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丹(山西大学)
近日,“公园20分钟理论”,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上火了。于是,都市上班族、学生党、打工人,纷纷选择休息时刻走进公园,放空自己。网友们把自己在公园进行20分钟放松的过程称之为:“自己和地球的约会”。
研究表明,在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是不做运动,只是每天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这就是“20分钟公园理论”。
在物欲横流且快节奏的时代,网友们表示“慢下来会有罪恶感”。是什么导致我们“慢不下来”“不敢慢”“有罪恶感”?小时候我们被灌输了“不努力就会被淘汰”的思想,于是我们不敢慢;长大后,成年也意味着责任,我们更不会慢;大环境下,科技在飞快地发展,各种AI和技术替代人工,就业压力和经济形势导致我们不能慢;信息化时代,生活仿佛开了“倍速键”,无数信息犹如洪水猛兽席,卷我们生活各个角落,没有人敢慢腾腾的,也没有人敢站在原地,生怕被生活所抛弃。
“公园20分钟理论”的流行,更像是打工人逃离快节奏生活而获得间歇喘息的一种“回血妙方”。尤其被钢筋水泥地、高楼大厦以及无数信息裹挟着前进的人们,更需要寻找一处“没有天花板”的地方。人们生来属于大自然,并渴望着身处自然与万物共鸣而获得自我疗愈。就像史铁生先生在《我与地坛》中写道:“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而公园作为城市里“圈养”的自然,花费较少的通勤时间就可以到达。性价比极高的公园,成为现代人的过渡带和缓冲带。拿着免费的入场券,享受免费的阳光,在公园待上20分钟走进大自然,慢下来,找到自己的节奏,舒缓压力,完成自我疗愈。
古有“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今有“公园20分钟理论”,其本质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亲近大自然而获得自我疗愈。以豁达旷达著称的苏轼,尚且都会因自己的仕途不顺而出门欣赏美景,实现自我疗愈。现在的我们又何尝不能慢下来,去到公园享受20分钟呢?
总之,慢下来不是停滞不前,不是逃避现实,更不是躺平和摆烂,相反,是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去更好地体验生活的美好。生命更像是一场旅行,慢一点,才能去细细品味生活的美。
来源:红网
作者:郑子丹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7/60/13674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