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科技融入“衣食住行”
倡导低碳生活,将绿色出行融入日常生活中 #生活常识# #环保生活Tips# #绿色出行理念#
化妆品外包装用百分百再生塑料制造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身穿100%循环再生的夹克衫,脚踩100%可回收的热塑性聚氨酯运动鞋;坐在采用生物基合成革的椅子上玩游戏,摆放用咖啡渣、废弃的麻纤维等制成的家具;开着清洁环保的新能源车上下班;在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中办公;住在由煤矸石化身新材料建成的低碳小屋……在2024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上,越来越多的绿色创新成果融入“衣食住行”,一些可持续产品的落地应用,正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绿色消费渐成时尚。
一杯一鞋皆别出“新材”
化工巨头巴斯夫在本届碳博会上办起了“低碳集市”,展出的绿色创新技术大部分跟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次性纸杯,内部有一层塑料薄膜用来阻隔渗透,但它不能被降解,大多数纸杯被废弃后只能焚烧处理,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展台工作人员介绍,巴斯夫和金光纸业等合作伙伴推出了水性阻隔涂层这种创新材料。与传统的聚乙烯淋膜纸杯相比,采用水性涂层的纸杯不仅容易碎解,而且容易与纸张纤维分离,能被直接送入造纸设备中回收利用。据悉,这一绿色实践有望在餐饮行业作进一步推广。
“集市”中的一双运动鞋看上去科技感十足,鞋面采用可回收的热塑性聚氨酯,鞋舌含有一种弹性纤维。据介绍,这种纤维因其柔软的拉伸性能而被用作干式氨纶的替代品,在没有有机溶剂的情况下制造,对生态友好。记者发现,此次巴斯夫带来的多项展品都含有生物基材料,除了运动鞋,还有电竞椅、充电线、手机壳、太阳眼镜镜框等。
生物基材料凭借可再生性、生物降解性和环境友好性,逐渐成为低碳产业的重要推动力。在食品包装、纺织、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被广泛应用。比如,现在有咖啡馆推出一种吸管,有人叫它“渣渣管”,其实就是用一种生物基材料PLA(聚乳酸)和咖啡渣制成的。而从吸管、地膜、垃圾袋,到可吸收骨钉、手术缝合线、心血管支架,都要用到聚乳酸。作为我国重点发展的新材料,生物基材料的关键技术正不断被突破,产品种类速增,经济性增强,逐渐被运用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包装实验室”搬到展台
作为唯一参展的消费品企业,欧莱雅展台的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可循环利用的材质。本届碳博会上,欧莱雅把“包装实验室”搬到展台,首度向公众展示“3R(Replace,Reduce,Recycle)设计”在可持续包装中的作用。
在这个“包装实验室”里,按照塑料、玻璃、纸张等材质的分类,介绍了化妆品包装在减碳上的巧思。比如,旗下某品牌的润肤乳包装盒采用100%再生塑料;香水瓶的瓶身包含20%的再生玻璃;面膜包装的含纸量为51%;某款洗护产品采用了可回收的全塑泵,每年可节省413吨原生塑料;广泛采用替换装,一款50毫升的面霜加替换装与两瓶成品相比,可减重46%。据介绍,推广替换装是欧莱雅在今明两年减碳的重要举措。
展台上的“产品环境影响五色盘”,给产品加上一个直观的可持续标签,帮助消费者了解所用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在引导消费者作出更环保的消费选择。
绿色消费讲究新“花”样
如今,闲置物品循环利用蔚然成风,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不断发展壮大,交易品种几乎覆盖所有消费品品类,90后、00后成为二手商品交易主力军。
在本届碳博会上发布的《2024年轻人可持续消费趋势洞察》显示,Z世代年轻人的可持续消费有四大新“花”样:清醒地花,更爱性价比,把钱花在最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地方;为自己花,关注身心健康需求;花在未来,关注创新科技,但在意技术是否能真正解决环境问题,拒绝只搞噱头;花在自然,更积极地投身户外活动。
不过,实践可持续消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消费者普遍反映,商品信息不够透明,缺少可持续产品认证;绿色产品往往比普通商品贵,导致购买成本上升;咖啡自带杯、空瓶回收等举措,日常出门不便于执行,没有让生活更简单。
对此,专家认为,要让消费者获得充足的产品环境影响信息,并进一步建立相关行业标准;推动创新,让产品在品质功效和可持续表现上齐头并进,集合生态圈各方的力量探索新模式,让产品包装回收等可持续消费行为变得更加便捷可及。
本报记者 叶薇
网址:绿色低碳科技融入“衣食住行”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20474
相关内容
【环保科普】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做起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减污降碳“涨知识”|“衣食住行”低碳科普
逐“绿”而行,低碳理念融入生活
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丨低碳生活,从衣食住行做起
衣食住行用——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开始践行减碳行动!
融入绿色低碳 展现智慧生活——走近大运村体验科技魅力
倡导倡议丨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衣食住行”做起
绿色低碳融入市民生活日常
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市民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