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去购物吧,我只想过“简朴”的生活
观察你的思绪,但不要评判它们,只是让它们过去 #生活技巧# #自我提升技巧# #冥想减压教程#
编者语:又到了双十一。小区里的菜鸟驿站提前半个月就开始招聘临时理货员,因为购物狂潮一来,仓房马上就会爆满。
打开各电商,各种促销、打折、送积分活动正如火如荼。在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购物狂欢无疑在推波助澜。越是这样的时候,也许我们越该问问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
今天推送的文章,选自马睿欣老师的《理家理心》,原标题是:简朴。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简朴吗?
我渴慕简朴。为了对简朴内在生活的渴慕,我甘心持续地打扫,整理外在生活,好让我的人不要被“多”打扰。
中年的我,渐渐以大部分的“多”为干涉,想逃,想躲。
我渴慕里面拥有一种非常简单、干净、一目了然的世界,不为逃避复杂,不为超然,不为无欲,只为了专注。
专注于那些可以为生命灌注实质,可以傲视朽坏肉体的东西。
就像我为了在卧房能专注与先生谈心,必须不在床上留一堆烘好等着折叠的衣服,也不想在柜子上摆一瓶满是尘灰的塑胶花,来让人分神; 清早起来享受独处时,不需为喝杯水,而得在杯盘狼藉的厨房里皱眉; 坐在沙发上时,我宁可盯着白墙上一张照片专心地看,不要在琳琅满目的照片中蜻蜓点水地浏览,却找不到眼光驻足的地方。
十年岁月,被三个小孩东西南北地拉扯后,我真正了解一件事:倘若我不能选择要在多少事上专注,至少我可以努力在最少的选择上专注得深。
为此,我收拾了年少时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喜欢,也放掉了身边的机会、可争取的掌声。我不敢说自己多节制,多理性,多收放自如,但我学着在乎花出去的时间,学着计算自己的精神和体力,学着让自己活得从容有序,界限分明。
学着不再向世界,向身边的亲友要更多。
很多妇女好不容易找到独处的时间,想要坐下来安静读本书,听音乐,写手札,或喝杯咖啡,却发现家里处处凌乱分心,待在那样的空间里,根本谈不上享受,所以非出门不可。
简朴其实是一种代价,从里到外的简朴都要付出代价。我们割舍,计划,整理,正是为了维护这样一个纯粹的内心世界。
我不反对暴风雨中仍可以撷取宁静,脏乱的环境里仍可以专心,那极圆极熟不晃不动的生命叫人羡慕。然而,大部分的我们和环境互动太深,无法一下子走到山顶。
专注不是一种成熟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目标。
1
1
1
阿米什人
为了学习专注,我阅读了阿米什人(Amish)的故事,深深受他们感动。
这是一群从历史走到今天的人,为了专注于信仰,用一种简朴有序的框架把生活框起来。
阿米什人从小,大概两岁吧,就开始被教导如何打理生活,做每一样事,小到洗碗,擦火炉子,洗衣服,大到制造食物,维持生计,男女的分工角色,都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
在他们的信仰理念中最重要的是:你的信仰不是嘴巴讲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所以对他们来说,照着长辈教导的方法去洗碗,和照着圣经的律法去行,是同一回事,都是在走顺服的路。
《简朴》这本书的作者是个新时代的女性,一生追求的是自由选择和发挥自己这两件事,可是,她发现:多年来,自己在越来越多的选择当中,越活越复杂,也越没有自由。于是,她往阿米什人的世界里去,探索自己完全陌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拥有哈佛和柏克莱两个学位的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她只感到自己一生都在挣扎,拼命想抓住什么。
然后,她看到阿米什女人在明确的框框和少少的选择中,拥有她所没有的自由,并且,每一个阿米什的女人都很清楚: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目标是什么。
属阿米什人的,简单的专注,震撼着一个拥有太多的女人!
