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城市交通适儿化 同心童行护成长

发布时间:2025-02-02 17:52

加入社区交通志愿者,共同维护城市交通秩序 #生活乐趣# #生活体验# #城市生活新鲜事# #城市交通攻略#

“六一”儿童节前夕,浙江杭州在地铁全线网车站母婴室护理台增设“儿童防撞角”。202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城市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改善儿童安全出行体验。城市交通适儿化改造是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两年来,多地管理部门及公共交通企业纷纷在城市设施、交通设施、公交线路上改造升级,打造适宜儿童健康成长的城市环境。

公交车上加装安全座椅

在江苏南京,一辆不同寻常的公交车引起了市民的注意,车内不但配备着各类药物、晕车贴、口罩等便民用品,还加装了儿童安全座椅。这是南京公交集团的501路公交车,儿童座椅是这 辆“明星公交”的一大特色。儿童专座上配备了专业级的儿童安全座椅,可以给儿童的颈部、腿部很好的支撑。四点式安全带也能降低儿童乘客在急刹车时摔出座椅的危险,这些改进受到了市民的认可和家长的好评。

近年来,儿童安全教育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儿童出行安全的重视也随之提高,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带着低龄儿童乘车的家长大部分都是抱着孩子坐在座椅上。针对这个情况,浙江温州在3条公交线路上投入了19辆新车,车内设置了儿童爱心座椅。座椅配备了四点式安全带以及可以折叠的活动坐垫,给予儿童腿部足够的支撑,保障儿童安全出行。

除了带娃乘坐公交车时会出现不便,骑共享单车时,不少家长也很难兼顾孩子。日前,浙江温州街头出现了一批“亲子单车”,后排加装有儿童座椅,让家长骑行时能够安全带娃。

“过去,偶尔有大人会将孩童放在共享单车前车篮里骑行,这样的做法非常危险。我们了解到情况后,征求用户意见,自主研发了儿童友好的哈啰亲子车产品。”哈啰骑行亲子车项目负责人周伟说。

据介绍,哈啰亲子单车座椅材料由高强度的铝合金焊接而成,重量轻、强度高,并采用防松螺丝安装固定,避免座椅脱落,还配备了反光条和警示标语,可供年龄在2—9岁、体重为8—22公斤的儿童乘坐。目前,亲子车已在浙江、广东等地投放,获得广泛好评。

设置专用步道、骑行专区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的“最美上学路”,通过改造加装风雨连廊、增设照明灯具,打造了33条适合学生上学的步行道路。有效缓解上下学高峰造成的拥堵,解决了学生上学的“最后100米”难题。

“儿童主要出行场景集中在上下学途中,而步行是多数小朋友会采取的交通方式。根据相关研究表明,步行是儿童交通事故死亡和伤害占比很高的一种出行方式,这也是当前儿童出行面临的一个难题。”北京交通大学城乡规划系讲师裴昱介绍,“比较有力的解决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性和非工程性,即修建儿童专用的慢行道,或组织一些家长志愿者引导学生在通过路口等复杂环境是采用手拉手的‘步行巴士’以避免出现交通事故。”

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未满12周岁儿童不能在非机动车道骑行。自2020年8月起,北京市昌平区城管委在自行车专用路上开辟了儿童骑行的区间和时段,旨在更好地引导儿童树立绿色出行的意识。据了解,回龙观至天通苑自行车专用道路的起点至3—4出入口道路设定了儿童骑行区,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末上午9时到11时举办儿童骑行体验活动。

儿童专区专时骑行路段可以更好地锻炼儿童在出行过程中保护他人以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意识。此外,昌平区城管委联合北京市回天社区公益金会,将儿童骑行作为“回天众健社区”体育项目建设的儿童板块内容走进社区,进行常态化运营,培养孩子绿色出行、低碳健身的理念。

“从儿童安全的角度来讲,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步行上学的安全问题,采取私家车接送的方式,长期来看会导致儿童运动不足。因此,建设安全完善的慢行道路,是从人身安全到身体健康两个层面来保护儿童。”裴昱说。

营造“儿童友好”的道路环境

除了要尽力保障儿童的安全、满足儿童的出行需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儿童营造一个安全的交通环境,为儿童梳理安全出行理念。裴昱介绍,儿童友好的研究领域中,儿童独立活动性理念是评估儿童友好城市的一个重要指标,代表儿童可以独立前往的目的地。

路旁行道树郁郁葱葱,绿化带内百花齐放,彩虹色的斑马线鲜艳醒目……百花二路是广东省深圳市第一个儿童友好示范性街区,街区建设通过明确规划路权、动态限速、路口减速提醒、多杆合一等方式打造区域慢行系统,保障儿童的出行安全。

在此基础上,彩虹自行车道和彩虹斑马线,吸引对颜色和图画敏感的小朋友在指定的位置行走或骑车,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真正实现‘儿童友好’需要听从儿童自己的声音。”裴昱说,“根据儿童的兴趣对现有设施进行优化改造是十分重要的。以‘一米高度’看城市、看交通才能建成一个对儿童友好的道路环境。”

为解决小学生出行难、接送停车难问题,多地陆续在多个学生密集的居住区开设“学生专线”,连接起家与校之间的平安上学路。

近日,安徽合肥开通的M204定制公交专线是点对点地连接起社区和学校,这条“一站式”接驳线路让学生步行距离由1.6公里缩短至10米,不仅有效为学生上下学带来便利,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早高峰拥堵。

“以后从规划设计的层面也可以考虑运用一些智能设备采集交通数据,接入到儿童通学路径,建立一个危险环境上报机制,让家长可以对儿童出行的路径进行风险预判,做到用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措施的不足。”裴昱说。

网址:中国交通报:城市交通适儿化 同心童行护成长 https://www.yuejiaxmz.com/news/view/752285

相关内容

优化城市交通改善城市通行.pptx
城市交通,不仅仅是交通问题——全国政协“进一步优化城市交通治理”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综述
城市交通
优化城市交通秩序 交通乱象亟需整治
交通出行智慧出行及城市交通治理优化方案.doc
铁路助城市发展 协同交通一体化 提高出行效率
城市儿童游戏空间规划的中期报告
如何通过智慧交通优化城市出行
儿童交通安全教育讲座心得体会(通用6篇)
打造“人享其行”的城市交通

随便看看