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京师心理大学堂 ,作者京师心理
京师心理大学堂.
京师心理大学堂,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类似的体会?
当你在书店拿到一本好书的时候,仿佛发现了一个隐秘的宝藏,有一股想要静下心来好好品味的冲动。期望在一个悠然的午后,轻品一口茶,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安静地看书。
但如果有人要求你,这本书需要细看,因为考试内容就在里面;或说是看完之后你需要进行答辩,答辩和奖学金挂钩。此时,往往你就没了刚才那种看书的兴致了。
明明都是看书,而且是看自己喜欢的书,为什么情感体验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
其实是因为,从“喜欢看书”的内在动机,转移成“看书之后换取奖励”的外在动机,心情也不同了。家长让你去做家务时也是同理,本来是出于自愿,一旦接受了外部的指使,反而就不想做了。
当我们对某件事情不感兴趣的时候,从外界给以奖励等刺激可以让我们增加对这件事的兴趣程度。但假如我们本身就对一件事情非常感兴趣,再给一个外界的奖励,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当我们有本身的兴趣和自发的愿望时,外界的奖励就容易让我们的需求和目标发生变化——从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本身的意义转移到对外界的需求上。
也就是说,原来你做A事的时候目标是内在的动机a,然而有了一个外界刺激B,这时候虽然你做的依旧是A,但你的动机可能就转成了b。
有考试这一刺激时,动机从寻求精神满足变成了求通过考试
“不忘初心”,其实也是这个心理的作用。我们在追求一件事情上的初衷,一旦因为外界的诱惑而变化,就可能不再有着过去那样的激情和动力了。所以不忘初心,找到自己的“源动力”,让自己不再彷徨犹豫,方得始终。
除了不忘初心,我们还能怎样激励自己坚持一件事呢?
实验和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积极性是随着期望奖励的逐步增加而上升的;相反,如果奖励逐步减少,则会降低人们的积极性。
就如奖学金的设置一样,三二一等奖的奖励是逐步递增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同学们为了取得更好名次而努力学习。还有公司中的薪酬激励体制,越是高的工作产出薪酬就越多,能力和绩效评价的提高还能带来职位的晋升,员工知道只要自己能干和优秀就能得到更多回报,怎么会不更努力呢?
在生活中,内外部动机的影响十分广泛,如教育培训、薪酬管理和日常行为中都有他们的影子。如果没有妥善应用,就会打击积极性,降低效率。
以某大学推出的学生体育锻炼计划为例:学校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需要完成30次晨跑锻炼,每一次晨跑需考勤,考勤结果和学习发展有关影响学年评奖评优,坏的自然不说,好的会择优评奖。
原本,体育锻炼计划的实施,对外界于学校的评价和内部学生体质的提升,都应该是积极的。但出人意料的是,此项规定出台后引来了许多非议,学生的态度令人品味。
部分同学认为大学体育锻炼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发展和跑步挂钩,这很容易让一些本来想自己锻炼身体的同学感到——“我锻炼是因为学校要求的”“我不锻炼会影响我的考勤和学习评价”。于是体育锻炼变成了一种考核评价机制,学生就不再是纯粹为了“锻炼而锻炼”了。而奖惩机制的作用又会让一些同学只跑完强制规定的部分,就很难再去自发地锻炼了——因为知道自身情况达不到评奖的门槛,没有奖励,跑再多也是白费。
规章出台后,从前热心锻炼的学生反而锻炼更少了
总之,和外在的回报相比,内在的兴趣才是让我们做一件事情的持久动力。把一件事情当做自己的乐趣去做,即使收获不到奖励,仍然能够乐此不疲,长期坚持下去。
我喜欢锻炼,就是单纯想动动,别拿规章要求我。
我喜欢学习,就是单纯想学习,别拿考试干扰我。
我喜欢吃,就是单纯地吃东西,别拿养生忽悠我。
我喜欢你,就是单纯地喜欢你,除此无关。
#今日话题#
生活中有哪些事是你发自内心地
有着源源不断动力去完成的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参考文献:
[1] 浅析“德西效应”与“阿伦森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妙用,马洪军,中学生物教学[J],2003年第7~8期
[2]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田秋,金城出版社,p183-p185,2010年9月第一版
原标题:《做家务:可以!催我做家务:不行…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