这让我想到那个坐在公园里兴奋地玩着一辆小汽车的黑人小孩,和那个在堆满玩具的房间里走来走去不知道干什么的中国小孩。
简朴给人自由,就像一个只放简单家具的客厅,可以给人活动的空间;放弃每星期去店里修指甲的人,得到了素着指甲的自由;放弃看连续剧的人,得到了不被绑在电视机前的自由;放弃天天坐在孩子身边逼他弹琴的妈,得到了不被期望揪心的自由。
每个人的简朴不同,因为我们想要专注的不同。
我也亲身去过阿米什人住的地方,在那不用电和科技,以马车为交通工具,空气透露出一丝清香的环境里,和阿米什人有过简单的对话。我知道我们渴望的简朴有类似的质,却生发出截然不同的生活形式。
因为简朴不是从物质开始。
1
2
1
简朴的生活
读过一些谈简朴的书,那些作者一开始都要先澄清:简朴不是过贫穷的日子,不是选择过清教徒的生活。
简朴,有一个发展性的次序,是从简朴的信开始,生出一颗简朴的心,培养简朴的心思,简朴的情感,建立简朴的物质观,进而安排出简朴的生活,操练简朴的话语。
你,我,进入简朴以前,每天,都在许多的“我”中间忙忙碌碌。
妻子的我、母亲的我、宗教的我、音乐的我、文学的我、爱钱的我、运动的我、胆小的我、博士的我、工作强人的我……
我们在这些不同的我当中疲于奔命,想要满足他们的需要。专注其中一个我时,往往可以感觉到另一个我正用忧郁的眼神揪着自己,或大声催促自己:赶快注意到她的存在。
内在外在的凌乱,常常就起源于:你在这些我中间跑累了,怎么做也不讨好,干脆让他们抢成一团,打成一堆。
今天那个母亲的我胜了,我陪孩子一整天; 明天那个爱书的我胜了,放下凌乱的家,让孩子坐在电视机前,读一天的书。
包括读这本书,也可以创造出另一个爱理家的我,使她在这段时间内成为最受宠的妃子,让家里的整齐干净天天娇嗔在心头。
简朴其实并非放弃喂养这些不同的我,而是帮助这些不同的我都朝向同一个目标去活,受这同一个目标的指挥去运作。
学习简朴,就是学习收编,把诸多的我都收编到一个我里面,从那个我出发。
所以你不必汲汲营营,成天想着妻子的我应该怎样、运动的我应该怎样、博士的我应该怎样,倘若认定了以妻子的我为主角,就在这两年专心做妻子,你知道,你不需要一直去安慰那个事业女强人的我,因为那个事业女强人的我已经知道谁是主角,会沉默地退到一边去等候。
从历史角度观察,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大环境不断向职业妇女敬礼,家庭主妇的角落,显得阴暗落寞。
为此,有不少家庭主妇按捺着卑微的心态,努力把生活搞得很复杂,尤其在物质上,就怕简单把自己显得更不堪。所以成天绕着一套该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的原则转,十年二十年,原地打转。
1
3
1
信 心
信心,是简朴的开端。有信心才能专注,没有信心的人总是埋在“多”和“复杂”里,慌慌张张,东张西望。
怎么选择专注的对象,而不受大环境的晃动,是个信心的功课,没有信心的人,会想把所有揽在手上,吵归吵,比冷清更让人有安全感。
人如何有信心?是个奥秘。
对我而言,一切信心必须靠在永恒不变的源头上,我信靠宇宙间有位创造掌管一切的上帝,他爱我,对我有个美好的计划,我不是命运生养出来的孤儿。从这样一个简朴的信开始,我的心就不再需要花花绿绿的刺激,不需要左顾右盼,上上下下跑,并且有能力去培养出一个专注的心思。
我不知道你的信心靠在哪里,也无法替你决定该信什么,但我知道,这是任何对生命负责的人早晚要挖掘清楚的问题。
因为信,人才能专注,而任何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有一颗专注的心,就不需要常常猜忌,反复推演,怕吃亏,怕被误会。
这个简朴的心思不是幼稚,没有见识,不会判断。很多专注的人其实是很博学的,知识上很丰富,判断力很敏锐,见闻也很广泛。圣经里的保罗是这样的人,中古世纪的奥古斯丁是这样的人,现代的特蕾莎修女也是。但这一切都要先有一颗简朴的心,否则知识、聪明、见识会让人更复杂。
当那位被公认有史以来财富最多,且有大智慧的所罗门王说“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时,他已经在日日宴乐和上千妻妾中,失去了对他自幼所信仰的神那颗简朴单纯的心,被世间的丰富缠扰。
1
4
1
简朴的情感
有了简朴的心,尤其对女人而言,应该要产生的是一个简朴的情感。
我特别对女人说,因为很多女人的情感很复杂,像一个组织细密的蜘蛛网,抽哪条线都不对,搞得自己、先生、孩子都很累,她还是觉得没被满足。当我们的心懂得享受简单和朴素的生活时,整个人就会像一个吸满水的海绵,轻轻一碰都有水滴下,放在哪里哪里就得滋润,而不是一块干瘪的海绵,放到哪里就弄干哪里,还是不够。
如果你常常觉得先生或朋友给你的情感不够,你要先问问自己的心是不是太复杂太紊乱,太不专注。当然,我们要去省察:彼此是否沟通不够,生活是否太忙,或有其他该做的没做。
若你自认为一点都不复杂紊乱,一个简单的测试,就是在三分钟内,你可否简单而具体地讲出,自己内心最渴慕从配偶那里得到的三个东西?或者,你会犹豫不决,涂涂改改?
