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劳动教育是培养劳动技能和劳动价值观的基本途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劳动教育思想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研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探究其蕴含的劳动教育本质与特点,对准确把握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导向、发展轨迹,有效促进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此,笔者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入手,探究小学劳动教育的相关实践路径。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小学劳动教育、实践
前言: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一个重要方面,《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等。所以小学教师要在陶行知生活教育视域下,让教材中的闻知安根于学生的亲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实施教学做合一,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开展交流与激励活动,培养学生劳动品质。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概述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需要什么,教育就教什么。陶行知批判传统的教育只注重书本知识,将教育与劳动实践割裂开来,使得教育凌驾于生活之上。在此种教育背景下,读书的成了书呆子,做工的成了苦做工,没了生活的乐趣,人生也就没了意义[1]。据此,陶行知指出,生活需要劳动,教育就需要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就是劳动生活,人们所经历的生活都可以成为劳动教育的内容也理应成为其内容。陶行知在《新教育》上论述“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还谈到关于教育之变化的问题:“故适于昔者未必适于今。徒执古人之陈规,以解决今之问题,则圆衲方凿,不能相容,何能求其进步也。”这也说明陶行知认为教育应以时代为背景,不能盲目鉴史。正如陶行知提出的劳动教育符合其所处年代的时代背景,现今时代开展劳动教育也应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一)坚持“教学做合一”理论,以劳动促全面
“劳动”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核心概念之一,陶行知先生对此做了与教育更深入的解释:既要求学生劳作,也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以劳动教育促进智力的发展。以此衍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思想更是要求学校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基本的劳动,促使学生的人格完备美好的发展,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崇高的品德思想[2]。小学阶段的学校应该教育小学生要自己动手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让低年级学生感知劳动的快乐,形成爱劳动的意识;让中高年级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真实体验“劳动是光荣的”的含义,端正学生对劳动的态度。
例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设置专门的劳动课程,开展劳动文化周、养老院义工活动、去农村干农活等有益于学生提高社会技能、从事农业生产、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事情,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亲身体会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促进学生智力发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因地制宜,开拓发展劳动内涵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中劳动教育最根本的内涵就在于“劳动”。只有真正的在生活中做出行动,在社会中做出实践,在学习中体会劳动,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3]。劳动生活带来的益处不言而喻,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根据年龄阶段设立特定的教育目标,开展多样的劳动生活,突破学校单一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到社会生活的美妙,对未来产生美好的向往和建立理想,为此不断前进和努力。
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社会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实施劳动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与当地的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相结合,创新型丰富劳动活动载体,培养学生了解学习当地的风俗文化,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更应该紧跟生活实际,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生活,适应社会,通过劳动活动更直观地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正视劳动,养成刻苦耐劳的优良品质,为将来担负祖国美好建设的艰巨任务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基本都是走读制,推荐就近上学,因此,学校应该密切联系家长,丰富家校合作活动,定期展开家校协作劳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另外,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对于外界的一切都有很强的模仿力,与社会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和老师,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家中,父母应该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产生自主独立的心理,如自己起床穿衣、自主做作业、帮家长干家务等等;在学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学校大扫除、组织学生校外民俗调查活动、校外联系社区展开公益性劳动等等。劳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要举办让学生产生思考并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劳动活动还需要进一步结合学校当地状况考虑实行。因此,教师需要多学习思考,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以及当地生活的可行劳动方案。
(三)发挥社会对劳动氛围的营造作用
基于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发挥社会对劳动的教育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使劳动在新时代得以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让劳动创造成为社会的共识,以点带面,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在全社会掀起爱劳动的热潮,激发小学生的劳动创造潜力[4]。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体的宣传是劳动氛围营造的重要抓手。所以要借助新闻媒体平台,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讲好劳动故事。平凡劳动者的事迹往往更具感召力和亲和力,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形成对平凡劳动者的尊敬和对不同劳动的正确看法,这在培育小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过程中能够起到正向的引导作用。另外,还应该着重注意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互联网往往比传统媒体更具吸引力,这就要求社会要加强对网络上错误的劳动观进行纠偏。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管控,坚决摒弃劳动不平等观和不尊重劳动的错误倾向,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将党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政策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在全社会形成各界的强大精神共鸣,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劳动大军创设良好环境。
结语:
总之,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劳动教育观正符合新时代对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产生的积极影响,让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劳动中,体验劳动带来的幸福感[5]。因此,小学教育的知识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精细化教学,学校应该重视并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育的理念,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拥有良好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可以自主独立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顾伟.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对当下劳动教育的启示[J].生活教育,2021(8):5.
[2]赵伟.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
[3]左亚.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20(S01):3.
[4]无.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推进"行知行"劳动教育实践——区域整体推进劳动教育实施的宝山样例[J].现代教学,2022(6):4.
[5]陈梦越,孙邦华.生活·劳动·教育: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探析[J].福建教育,2019(6):4.
网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4064
相关内容
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研究性学习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劳动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
践生活教育思想,护幼儿本真童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2018教育学考研复习考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启示
浅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内容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docx
浅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