:
    参考:管孩子可以用的心理学方法(三)---代币法
四、情景模拟的技术
    有时孩子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叫外号,只是和孩子讲道理可能不够,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类似情境来让她体验一下道理。
    我女儿小时候是经不住批评的,说她几句就要掉泪,或者比较烦躁、生气。我们除了告诉她被批评没什么之外,还模拟一下批评的情境,让她体验一下批评确实是没什么的。
    我设计了一个一起互相批评的游戏:女儿可以来批评我们,我和妈妈也可以互相批评,体验一下会怎么样。有段时间我们就经常玩这样的游戏,她也掐着腰和我们互相批评,嘻嘻哈哈的。逐渐地孩子就体会到,被批评确实不算什么。这就是心理咨询中的行为疗法的一种:情境模拟——模拟实际的情境,让孩子去体验、学习。
    孩子开始对叫外号很反感,但是叫外号在学校是难以避免的,其实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理睬。我们就在家里模拟,互相起外号,叫外号,同时很放松的态度,让她体验到这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在学校遇到这种情况之下,心理就不那么反感了。

妈妈圈特约家庭教育专家
    作者介绍
维尼老师(胡春光),畅销书《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作者,家庭教育专家,心理专家,现居青岛。
潜心从事心理学研究二十余年,目前专注于家庭教育心理领域的研究,专业从事家庭教育咨询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有效案例。所著《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心理学功底深厚,接地气,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出版后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位列当当2014亲子家教类新书排行榜第一名,2015当当亲子家教好书榜第五名。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当当,淘宝,京东,亚马逊有售
长期咨询及学校等讲座邀请,请联系QQ:435445642  (加好友时请注明来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心理咨询师维尼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我们的公众订阅号“心理咨询师维尼”(weini435445642),)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网址:行为主义疗法原理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10155

相关内容

家庭治疗:社会建构主义疗法
单亲子女教育个案家庭社会工作治疗模式应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pptx
在家庭教育中渗透体验式教育理念的思考
案例教学法在教育学中的应用
艺术疗法在饮食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艺术疗法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
讲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微言大义
艺术疗法在护理中的作用

随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