第一个省察的对象,永远是自己的心,因为情感的承载和给予都由心出发,只有简单专注于爱的心,能让我们单纯地对配偶、孩子、姻亲付出情感,而不太需要去计算衡量比较。
其实一个人的心不简朴,思想不简朴,情感不简朴,要她过简朴的物质生活是很可怜的,因为这样的结果往往不会让她成为简朴的人,而是活得贫穷。
反之,一个人的心简朴,思想简朴,情感简朴,过简朴的物质生活是很自然的,因为她实在没有多余的注意力用在穿什么住什么、别人会怎么看自己。
很多人不明白物质简朴的意义不在于你如何节俭省钱,减少开支,而在于你对物质的欲望如何淡化。
简单举例,就是重点不在于你有钱住大房子却选择去住个小公寓,而在于当你住在小公寓里时,你的心和住大房子一样满足快乐,你在人前一样抬头挺胸,一点不觉得自己是次等公民。
1
5
1
自 由
学习理家时,那么多步骤,那么多方法,好像把我们的生活弄得更复杂了,以前说睡觉就去睡觉,现在还要想想睡前好习惯完成了没;以前市中心就像洛杉矶中国城(LA chinatown),习惯了就是家中奇景,观光胜地之一,现在看到了会觉得碍眼,老要去整。这是不是不简朴呢?
如果它变成捆绑,让你完全不能忍受家里偶尔凌乱,孩子家长会已经迟了还在擦地,天天为先生刷牙造成的泡沫镜骂人,那就是不简朴。
但如果它渐渐渗进你生活的骨子里,与你和先生所期许的家庭生活融成一片,创造出一个空间,使这个家变得更有效率,更轻松,能让你们全家人都充分享受生活,甚至祝福到别人,使别人也在你的家中得到福气,那么,它是一种迈向简朴的过程。
对我而言,做家事为我辟了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让我可以默想,聆听,也让我可以做许多的思考和反省。家事的责任修剪着我的性格,并且让我有机会迈向生命深处。
对有些人来说,理家让她动,可是对我来说,理家让我静。
每次当我整理残肴,刷洗出现黄圈的马桶时,我享受着一种单纯的,没有掌声和注意的付出,因此我可以更专注着为我所爱的家人付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千百次。
不受回报控制的爱,自由奔腾。
其实,当我们慢慢用一颗简朴的心去面对理家这件事时,会进入一种新的,简朴带来的自由,就是单单认真寻求,能理出一个属于你、先生、孩子的家。
这个家不是我的标准,不是别人的尺量出来的,而是你自己量出来的,以致你们一家人在里面感到幸福,并且你也能很自在地和人分享这个家。
1
6
1
祈 祷
当我怀老二的时候,慢慢地把一些关于特蕾莎修女的书再走了一遍,得到一个新的启发。从前,我觉得她是个心中有大爱的圣徒,那份大爱,崇高不可及,但那阵子,我发现她之所以能如此倾倒生命,是因为她是一个简朴的人。
“请你们为我祷告,让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件事能妨碍我紧紧抓住耶稣的手,即使是帮助穷人的事也不能。”她说。
她的简朴从单单信靠耶稣流出,流成简朴美丽的碧海蓝天。
原来是简朴,让她的爱这么澎湃。
于是,我摸着在腹中蠕动的胎儿,为她命名“语朴”,祈求上帝赐予她一颗简朴的心,成为一个懂得专注于爱,和被爱的人。
为每一个想要好好整理生活的人祈祷,当你能够享受简朴时,理家,理心的功课,已经学了大半。
本文选自《理家理心》,作者:马睿欣
马睿欣老师在根基父母网络学院开设有同名课程,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网址:你们都去购物吧,我只想过“简朴”的生活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35345
相关内容
你在过简朴的生活,还是在过俭朴的生活?禅与极简生活艺术:过简朴的生活,还是过俭朴的生活?
过简朴还是俭朴的生活?
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境界: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
过简朴生活——拥“有”的越多越不“是”自己
简朴的哲学
初中语文文摘生活简朴的生活
从无杂物到无杂念:简朴生活中的真趣在哪?
简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简朴生活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